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叶世新陷入纠结之时,突然一阵咳嗽声传来了,把他吓了一跳。他回过头,发现叶金水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他的身边了。
他和金水不对付,这是人尽皆知的。
但今天,他不知道怎么了,主动给金水散了一支牡丹烟。
叶金水也是上山村的一号人物,背着人抽的是牡丹烟,当着人抽的是大前门,因为他的收入不仅是靠着石顶真仙,而且还有猫腻。
金水接过烟,给自己点着,猛吸了一口,吐出烟雾的时候,下巴上的山羊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世新不知道要跟这个神棍说什么,金水也不知道要怎么开腔。
两个不同信仰的人,就这么不言不语地站在一起,有点尴尬。
过了两分钟,金水抬起手,指着上山的那条小路,说:“我和村里的长者商量过了,打算在那边修建一个山门,给石顶宫充充门面,不然也太寒酸了……”
世新有点不以为然,反正他对石顶宫的事情根本不上心,石顶宫里有什么事情,也是他的老妈子出面。
金水接着又说:“你看看那条小路,实在是不方便上山烧香礼佛的善男信女,所以我觉得要么把小路拓宽、铺上条石,要么直接开一条马路直达石顶宫,到时候来烧香礼佛的人数肯定能翻番……”
世新依然不以为然,只是脑子里竟莫名其妙地浮现出一个人流如织、烟雾缭绕的画面。
“你是村里的主要负责人,我是石顶宫看门的,石顶宫可以出一部分资金,你看村里能不能给拨一些钱款出来。你是知道的,现在石顶宫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此的善男信女也越来越多,只要能把山门和马路修起来,对我们苦茶坡肯定是有好处的……”
什么?
世新很是惊讶——石顶宫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居然惦记着要修山门和马路!
难不成是那些封建迷信的人越来越多了?
他是一名党员,是无神论者,眼前这个现象可不是什么好苗头。
他没有钻牛角尖,反而想到另一个层面——真如叶金水所说的,石顶真仙的名气越来越大,是不是可以拿石顶真仙来做一做文章呢?
就一块木头疙瘩,他可不怕会得罪什么“神明”,反正马列主义者是不惧一切牛鬼蛇神的。不过,如果真的能拿石顶真仙做文章,把山门和马路修起来,把石顶宫里里外外再修葺完善一下,不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宗教活动场所了吗?
另外,看看那椤木石楠,看看那竹柏、红豆杉,甚至那片翠绿的四方竹,以及石顶山上的好风光,是不是可以发展成一个与宗教活动场所相结合的风景旅游区呢?
石顶真仙的噱头,再加上真材实料的风景,也许真的能够成为造福上山村村民的一个点。
害怕自己终将成为叶文明之流的叶世新,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开始把目光集中到了石顶宫和石顶山上。
他清楚地意识到,石顶真仙在上山村以外,也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而且名头肯定要比他这个小小的村干部响亮。
神神鬼鬼之事,都属于封建迷信,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宗教信仰。国家方面曾经采取过“破四旧”的手段,但现在冠以宗教信仰的名头,一切就显得是那么一回事了。他是党员,肯定不能搞那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但宗教信仰是一种自由,他可以不信,但管不了别人信不信。不说别的,他的老妈子就特别信,家里的门板上都贴着石顶真仙的驱邪灵符。他在想,如果好好地把石顶宫的硬件设施都发展到位,再把那个“宗教活动场所”的牌牌申请回来,石顶宫势必会成为星罗镇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再慢慢地辐射到周边,甚至是整个凤来县,到时候势必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不说别的,卖个蜡烛、燃香、金纸、鞭炮等,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如果多举办一些祈福、斋醮之类的活动,肯定也有一定的收入。
烧香礼佛之余,再逛逛风景优美的石顶山,如果再卖上一点上山村的土特产,笋干、黄花菜、地瓜粉等,石顶宫有收入、村里有收入、村民们也有收入,真是一举多得、造福乡里啊!
