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西今天心血来潮去晨跑,但是没跑几分钟,膝盖会发出细碎的呻吟。米西蹲在路边系鞋带,看着旁边十七八岁的男孩女孩们像小鹿般掠过,忽然想起自己当年能连续跳二十分钟绳不喘气。如今体重秤上的数字三年没动过,牛仔裤的腰围却悄悄紧了两指,医生说这叫「中年体态重塑」,她私下叫它「米其林预备役」。
米西和建凡讨论过这个事情,建凡说,多跑跑步就好了。米西撇撇嘴,说,我看起来是需要多休息。多吃。多睡觉。
但是其实,最让她沮丧的是对美食的背叛。米西的灵魂里都住着美食,炒莲花白要配猪油渣,回锅肉得加双倍蒜苗,吃面必须淋现炸的熟油海椒。
从前加班到深夜,楼下面馆的老板总会留一碗排骨面,面条滑进喉咙的瞬间,连呼吸都变得熨帖。可现在不行了,去年秋天开始,午间吃碗汤面,下午开会时就得悄悄按揉着小腹,那些活泼的碳水在胃里发酵成无形的气球,顶得她直想打嗝。
「脾胃运化不动了。」老中医把着她的脉,指腹下的脉搏像团浸了水的棉絮。米西盯着诊室墙上的《脏腑图》,忽然发现自己的身体像个逐渐老去的容器,盛不下年轻时的酣畅淋漓。她都有点想哭。
此刻她站在厨房,看着砂锅咕嘟咕嘟炖着杂粮粥,旁边摆着切好的西蓝花。冰箱第二层还冻着半包碱水面,是上周逛超市时没忍住拿的。昨晚梦见自己在巷尾吃炸酱面,炸酱香得她流口水,醒来摸了摸平坦的小腹,竟生出几分空落落的怅然。
楼下传来早点铺的吆喝声,「热干面——豆浆——」米西深吸一口气,把杂粮粥盛进白瓷碗。阳光透过纱窗落在粥面上,浮起一层细密的热气,像极了阳春面出锅时的模样。她拿起勺子轻轻搅动,忽然想起二十岁那年,在武汉户部巷连吃三碗热干面,末了还能捧着奶茶追公交。如今连喝杯冰咖啡都要配温水,生怕胃里闹革命。
手机响了,是闺蜜发来的火锅照片。米西回了个流口水的表情,手指却划到外卖软件的「鸡汤饭」分类。杂粮粥温温地滑进胃里,很舒服,却不像面条那样能让心跳漏半拍。她叹了口气,把最后一口粥喝完,碗底映出自己眼角新添的细纹,像水面泛起的涟漪,一圈圈,都是时间的形状。
建凡不怎么挑食,也不觉得偶尔吃一次西兰花和稀饭有啥不好。他觉得,米西就是这段时间压力太大,胃口不好,过段时间又会恢复了,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了 。
米西却知道,自己真的是人到中年了,消化没有那么好了。哪怕现在摆一个肉夹馍在她面前,闻着香味,她可以吃两口,但是真的再多,就吃不下了。山珍海味不如粗茶淡饭,原来是古人的道理,早就讲给你听,下起雨也要勇敢前进。我现在,好想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