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皇帝晕厥,张世荣协理朝政!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如同腊月里的一盆冰水,将李致贤与赵茂因发现隆昌号线索而刚刚升起的一丝热切,浇了个透心凉。密室中,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灯烛火苗不安地跳动,映照着两人凝重至极的脸色。

“陛下……怎会在此刻……”李致贤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深知陛下虽近年身体偶有不适,但绝未到骤然晕厥的程度,此事背后,是否另有隐情?是积劳成疾,还是……有人做了手脚?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若真是后者,那张世荣的狠毒与胆大妄为,已然超出了他的想象。

赵茂眼神冰冷,周身气息凛冽如刀。“龙体欠安,权柄暂移……好一个‘暂移’!”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张世荣等待这个机会,恐怕已经等了很久了。协理朝政……这意味着,在陛下康复之前,或者说,在有人能制衡他之前,他几乎可以调动朝廷大部分力量,包括刑部、京兆尹,甚至……部分京营兵马!”

这才是最致命的威胁!之前双方还在暗处角力,虽有王书吏之死的血腥警告,但大体仍在某种规则和潜规则的框架之内。可一旦张世荣名正言顺地掌握了最高行政权,他完全可以动用国家机器,以“清查匪类”、“整顿朝纲”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对李致贤一派,乃至对赵茂的江湖势力,进行公开的、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必须立刻调整策略。”李致贤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硬碰硬绝不可行。张世荣此刻权势熏天,正面冲突无异于以卵击石。当务之急,是隐忍,是收缩,保存实力,静待时机。”

赵茂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杀意和焦躁,他明白李致贤说的是对的。“如何隐忍?他必然会趁势追击,绝不会给我们喘息之机。”

“首先,殿下您和您的人,必须立刻进入最深的潜伏状态。”李致贤语气斩钉截铁,“所有针对张府、隆昌号、乃至苏氏的主动侦查行动,全部暂停!联络点更换,人员分散,非必要绝不聚集、绝不传递消息。我们现在输不起任何一次暴露。”

赵茂沉默片刻,重重点头:“好。我即刻下令,所有人转入‘冬眠’,只保留最低限度的、被动接收信息渠道。”

“其次,”李致贤看向赵茂,目光深邃,“在我这边,我会立刻改变之前的强硬姿态。对上,对张世荣及其党羽,我会表现出……适当的‘退缩’和‘顺从’。或许可以借陛下病重为由,主动放缓甚至暂停一些敏感的调查,上表请罪,自责行事操切,引发朝局动荡云云。以此麻痹对方,换取周旋的空间。”

这是示弱,是韬光养晦,对于一向以刚直着称的李致贤而言,无疑是极其痛苦的决定。但为了大局,他必须如此。

赵茂看着李致贤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屈辱和决然,心中震动,沉声道:“委屈李大人了。”

“无妨。”李致贤摆摆手,眉头依旧紧锁,“这只是权宜之计。张世荣未必会完全相信,但至少能暂时缓解明面上的压力。我们真正的生机,在于两处:一,陛下能否尽快康复,收回权柄;二,我们能否在暗中,更快地找到那足以一击致命的铁证!”

他指着桌上那份关于隆昌号和黑箱子的情报:“这条线,不能断,但方式必须改变。不能强攻,只能智取,等待最适合的时机。另外,我们或许可以留意其他方面的动静。张世荣骤然得势,其党羽内部是否会因权力分配而产生新的矛盾?其他皇子、勋贵、乃至后宫,对此局面又会作何反应?任何一丝可能的裂痕,都是我们的机会。”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许久,将后续行动的细节、联络方式、应急预案逐一敲定。直到窗外天色将明,李致贤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悄然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的气氛变得异常诡异和压抑。

皇宫大内传出消息,皇帝病情反复,需要绝对静养,除张世荣等少数几位“辅政”大臣外,任何人不得打扰。朝会暂停,所有政务皆由张世荣主持的“临时枢机会”处理。

张世荣果然没有浪费这“天赐良机”。他协理朝政的第一道命令,便是以“京畿防务攸关圣驾安危”为由,调整了部分京城及宫禁的守卫将领,换上了自己的亲信。第二道命令,则是下令刑部、都察院“全力缉拿扰攘京城、目无王法的茂儿爷一伙”,措辞严厉,限期破案,并赋予其调动地方厢军配合的权力。