叶世新的内心开始沸腾了,找借口撇下叶金水,就在石顶宫和石顶山上到处转了一下。
此时,地瓜还没有收上来,地瓜藤还是禽畜的重要饲料,所以整个石顶山的风景倒不是那么出众。如果整个石顶山都不再种地瓜,而是种上一些观赏性的树木和花卉,再建一些假山凉亭之类的,肯定就很出彩了。
山门要修,路也要直通石顶宫,放生池都要真正放生一些鱼和龟,甚至那些古树也要好好保护起来,让它们成为景点的一部分。
走了一遭,叶世新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蓝图。
石顶宫是属于苦茶坡全体叶姓子孙共有,到时候还得成立一个管委会,好让石顶宫真正造福叶姓子孙。
石顶真仙一直“庇佑”着叶姓子孙,届时势必能够做进一步的贡献——想到这里,叶世新这个党员,还真是第一次对“石顶真仙”有所改观。
冲着这一点,叶世新竟然有了给石顶真仙上上香的冲动。
就是此时石顶宫里有人在烧香,怕影响不好……
心中有了一个发展的蓝图,叶世新突然意识到自己若是取代了叶文明,他肯定是能够带领上山村村民前进。
不过,现实就摆在眼前,上山村还是叶文明的天下,还是叶文明的“一言堂”,而且既然原地停滞不前,村民们依然认可叶文明,在这一次的换届选举,不就完完全全地摆在眼前了吗?
对他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打击,内心的沸腾开始迅速降温。
但他年轻,可以等,等下一次换届选举。哪怕是下一次也折戟,他依然可以再等,反正叶文明绝对是熬不过他的。
他可以等,可是村民们能等吗?发展的时机能等吗?再等下去,也许越来越多的人会像叶永强和叶德安,不得不出远门讨生活。
眼下,虽然石顶山和石顶宫不会长腿跑了,可是时间再耽误下去,这上山村的面貌何时才能改变呢?
他觉得他很有必要找文明说一说他的发展蓝图,就匆匆地离开了石顶山。
叶文明家附近有一片茶园,但叶文明本人制茶技术很差,都是采下茶青之后,交给了驼背岭的张坚定。张坚定家世代制茶,尤其以佛手茶叶见长,在临近的几个村镇享有不错的口碑。张坚定始终认真对待村支书给送来的那一点茶青,有时候还要自己添一些进去,好让村支书在之后的季度里不愁没有茶喝。也正是如此,叶文明几乎不会为难作为副村长的张坚定,更何况张坚定纯粹像一个挂名干部,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热心于自家的茶叶生意。
叶文明也热心于自家的芦柑园。
眼见着这一季秋茶该采茶青了,但叶文明才不会因小失大,就连茶青也不愿自己动手去采,口头知会了张坚定,让张坚定自己安排。
眼下,芦柑已经接近成熟,沉甸甸的果子压弯了枝丫。这个点是不能再往上打农药的,除了要劈一些竹条撑住枝丫,还得抓紧时间制作放置芦柑的木箱。木箱就是由松木板简单钉制而成,村民们的自留山上有很多松树,花钱买回来就是。
文明早早就把两个弟弟喊来帮忙。
自从芦柑让他发了财,自私狭隘的心理让他早早地和两个弟弟分了家,就再也没有怎么管过他们。也就是芦柑快收获前后,他会把两个弟弟喊过来帮忙,分点芦柑之外,多少也会给一点工钱。
世新赶到文明家,看见文明正背着双手,指挥两个弟弟钉木箱。
世新走过去,给三人都散了烟。
按理说,来者是客,上山村第三号人物来访,这第一号人物肯定要烧水泡茶,招呼一番。不过,此时的叶文明,连整个上山村都抛在脑后了,哪里还管一个小小的叶世新。
他忙着呢!
“村里又有什么大事了?”他问了一句,却看都不看世新一眼。
世新不在意这细节,而且怀着很大的热忱,说:“支书,今天我寻思了很久,觉得我们村想要致富奔小康,这首先要把水泥路修起来,然后利用石顶宫做文章……”
“世新,这天还没黑吧……”
说话的是文联。
世新正在兴头上,没能明白文联这句话里的意思,还真的抬头看了看天色。
“还没……”
“是啊,天还没黑,所以你是在做白日梦!”
说完,文联“哈哈”直笑,引得文艺也直乐。
老成的文明忍住没笑,接过话茬子,说:“世新啊,我知道你是为上山村考虑,但我觉得你已经多考虑一些实际的事情,不要去想那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我当了这么久的村支书,水泥路能不能修起来,我这心里比谁都有数!请问,村里有钱吗?上面会给我们拨款吗?”
世新的脸一热,只能摇摇头。
“这不就结了……”
三言两语,把世新给噎住了,来时的热忱消失了,只剩下沉重。
情况也就摆在面前。
文明能不作为是一个因素,村里有没有钱也是一个因素。
以他的能力,就像是文联说的那样——做白日梦!
看着头顶那明媚的阳光,上山村该如何发展?
他反复在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