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序入冬,第一场细雪悄然飘落北京,为这座帝国的都城覆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装。寒意刺骨,连翰林院值房内燃烧的炭盆,似乎也难以驱散那无孔不入的阴冷。杨士奇的生活依旧规律而沉寂,如同这被冰雪覆盖的庭院,表面平静,内里却涌动着不为人知的寒意。

这日晌午,他正呵着冻得发僵的手指,校勘着一卷《春秋左传》,忽闻院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夹杂着内侍特有的、刻意压低的宣喝声。他并未在意,如今翰林院虽清贵,但除了例行讲筵或大规模编书,已少有宫中贵人踏足。

然而,脚步声却在他值房外的廊庑下停住了。门被轻轻推开,一名身着东宫内侍服色、面白无须的中年宦官走了进来,身后并未跟着大批随从,只有两名小火者垂手侍立在门外。

杨士奇抬起头,看清来人,心中微微一怔。此人是太子朱高炽身边颇为得用的近侍,姓李,平日负责传递文书,安排讲读事宜,与他算是熟识。但在陛下明确让他“暂不入直东宫”后,东宫的人便再未主动寻过他。

“李公公?”杨士奇放下笔,起身拱手,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与客气。

李公公脸上堆起惯有的、略带谄媚的笑容,快步上前,低声道:“杨大人安好。奴婢冒昧打扰,实是……实是太子殿下挂念大人。”

“殿下厚爱,臣感激不尽。”杨士奇心中警惕,面上不动声色,“只是臣奉旨校书,不敢擅离职守,且陛下有明谕……”

“奴婢明白,奴婢明白!”李公公连忙接口,笑容不变,声音却压得更低,“殿下并非召见大人,只是……只是殿下近日偶感风寒,精神不济,翻阅旧日讲章,见大人昔日所注《大学衍义》中,有一段关于‘君子慎独’的阐发,精妙绝伦,殿下读之,心有所感,却又有一二处未能尽解。殿下知大人忙于王事,不敢劳动大驾,特命奴婢将此卷带来,请大人得暇时,再为批注数语,以解殿下困惑。”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卷用明黄绫子包裹的书卷,双手奉上。那确实是杨士奇当年为太子讲读《大学衍义》时亲手批注的稿本。

杨士奇看着那卷书,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太子是真有疑惑,还是借机传递某种信息?在这敏感时刻,东宫派人送来他旧日的讲章,此举若被陛下或汉王的人知晓,会作何解读?

他沉吟片刻,并未立刻去接,而是谨慎道:“殿下有疑,臣本应尽心解答。只是此乃臣旧日浅见,未必精当。且臣如今奉旨专司编校,若再批注东宫讲章,恐与圣意不合,亦恐为殿下招来非议。李公公,你看这……”

李公公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来,语气愈发恳切:“大人过虑了!殿下只是私人请教,并非公务。此书亦非东宫正本,乃是殿下私下誊录的副本,旁人无从知晓。殿下常言,杨先生学问渊博,见解独到,虽暂不能朝夕请教,然心中仰慕之情,未尝稍减。还请大人念在往日情分,略施笔墨,以慰殿下渴慕之心。”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若再推辞,便显得不近人情,甚至可能彻底寒了太子的心。杨士奇暗叹一声,知道这卷书无论如何是推脱不掉了。他伸手接过书卷,触手微沉。

“既如此,臣便僭越了。请公公回复殿下,臣稍后批注完毕,便托人送回东宫。”

李公公顿时眉开眼笑,连连躬身:“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殿下定然欣喜!奴婢这便回去复命!”

送走李公公,杨士奇闩好房门,回到书案前。他并未立刻打开书卷,而是静静坐了半晌,确认外面再无动静,这才小心地解开绫子,展开书卷。

书卷确实是《大学衍义》的抄本,上面有他熟悉的朱笔批注。他快速浏览着,目光最终停留在关于“君子慎独”那一段的旁边。太子的“疑惑”并非空穴来风,在旁边空白处,用另一种稍显稚嫩笨拙的笔迹(显然是太子亲笔),写着一行小字:“慎独之要,在诚其意。然若独处危局,内外交困,奸佞环伺,当何以自处?何以存身?何以待时?”

这哪里是询问经义?这分明是太子在向他倾诉身处逆境、被汉王党羽步步紧逼的困境与恐慌!是在向他请教应对之策!

杨士奇的心猛地一沉。太子处境之艰难,看来比他想象的更为严重。汉王的咄咄逼人,陛下的暧昧态度,已让这位本就性格仁弱的储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到了需要向一个被“冷藏”的旧臣暗中求助的地步。

他提起笔,蘸饱了墨,却久久未能落下。

该如何批注?鼓励太子强硬抗争?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加速其覆灭。劝太子一味隐忍退让?那又恐其心志彻底消沉,再无翻身之日。

他沉吟良久,目光落在“慎独”、“诚其意”这几个字上,心中渐渐有了计较。他不能直接献策,但可以借阐释经义,给予太子精神上的支持和方向上的指引。

他运笔如飞,在太子那行字下面,用工整而沉稳的小楷写道:

“殿下所虑极是。慎独之要,首在‘诚’字。诚者,非仅不欺人,实乃不自欺也。身处危局,尤当明心见性,持守本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下之要,不在躁进,而在‘静’与‘安’。静以观变,安以待时。修身以德,克己复礼,此乃存身之本。亲贤臣,远小人,默察忠奸,此乃待时之基。至于奸佞环伺,此正考验殿下‘慎独’功夫之时,心若不动,风又奈何?切记,柔能克刚,弱能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殿下秉性仁厚,此乃上天所赐,莫以为憾,善加持守,韬光养晦,静候天时,则否极泰来,自有云开月明之日。”

他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人或事,只从儒家修身处世之道出发,强调“静观其变”、“修身持德”、“柔能克刚”,意在安抚太子焦虑的情绪,鼓励其坚守仁厚本性,耐心等待时机。这既是符合他身份的建议,也最大程度地规避了风险。

写罢,他吹干墨迹,小心地将书卷重新包好。他没有立刻找人送回,而是将其置于案头,准备过一两日,再通过翰林院与东宫之间正常的书籍往来渠道送回,显得不那么刻意。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冰冷的空气夹杂着雪沫涌入,让他精神一振。

东宫的暗流,已经涌动到了他的门前。太子的求助,意味着储位之争已到了更加危险的关头。他虽被迫蛰伏,却也无法完全置身事外。

这卷送回东宫的讲章,如同一枚投入冰湖的石子,虽未掀起巨浪,但那扩散的涟漪,却可能预示着更深处的动荡。

他望着窗外愈加密集的雪花,目光沉静而悠远。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紫禁城的冬天,注定不会平静。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