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都察院

左都副御史张敷华拿着吏部送来的考评单,手指因用力而发白,几乎快把纸戳破。

“差等?降职?”

他猛地将考评单摔在案上,声音之大,震得茶杯都晃了晃。

旁边的都察院吏员吓得连忙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更没人敢吭声。

张敷华喘着粗气,胸口剧烈起伏。

他心中愤懑:他凭什么?

父亲张铨在土木堡战死,用命换了个“忠烈”的名声。

他自己从天顺朝就入仕,历经成化、弘治,到现在正德朝,是四朝元老,哪朝没为大明尽心尽力干活?

就算最近几个月有点怠政,偶尔迟到,也不至于被评个“差等”,从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降到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啊!

“吏部这是瞎了眼!王琼这新官上任,就敢拿老夫开刀?”

张敷华越想越气,猛地一拍案。

“来人!笔墨伺候!”

吏员连忙端来笔墨纸砚。

张敷华捋起袖子,提笔就写奏折。

笔锋凌厉,字里行间全是怒火。

“臣张敷华,四朝老臣,父为忠烈……今吏部以考成法定臣为差等,降臣之职,臣不服!臣请陛下明察,还臣公道!”

写完后,他重重按下印章。

“立刻送到司礼监,让他们转呈陛下!告诉司礼监的太监,这是老夫的奏疏,让他们快点送,别耽误了!”

吏员接过奏折,小跑着出去了。

张敷华坐在椅上,心里还是憋着气。

他就不信,陛下会看着一个四朝老臣、忠烈之后被这么欺负!

陛下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驳回吏部的考评,还他的职位!

司礼监的值房里,小太监接到张敷华的奏折,不敢怠慢。

张敷华毕竟是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四朝老臣,不是一般官员。

小太监连忙拿着奏折,往坤宁宫暖阁跑。

到了暖阁外,他喘着粗气禀报。

“陛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敷华有奏折,说是有急事求见陛下。”

朱厚照正在看王琼送来的官员空缺名单,头也没抬。

“呈进来。”

小太监走进来,把奏折递上去。

朱厚照放下名单,拿起奏折,慢悠悠地翻开。

越看,他的嘴角越往下压,眼里渐渐没了温度。

“四朝老臣?父为忠烈?”

朱厚照冷笑一声,把奏折扔在案上。

“就因为是老臣,是忠烈之后,就能怠政迟到?就能不按规矩办事?考成法是朕定的,凭他是谁,都得遵守!”

旁边的张永连忙低下头,大气不敢出。

他跟在陛下身边这么久,太清楚陛下这语气意味着什么。

陛下这是动真怒了。

朱厚照拿起朱笔,在张敷华的奏折上挥毫。

笔走龙蛇,字迹刚劲有力。

“既然不服,那就别干了。着张敷华勒令致仕,退休后不享有朝廷大员待遇。钦此。”

写完,他把奏折扔给张永。

“把这个送到内阁,让李东阳他们走个流程,同意就行,别耽误时间。”

张永连忙接过奏折,躬身。

“奴婢遵旨!”

他捧着奏折,心里暗暗咋舌。

张敷华这是撞枪口上了。

陛下刚说了“反对考成法就严惩”,张敷华就跳出来不服,这不就是找罚吗?

而且陛下这处罚也够狠的,不仅勒令致仕,还取消了大员待遇,这是一点情面都没留啊。

张永不敢多想,捧着奏折快步走出暖阁。

往内阁去的路上,他心里琢磨着。

李首辅看到这朱批,怕是要吓一跳吧?

张敷华可是四朝老臣,陛下说让他致仕就致仕,还取消待遇,这力度,比之前贬官狠多了。

路过宫道时,几个巡逻的锦衣卫校尉看到张永捧着奏折匆匆赶路,都好奇地看了一眼,却没人敢多问。

张永脚步没停。

陛下催着“别耽误时间”,他可不敢慢。

内阁的值房里,李东阳正和内阁成员商量填补官员空缺的事。

案上摊着一堆官员名单,都是这次考评合格的,还有需要填补的空缺职位。

“京师官员空缺太多,得从地方调些能干的上来。”

李东阳指着名单道。

“比如河南的几个知府,之前听王尚书说过,很能干,可以调过来补京官的缺。”

旁边的内阁成员点头附和。

“首辅说得对,地方官实干经验多,调上来正好能干活。”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

李东阳抬头一看,是张永来了,手里还捧着一份奏折。

“张公公怎么来了?”

李东阳连忙站起身。

“可是陛下有旨意?”

张永走进来,举起手里的奏折,语气恭敬。

“李首辅,陛下有朱批的奏折,让您和内阁的大人走个流程,同意就行,不用多议。”

李东阳心里纳闷。

什么奏折还需要陛下亲自朱批,还要内阁“不用多议”?

他伸手接过奏折,看到封皮上“张敷华”三个字,眉头先皱了皱。

张敷华?都察院的左副都御史,四朝老臣,他递奏折干什么?

难道是为了吏部考评的事?

李东阳一边想,一边翻开奏折。

先看张敷华写的内容,果然是不服考评,说自己是四朝老臣、忠烈之后,求陛下还他公道。

李东阳心里刚想“老臣确实该留点情面”,目光就落到了后面的朱批上。

“既然不服,那就别干了。着张敷华勒令致仕,退休后不享有朝廷大员待遇。”

这一行朱批,像一道惊雷劈在李东阳头上。

他手里的奏折“啪嗒”一声掉在案上,眼睛猛地睁大,半天没说出话来。

旁边的内阁成员也凑过来看,看到朱批后,一个个都惊呆了,嘴巴张得能塞进鸡蛋。

“这……这真是陛下的朱批?”

一个年轻的内阁成员声音发颤。

“张大人可是四朝老臣啊,陛下怎么直接让他致仕,还取消待遇了?”

“错不了,这是陛下的笔迹,力道都跟之前的朱批一样。”

另一个老成员捡起奏折,仔细看了看,语气里满是忌惮。

李东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终于明白了。

陛下这是在立威。

之前陛下就说过,反对考成法会杀人,张敷华不服考评,就是变相反对考成法。

陛下没杀人,已经是手下留情了,这“勒令致仕 + 取消待遇”,就是给所有不服的官员一个警告:谁再敢跳出来,张敷华就是例子!

李东阳捡起奏折,对张永道。

“张公公放心,本官和内阁的人这就走流程,马上签字同意,绝不多耽误陛下的事。”

张永点点头。

“那就有劳李首辅了,奴婢还得回去给陛下复命呢。”

李东阳送张永到值房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心里却没放松。

张敷华被勒令致仕,他背后的那些老臣、还有跟他交好的勋贵,会甘心吗?

之前永康侯的事,就有勋贵私下不满,现在又动了四朝老臣,怕是……又要出乱子啊。

李东阳转身回到值房,拿起奏折,对内阁成员道。

“都别愣着了,赶紧签字走流程,签完就送到吏部,让王琼他们补发处罚通知,给张敷华送过去。”

内阁成员们连忙拿起笔,手都有些发抖。

陛下这铁腕,真是越来越让人害怕了。

李东阳看着他们签字,目光落在案上的官员空缺名单上,眉头又皱了起来。

赶走了混日子的官,得赶紧把空缺补上。

可要是补上来的人,再像张敷华这样不服管教,怎么办?

他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看来,以后的日子,怕是越来越不太平了。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