“必须去研讨会!”
李泽川态度明确,“奥赛模拟少一次没什么大不了,苏想你的实力摆在那儿呢!
但这个研讨会,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军工口的大门,不是随时都能敲开的!”
他看向苏想,眼神锐利,“你的数据可视化模块是汇报重点,非你不可。”
陈知行眉头紧锁,理性分析:
“从项目发展和个人长远来看,研讨会的优先级确实更高。
但奥赛模拟赛同样重要,尤其是对团队磨合和信心的建立。
我们需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
周炽猛地一拍桌子,嗓门洪亮,
“这有什么难!
想想,你去研讨会!模拟赛这边,有我和老陈呢!
咱们【北斗团队】是一个整体,你的突破,就是我们所有人的荣耀!
到时候拿了军工订单,气死秦屿那个眼高于顶的家伙!”
周炽力道过猛,杯子里的水溅出来,差点泼到旁边李泽川的牛仔裤上。
李泽川敏捷跳开,嫌弃道:
“莽夫!这裤子港城带来的,弄湿了你赔?”
周炽嘿嘿一笑:“赔你条尿素袋改的,最新潮流!”
陈知行面无表情地把自己的杯子往远处挪了挪。
苏想心中暖流涌动,最后一丝犹豫散去:
“好,我去研讨会。
模拟赛就拜托你们了。”
她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但有了伙伴的支持,她有了面对的勇气。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苏想向奥赛集训队总教练请假时,教练虽然理解,但神色间还是有些为难:
“苏想啊,我知道863项目很重要。
但这次模拟赛,是检验近期磨合成果的关键,秦屿同学也特意强调了团队完整性的重要……你这样缺席,恐怕……”
就在这时,秦屿不知何时走了过来,他听到了教练的话,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担忧”:
“教练,苏想同学的选择我们可以理解。毕竟,应用项目更贴近实际利益嘛。
只是,Imo竞赛追求的是数学的纯粹与极致,需要的是百分之百的专注和奉献。
希望苏想同学不会因为暂时的利益诱惑,迷失了在纯粹数学道路上的初心才好。”
他这番话,看似体谅,实则将苏想推到了一个“追逐实际利益”、“背离数学初心”的道德低点上,其言辞之犀利,比之前的直接攻击更令人窒息。
苏想握紧了拳,身体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就在她准备开口反驳时,一个懒洋洋却带着不容置疑力量的声音插了进来:
“哟,秦大学者,扣帽子的水平见长啊?”
是李泽川!
他不知何时也溜达到了集训中心,显然是不放心苏想。
他踱步过来,先对教练礼貌地点了点头,然后斜睨着秦屿,嘴角挂着痞笑:
“什么叫实际利益?
863计划是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服务于国计民生,乃至国防安全!这叫国家利益!
怎么,在您眼里,只有捧着书本皓首穷经才叫奉献,解决国家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就不算贡献了?
您这数学家的架子,端得比天还高啊!”
李泽川的话如同连珠炮,又狠又准,直接把秦屿的“高论”怼了回去,还给他扣回了一顶“脱离实际”、“漠视国家利益”的帽子。
秦屿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试图维持风度:“李泽川同学,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周炽也跳了出来,大声道,“想想去为国家级项目出力,就是迷失初心?
那我们是不是都该像你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才算对得起数学?
我看你是怕想想在项目上做出成绩,显得你这个只会死读书的天才名不副实吧!”
“你……!”
秦屿被周炽这混不吝的话气得脸色发白,手指都捏紧了。
陈知行适时上前,语气沉稳地对教练说:
“教练,苏想同学的能力有目共睹,一次模拟赛的缺席,不会影响她的水平和团队的整体实力。
相反,她在863项目上的突破,更能体现我们中国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技报国的综合素养。
我相信,这对提升我们国家队的整体形象也是有帮助的。”
北斗团队三人,加上一个“编外”却战斗力爆表的李泽川,联手为苏想构建了坚实的后盾。
总教练看着眼前这几位优秀的年轻人,终于点了点头:
“好吧,苏想,你的假我准了。
模拟赛这边,你们三个要顶住压力。研讨会……加油!”
周三,内部研讨会在一处保密级别较高的单位会议室举行。
会场气氛严肃,与会者除了高校科研人员,更多是穿着便装但气质精干的技术军官和专家。
苏想作为团队代表之一,与李泽川、刘教授等人一同参会。
当听到专家们介绍当前某些国防项目中遇到的、关于复杂信息处理、路径规划和资源调度的瓶颈问题时,苏想的心跳加快了。
这些问题,与他们正在研究的城市交通智能调度,在数学模型的核心层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都是要在多重约束条件下,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分配和动态调整。
轮到北大团队介绍模型时,刘教授让苏想主要负责讲解核心算法部分。
面对台下众多目光锐利的专家,苏想初时有些紧张,但一旦进入她熟悉的领域,那份专注与自信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她摒弃了复杂的数学符号,尽量用直观的语言和比喻,阐述模型如何通过多智能体协同和学习机制,应对不确定性和突发状况。
她举了平县交通的例子,来说明模型在处理现实世界复杂性时的潜力。
“……所以,我们的模型,本质上是一个面向复杂适应系统的【决策大脑】,它具备学习和演进的能力,并非一成不变的静态算法。”
苏想最后总结道,声音清晰而坚定。
她的汇报引起了专家们的浓厚兴趣。
提问环节,几位技术军官提出了相当尖锐和深入的问题,有些甚至涉及了苏想他们尚未深入考虑的边界情况。
在李泽川和刘教授的补充下,苏想沉着应对,虽然不能完全解答所有问题,但她展现出的扎实功底、敏锐的洞察力和那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创新思维,给在场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研讨会休息间隙,一位肩章显示级别不低的中年军官特意走到苏想面前,和蔼地问道:
“小苏同学,听说你们还在准备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苏想连忙点头:“是的,首长。”
军官赞赏地点点头:
“不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国家需求相结合,这才是我们需要的青年科技人才。
好好干,无论是奥赛金牌,还是你们这个项目,都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然而,奥赛模拟赛的赛场,却并非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