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灾难
然而平静的生活终究是张薄如蝉翼的宣纸。七十年代初的某个黄昏,虞家的老铜钟突然倒转,指针在钟面上划出渗血的裂痕。当那封从台湾经香港辗转而来的信件落在门槛上,邮票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眼睛竟眨动起来,信封里飘出的不是信纸,是正源在淞江口诀别时的半块牛肉干,此刻已化作焦黑的符咒,上面爬满蠕动的文字:“血脉相连,生死与共”。这轻飘飘的符咒,瞬间将虞家拽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往昔的岁月静好,如同琴弦上的音符,在时代的狂风中碎成齑粉。而在符咒的背面,隐约印着与虞家祠堂密室图腾相同的印记。
而当那封从台湾辗转寄来的信落在大队干部手中时,瞬间幻化成一把闪着寒光的刀。批斗会那日,虞正清跪在满是碎瓷片的祠堂地上,额角的血珠滴在碎瓷上,竟拼凑出半幅似曾相识的图案 —— 与当年虞大富用朱砂画的符,与正源信上的火漆印,与密室中的图腾,隐隐呼应。此时,祠堂的地面突然震动,裂缝中钻出一些发光的虫子,它们排列成一个巨大的阵图。
大队干部们围坐在油灯下,信笺在他们手中扭曲成诡异的形状,仿佛有无数双无形的手在操纵。煤油灯的火苗突然变成幽绿色,将众人的脸映得如同地狱里的恶鬼。他们的瞳孔里倒映着信纸,那些文字像蛆虫般在纸面上扭动,却始终找不到任何 “敌特”的痕迹。然而,墙上悬挂的任务指标表突然渗出鲜血,将未完成的数字染成刺目的猩红。
“指标就是命令!”有人嘶哑着喉咙喊道,声音里带着贪婪的狞笑。话音刚落,窗外的老槐树剧烈摇晃,枯枝敲打着窗棂,仿佛在为这场荒诞的审判鼓掌。树影投射在墙上,竟形成一张巨大的鬼脸,咧开的嘴里露出森白獠牙。当晚,祠堂的铜钟不敲自鸣,钟声中夹杂着虞明的啼哭与野兽的低吼,声波震得房梁上的积灰如黑色的雪片纷纷扬扬地洒落。积灰落地后,竟自动排列成类似甲骨文的符号,拼凑出“血脉劫”三个模糊的字样。
批斗会的消息像瘟疫般迅速传开,虞家老宅的门槛突然凹陷下去,仿佛被某种巨大的力量踩出了深深的印记。门槛边缘渗出黑色黏液,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磷光。虞正清父子被押往祠堂时,脚下的石板路开始龟裂,裂缝中渗出暗红色的液体,散发着腐肉的气息。虞明的小脚丫踩在上面,发出 “噗嗤噗嗤”的声响,如同踩在血肉模糊的伤口上。此时,他口袋里的石头突然发烫,那是他白天在河边捡的,此刻表面浮现出与父亲玉佩相似的纹路。
批斗会上,虞明的哭声像一把生锈的锯子,撕裂了祠堂里浑浊的空气。他的鼻涕变成两条透明的小蛇,在鼻孔下蜿蜒盘旋,每当他抽泣一声,小蛇就会剧烈扭动。红卫兵们的口号声与他的哭声交织在一起,在祠堂的梁柱间来回碰撞,形成一种诡异的共鸣。墙上的画像突然流下血泪,泪水滴落在 “四类分子”的牌子上,将上面的字迹晕染得更加狰狞。祖宗画像的眼睛开始转动,目光直直地盯着虞明,仿佛在传递某种神秘信息。
虞正清的脖颈被绳索勒出深深的血痕,绳索却像活物般越勒越紧。他被迫用颤抖的手书写批判自己的标语,毛笔尖滴落的墨水不再是黑色,而是滚烫的鲜血,在宣纸上开出一朵朵妖异的花。那些写满批判文字的纸张被贴在墙上后,竟发出细微的呻吟声,仿佛每一个字都在诉说着冤屈。鲜血在宣纸上逐渐汇成图案,竟是与虞家祠堂密室中相似的图腾。
虞明躲在父亲身后,看着堂姐凤娇眼中燃烧的狂热如同两团鬼火。她的红袖章突然膨胀起来,化作一只巨大的血手,向父亲抓去。这一刻,虞明突然想起父亲教他认字时的场景,族谱上的 “虞”字开始扭曲变形,左边的 “虎” 变成一只真正的猛虎,右边的 “吴”化作一片血红色的海洋。而父亲眼中的悲伤,与祠堂梁柱上斑驳的虎纹融为一体,仿佛从远古时代就已经注定了这场悲剧。此时,凤娇身后的阴影里,隐约浮现出一个头戴斗笠的人影,正死死盯着虞明,手中把玩着与虞正科烟斗相似的物件。
那些批斗他们的人,脸上的表情变得越来越扭曲,最终化作一个个模糊的面具。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诡异的笑声,笑声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又仿佛来自每个人的心底。虞明在心底发誓,等这些面具破碎的那一天,他要让这些人知道,被压抑的怒火一旦爆发,将会是怎样的一场腥风血雨。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鲜血滴落之处,地面上竟长出细小的荆棘,预示着未来复仇的种子已经种下。
夜色愈发深沉,松湖村在黑暗中瑟瑟发抖。虞家老宅的方向,有幽蓝色的光一闪而过,像是某种神秘力量在暗中注视着一切。而在虞卫东的抽屉里,那份匿名举报信的边角开始泛黄,上面的字迹竟在缓缓变化,逐渐显露出更多关于虞家血脉与松湖村隐秘的线索 ,等待着被人发现。
正是:
乱世闯荡埋祸根 城门失火殃池鱼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