一时间,京城内外,明岗暗哨陡然增多,兵丁衙役四处巡查,盘问可疑人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赵茂手下的江湖势力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好在提前接到了指令,化整为零,隐匿行迹,才没有遭受重大损失,但一些外围的联络点和情报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而在朝堂之下,无形的清洗也在进行。几位此前与李致贤走得较近、或在查账过程中提供过有限协助的中低级官员,被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或调任闲职,或勒令回家“反省”。李致贤本人,则仿佛真的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局和张世荣的权势所震慑,变得沉默了许多。在仅有的几次枢机会小范围议事中,他不再与张世荣正面冲突,对于其提出的人事任命和政务处理,大多保持了沉默,甚至在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还会勉强附和一两句。

他这副“识时务”的姿态,显然让张世荣及其核心党羽颇为满意。虽然未必完全信任,但至少,明面上来自李致贤的阻力大大减小了。张世荣志得意满,开始更加肆无忌惮地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

然而,就在这看似张世荣一手遮天、李致贤被迫蛰伏的压抑局面下,一条并不起眼的消息,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渠道,传到了赵茂的耳中。

消息是关于第二鸿的。

这位曾经的“苦主”,太子玉佩的持有者,在太子灵位被发现、张世荣权倾朝野的这一系列剧变中,其行为却显得颇为反常。

据监视第二鸿府邸的暗哨(这是赵茂坚持保留的少数几个被动监视点之一)回报,自皇帝病重、张世荣掌权之后,第二鸿非但没有像其他张党成员那样活跃走动、弹冠相庆,反而深居简出,称病谢客。就连张世荣府上几次重要的宴请,他都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脱了。其府邸大门紧闭,往日里车水马龙的景象不复存在,只有采买的下人每日定时出入,氛围沉寂得有些诡异。

“第二鸿……称病不出?”赵茂在新的秘密藏身点得知这一消息时,心中疑窦丛生。第二鸿与张世荣关系密切,是构陷太子的重要知情人之一,更是保管玉佩的关键人物。如今张世荣权势达到顶峰,正是他们这一派系大肆张扬、巩固势力的时候,第二鸿为何反而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隐匿起来?

这不合常理。

事出反常必有妖。赵茂立刻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被所有人都忽略了的、潜在的突破口。他下令,加大对第二鸿府邸的监视力度,不主动探查,但要像最耐心的猎人一样,仔细观察其一切细微的异常。同时,他将这个消息,通过只有他与李致贤才知道的绝密方式,传递了出去。

李致贤在府中“养病”——这也是他韬晦之计的一部分,对外宣称是忧心陛下龙体,加之前段时日查案劳累,感染风寒——收到赵密信时,同样感到十分意外。

第二鸿的反常,他也隐约有所察觉。只是近日朝局动荡,他的注意力大部分被张世荣的咄咄逼人和自身的安危所牵扯,未能深入思考。此刻经赵茂提醒,他立刻警觉起来。

第二鸿在害怕什么?

李致贤在书房中踱步,脑海中飞速闪过关于第二鸿的所有信息:皇室远亲,凭借太子赏识一度风光,太子倒台后迅速投靠张世荣,以“善人”面目结交权贵,保管太子玉佩……玉佩!

李致贤猛地停下脚步。是了,关键很可能还是在那枚玉佩上!

第二鸿曾是太子的近臣,受托保管象征嫡系血脉的玉佩。他或许知道一些连张世荣都不知道的、关于太子和玉佩的真正秘密。太子灵位在别院密室被发现,这意味着第二鸿与太子的真实关系,以及他保管玉佩的真正原因,很可能并非如他之前所宣称的那般简单。张世荣如今权势滔天,行事愈发无所顾忌,第二鸿是否担心,自己这个知晓太多内情的“旧人”,会免死狗烹,成为张世荣下一个需要清除的对象?毕竟,只有死人才最能保守秘密。

又或者,第二鸿手中还掌握着其他什么足以威胁到张世荣的东西,让他在此刻感到了极大的不安,故而选择隐匿以求自保?

