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吕不韦在河南洛阳的府邸中,沉醉于门客如云、使者往来的虚假繁荣,试图用这最后的喧嚣来掩盖内心巨大的失落与惶恐时,他或许从未真正想过,或者说,他不愿去深思,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咸阳宫深处,始终有一双冰冷而锐利的眼睛,穿透重重关山与宫墙,一刻未曾放松地注视着河南发生的一切。

嬴政,这位已经彻底掌握权柄、正雄心勃勃规划着吞并六国蓝图的年轻君王,其掌控欲与猜忌心,与他日益增长的权威成正比。他绝不允许任何潜在的威胁,哪怕只是可能存在的威胁,游离于他的掌控之外。而吕不韦,这个身份特殊、影响力犹存的前相邦,恰恰成了他心中那根始终无法拔除的、最敏感的刺。

咸阳宫的书房,烛火常明。嬴政埋首于堆积如山的竹简之中,批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军政要务。他的效率极高,朱笔挥洒间,决定着无数人的命运和国家的走向。然而,每当一份来自河南方向的、用特殊火漆封口的密报被宦官悄无声息地放在御案一角时,他批阅的动作总会微微一顿,眼神也会瞬间变得幽深难测。

这些密报,并非通过常规的行政或监察系统呈送,而是来自一个更为隐秘、直接对秦王负责的情报网络(或许可以称之为“黑冰台”或其他符合时代背景的称谓)。这些密探,如同无形的影子,潜伏在洛阳的市井之间,甚至可能就混迹于吕不韦那熙熙攘攘的门客队伍之中。

“报:文信侯于府中连日宴饮,席间与来自齐、楚之士高谈阔论,语涉关东局势,隐约有评议朝政之嫌。”

“报:赵国使者秘密入洛,携重礼拜访文信侯,闭门密谈近一个时辰。”

“报:文信侯门下新招揽门客百余,其中不乏形迹可疑、身负武艺之辈。”

“报:近日洛阳城中流传《吕氏春秋》,士人争相传抄,皆言‘文信侯大才,惜乎不见用于秦’……”

“报:有魏国名士公开宣称,‘天下能制秦者,非信陵君(已故),乃文信侯也’……”

每一份密报,都像是一根淬毒的细针,精准地刺入嬴政那敏感多疑的神经。起初,他或许还能强压怒火,告诉自己这不过是吕不韦不甘寂寞的垂死挣扎,无碍大局。但随着类似的消息越聚越多,尤其是那些关于各国使者秘密往来、以及民间对吕不韦过分推崇的言论,让他心中的不安与怒意如同不断积蓄的岩浆,开始剧烈地翻腾涌动。

这一日,嬴政再次接到一份密报,详细记录了楚国王室一位失意公子(或许与昌平君、昌文君有旧)前往洛阳拜访吕不韦,两人相谈甚欢,甚至提到了当年吕不韦扶持异人(秦庄襄王)上位的“奇货”往事。这简直像是在暗示吕不韦依然拥有影响王位继承的潜在能量!

“砰!”

嬴政终于忍不住,一拳砸在御案之上,震得笔架上的毛笔乱颤。他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中寒光闪烁,仿佛能冻结书房的空气。

侍立在一旁的宦官侍从们吓得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屏住了。

恰在此时,李斯奉命前来汇报关于新收复韩地推行秦律的进展。他进入书房,立刻感受到了那股几乎凝成实质的低气压,以及嬴政脸上那毫不掩饰的怒意。

李斯何等聪明,目光扫过御案上那卷展开的、带着特殊标记的密报竹简,心中便已猜到了七八分。他不动声色地行礼,然后开始条理清晰地汇报政务。

嬴政心不在焉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待李斯汇报完毕,他并未立刻做出指示,而是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声音冷冽:

“李斯,你以为,文信侯在河南,日子过得如何?”

李斯心中一跳,知道这是秦王在试探自己,也是想借他之口,说出某些不方便由君王直接说出的话。他略一沉吟,谨慎地选择着措辞:

“回陛下,臣闻文信侯就国河南,仰赖陛下恩典,食邑丰厚,生活优渥,理应……安享晚年。”

他先肯定了表面的“安逸”,然后话锋极其隐晦地一转:

“然……臣亦偶有耳闻,文信侯门下,似乎依旧宾客盈门,且……不乏关东六国之人往来。河南地处中原,四通八达,消息灵通……文信侯昔日声望卓着,恐……难免引人注目,徒增流言。”

他没有直接说吕不韦有异心,而是点出了“宾客盈门”、“六国往来”、“地处中枢”、“声望卓着”这几个关键点,并将后果归结为“引人注目”、“徒增流言”。这既符合他客卿身份的小心翼翼,又将问题的严重性清晰地暗示了出来。

嬴政冷哼一声,李斯的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天下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河南洛阳的位置。

“安享晚年?”嬴政的声音带着一丝嘲讽,“他吕不韦像是在安享晚年的样子吗?门庭若市,高朋满座,连六国使者都趋之若鹜!他是不是还把自己当成那个权倾朝野的相邦?以为寡人把他放到河南,是让他去当第二个孟尝君,继续结交诸侯,收买人心?!”

他的语气越来越严厉,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河南是什么地方?天下腹心,交通枢纽!他在那里振臂一呼,关东六国那些对秦国心怀怨恨的遗老遗少,会不会闻风而动?还有那些不明就里的愚民,听信他《吕氏春秋》的蛊惑,真以为他是什么救世贤臣!”

李斯低着头,不敢接话,他知道此刻秦王需要的不是一个讨论者,而是一个倾听者和执行者。

嬴政猛地转身,目光如电,盯着李斯:“李斯,你告诉寡人,一个曾经权倾朝野、与太后有染(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又拥有如此巨大声望和人脉的人,在远离咸阳控制的地方,形成这样一个新的‘中心’,他想干什么?他还能干什么?!”

这已经不是疑问,而是近乎咆哮的指控!

李斯感到脊背发凉,他知道,秦王对吕不韦的容忍已经达到了极限。他躬身道:“陛下圣虑深远,文信侯此举……确实欠妥。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亦非文信侯自身之福。”

“福?”嬴政冷笑,“他这是在自寻死路!明目张胆的造反,寡人尚可派兵剿灭!这种暗戳戳的、以声望和交际编织起来的影响力,如同附骨之疽,更让寡人寝食难安!他这是在挑战寡人的底线!是在试探寡人的耐心!”

他绝不能容忍!一个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比外部十个敌国更让他感到威胁。尤其是在他即将启动吞并六国、需要绝对内部稳定和忠诚的时候,吕不韦这种“不安分”的表现,无疑是在他宏伟蓝图上涂抹的一笔极其刺眼且危险的污迹。

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这个念头,在嬴政心中变得无比清晰和坚定。之前的流放,看来并未让吕不韦吸取教训,反而让他产生了不该有的幻想。那么,就只能采取更彻底、更决绝的手段了。

嬴政的目光重新变得冰冷而平静,但那平静之下,是已然做出的、不容更改的杀伐决断。他不再看李斯,而是望向窗外咸阳阴沉的天空,仿佛已经看到了河南那场虚假繁荣的最终结局。

“你退下吧。”嬴政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沉稳,但其中蕴含的冷意,让李斯不寒而栗。

“臣告退。”李斯躬身,缓缓退出书房。他知道,一场针对吕不韦的最终风暴,已然在秦王心中酝酿成型,只待那最后的诏令发出。

咸阳之眼的注视,从不宽容。而吕不韦在河南的“好日子”,眼看就要到头了。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