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校园传艺:竹篾里的新课堂
周末的太阳刚爬过教学楼顶,城里小学的活动室就热闹起来。老陈和王伯推着小车,装着提前煮软的竹篾、磨光滑的篾刀,还有晓晓画的小兔子竹筐图纸,刚进门就被一群举着竹编半成品的孩子围了住。
“陈爷爷!我上周编的挂饰差最后一步,您能教教我吗?”“王爷爷,那个小兔子竹筐,今天真的能学吗?”孩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晓晓和表妹也挤在里面,手里攥着给小伙伴分好的竹篾条,眼里满是期待。
老陈先把图纸贴在黑板上,拿起一根竹篾,指尖轻轻一弯:“咱们先学基础的‘绕圈固定’,编兔子的身体,就像给小篮子搭架子,得先把底编稳。”说着,他把竹篾交叉摆好,一根压一根挑,动作慢得像在数节拍,孩子们跟着手里的竹篾,一步一步模仿,活动室里只剩竹篾碰撞的轻响。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竹篾总往一起缠,急得眼圈发红。晓晓凑过去,把自己编到一半的兔子底递过去:“你看,先把这根长篾固定住,短篾绕的时候慢点儿,我上次也缠了好多次呢!”小姑娘跟着学,没一会儿就把底编平了,举着竹篾给老陈看,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王伯则在另一边,教几个高年级的孩子编书架的侧边。他特意选了稍粗些的竹篾,一边编一边讲:“这竹篾是后山的毛竹劈的,煮过之后有韧劲,编书架要编得密些,不然放书会晃。”有个男孩问:“王爷爷,山里的竹子是不是比城里的粗呀?朵朵他们编的时候,是不是用更大的篾刀?”
王伯笑着点头,掏出手机,翻出上次在山里拍的照片——照片里,小虎正举着小篾刀,给竹子削皮,朵朵在旁边摆竹篾。“山里的竹子多,娃们没事就去竹林里捡竹枝,编的物件也带着股野劲儿。等下次去山里上课,你们就能跟他们一起编了。”孩子们听得入神,手里的动作都慢了,眼里满是对山里课堂的向往。
快到中午时,不少孩子已经编出了兔子的身体,有的还试着弯出小小的耳朵,虽然歪歪扭扭,却个个都捧着自己的作品,凑到黑板前跟图纸比对。老陈拿出相机,给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小兔子”拍了照:“这些照片,到时候印在文创产品的包装上,你们都是小设计师啦!”
孩子们听了更开心,有个孩子抱着自己的兔子竹筐,跑去找老师:“老师!我的作品要变成文创了,以后别人买的时候,就能看到我编的兔子啦!”老师笑着点头,拿出手机:“我已经跟山里的学校约好了,等你们编完,就把作品寄过去,跟山里的小朋友换着看。”
下午送老陈和王伯出门时,校长递过来一叠纸条,都是孩子们写的“竹编心愿”:有的想跟山里的小伙伴一起编个大竹篮,有的想把竹编送给爷爷奶奶当礼物。“这些心愿,等下次去山里开课,咱们一起帮孩子们实现。”校长说。
王伯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看着手里剩下的竹篾:“下次去山里,得多带些软竹篾,山里的娃们爱琢磨,说不定能编出比兔子更有意思的款式。”老陈也笑了,抬头看见天边的云,像极了孩子们编的竹叶挂饰:“咱们这课堂,从城里编到山里,娃们的心意也跟着竹篾,连在一起了。”
刚走到校门口,老陈的手机响了,是文创老板打来的:“陈叔,首批文创样品做出来了,我明天给你们送过去,孩子们的挂饰做得特别精致,跟他们编的一模一样!”
挂了电话,老陈把消息告诉孩子们,人群里立刻爆发出欢呼声。晓晓拉着老陈的手:“陈爷爷,明天我能去看样品吗?我想看看,我的图纸变成真的竹筐,是什么样子!”
老陈点头:“当然能,明天咱们在社区活动室聚,把山里的娃们也叫上,视频里一起看样品!”
夕阳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手里的竹篾泛着淡淡的光,像是把这堂竹编课的热闹,都缠在了细细的篾条里,等着往后,编出更多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