无论是哪种可能,第二鸿的反常,都意味着张世荣集团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已经出现了细微的、不为人知的裂痕!

这个发现,让处于压抑和困境中的李致贤,看到了一丝微弱的曙光。他不能主动去接触第二鸿,那无异于自投罗网。但他可以借助赵茂那双在暗处的眼睛,更仔细地观察,等待第二鸿自己露出破绽。

他立刻给赵茂回信,赞同其判断,并建议将第二鸿作为重点观察目标,同时提醒,务必谨慎,绝不能打草惊蛇,要等待第二鸿自己按捺不住的那一刻。

就在李致贤与赵茂将注意力悄悄投向反常的第二鸿时,另一件与他们相关的事情,也在悄然发生。

静水县,黄惜才家。

自从李致贤(李贤)赠银离去后,黄家的日子确实好过了不少。购置了粮食衣物,修缮了茅屋,黄惜才也听从了李致贤当时的劝告,暂时停止了那惊世骇俗的“神妖论”说书,只在县学找了个抄写文书的活计,虽清贫,但足以糊口,倒也安稳。

然而,这几日,黄惜才却显得有些心神不宁。他敏锐地感觉到,县城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往日里还算客气的衙役,最近看他的眼神似乎多了些别样的东西。县学里那位与他素来不睦的学究,言语间也时常夹枪带棒,隐隐提及他当年说书的“妄言”,以及他与那位“来历不明”的李贤的关系。

更让他不安的是,前两日,竟有陌生的面孔在自家茅屋附近转悠,虽未做什么,但那打量探寻的目光,让他脊背发凉。

“祸从口出……祸从口出啊……”夜间,黄惜才对妻子黄李氏叹息,“只怕是那位李贤先生……在京城出了什么事,牵连到我们了。”

黄李氏闻言,脸色煞白,搂着懵懂的儿子黄菡,声音发颤:“当家的,这可如何是好?我们……我们会不会……”

黄惜才沉默良久,看着跳跃的油灯火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想起李致贤赠银的恩情,想起他那不凡的气度,也想起自己那套未能尽言的“神妖论”。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最终叹了口气,“近日你带着菡儿,尽量少出门。我……我看看能否托人,打听一下京城的消息。”

他隐约感觉到,一场风暴,似乎正从遥远的京城,向着他们这个小小的、破败的家席卷而来。而他们,根本无法置身事外。

京城,张府书房。

张世荣志得意满地品着香茗,听着心腹管家汇报近日的“成果”。

“……李致贤如今颇为安分,在枢机会上如同泥塑木雕,看来是知道怕了。刑部那边加大了对茂儿爷匪类的搜捕,虽未抓到核心人物,但也端掉了他们几个窝点,想必其已成惊弓之鸟,难成气候。”

“嗯。”张世荣满意地点点头,“陛下病情如何?”

“太医说,仍需静养,短期内……恐难理政。”

“很好。”张世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告诉咱们的人,抓紧时间,该安排的安排,该清理的清理。尤其是……江南那边的事情,要尽快处理好,尾巴要干净。”

“是。苏氏那边已经安排妥当了,东西都进了隆昌号,万无一失。”

提到苏氏和隆昌号,张世荣似乎想起了什么,随口问道:“第二鸿呢?他最近在做什么?几次请他过府议事,都推说病了。”

管家回道:“第二鸿老爷确实称病在家,闭门谢客。老奴派人去探视过,说是感染了风寒,需要静养。”

“风寒?”张世荣嗤笑一声,放下茶杯,眼神变得有些阴鸷,“他这个病,来得倒是时候。太子灵位的事……他知道的太多了。如今大局将定,有些旧账,也该清一清了。让他再‘病’几日吧,等忙过这阵子……”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管家已然心领神会,背后升起一股寒意,连忙躬身道:“老奴明白。”

张世荣挥挥手让管家退下,独自坐在太师椅上,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而此刻,在第二鸿那紧闭大门的府邸深处,一间密室内,第二鸿正对着一幅太子的画像,脸色苍白,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封没有署名的密信,信上只有一行字:

“唇亡齿寒,早做打算。”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