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在“黄金的时刻”那如同糖果般缤纷绚烂的街道上缓缓穿行。
她的目光细致地掠过那些造型奇崛、仿佛由想象力直接构筑的建筑与娱乐设施,更掠过熙熙攘攘、来自银河各处、脸上洋溢着梦幻般笑容的人群。
她试图从那流动的彩色浪潮中,捕捉到那一抹熟悉的、带着些许不羁气息的灰色。
“按照约定,星今天应该已经到了……”爱丽丝在心中默念,带着一丝期待。
“以她的性格,恐怕早就一头扎进哪个新奇有趣的角落里了吧。”
但这里是梦境,可没有垃圾桶给她翻了。
想到这,爱丽丝的嘴角不由泛起一丝柔和的弧度。
然而,她这专注的寻友之旅,并未能持续太久。
现实很快将她拉回了身为新晋偶像的“困扰”之中。
没走出多远,仅仅是穿过一个十字路口,她就被几位眼尖的年轻游客精准地“锁定”了。
“您、您就是‘金丝雀’爱丽丝小姐吧!”一个看起来十分激动的年轻人,脸颊泛着红晕,几乎是屏住呼吸冲到了她面前,手里紧紧攥着一张似乎是从某个动态视频中截取、打印得稍显模糊的侧脸照片——那正是她昨日在演唱会上的某个瞬间。
“昨天演唱会的录像我反复看了好多遍!您的歌声太美好了,能……能请您给我签个名吗?”
他双手将照片和笔递了过来,眼中满是炽热的期待。
爱丽丝脚下步伐一顿,脸上闪过一丝短暂的错愕。
这种被陌生人当场认出并索要签名的经历,对她而言依旧是无比新奇的体验。
她迅速收敛了情绪,接过笔,在对方小心翼翼指示的空白处,流畅而清晰地签下了“爱丽丝”三个字。
第一次给粉丝签名……心里莫名有些小激动呢。
但这第一个签名,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涟漪。
紧接着,如同某种连锁反应被触发,周围又有三三两两原本只是好奇张望的游客,在确认了她的身份后,带着惊喜和兴奋的表情围拢了过来,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物品——从官方海报的仿印品到个人终端的外壳,纷纷提出了类似的请求。
“没想到才过去不到一天……”爱丽丝一边维持着礼貌的微笑,动作从生疏迅速变得熟练——或者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逼迫得迅速熟练起来,一边在心中暗自感叹。
“这个时代消息传播的速度,未免也太高效了。”
这种被关注、被喜爱的感觉还挺不错的,只是密集地发生在寻友过程中,着实打乱了她原有的步调。
在这断断续续、时走时停的行程中,她的视线也无可避免地触及到更多张贴在街灯柱、建筑外墙以及悬浮广告牌上的、关于自己的宣传海报。
它们如同色彩鲜艳的藤蔓,缠绕着这座梦境的都市。
其中,那张主色调为明亮暖黄、极具视觉冲击力、印着她做着俏皮wink动作的巨幅肖像海报,尤其显得无处不在,牢牢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每当目光扫过海报上那个笑容异常灿烂、姿态活泼得近乎陌生的自己,她都会细致地回溯记忆,试图找出那个特定瞬间的源头,却并不记得自己曾刻意对着镜头做出过那样一个充满偶像气息的眨眼表情……
然而,眼前这图像的质感真实自然,光影过渡流畅,毫无人工合成或刻意摆拍的生硬痕迹,这让她不禁感到些许费解。
“也许是某种专业的宣传策略吧,”在短暂的思索后,爱丽丝最终将之归因于制作团队高超的市场包装技巧。
“特意选取了某个最能展现感染力、最具活力的瞬间进行放大。”
她不再试图深究这细微的违和感,毕竟,平心而论,海报上的那个形象确实充满了蓬勃的朝气,看起来……也挺顺眼的。
然而,这小小的疑惑背后,其实隐藏着昨日舞台侧幕发生的一幕。
那是在登台前,制作人帕兰为了测试她的舞台表现力和对不同曲风的适应性,临时找了几首节奏轻快、旋律抓耳的流行偶像歌曲片段,让她试着找找感觉。
结果在投入演唱、身体不自觉随着欢快节拍微微摆动时,她沉浸在旋律中的某个刹那,那份纯粹由音乐激发的、不自觉的愉悦,自然流露成为了一个灵动的wink。
这个完全发自本能、未被设计的瞬间,被一直密切关注着她的专业摄影师精准地捕捉了下来。
也正是那个浑然天成的瞬间,那眼眸中闪烁的、介于少女的纯真与舞台魅力之间的光芒,让经验丰富的帕兰在监视器后几乎要激动得跳起来,彻底确认了爱丽丝就是一个为舞台而生的、未经雕琢的绝世天才。
那一刻,他心中“无论如何也要说服她出道”的决心,变得如同磐石般坚定不移,试问对一个制作人来说,有什么是比由自己发掘出一个寰宇巨星的胚子还要令人激动的呢。
好不容易摆脱了又一波热情洋溢的粉丝,爱丽丝感到一丝微妙的疲惫,并非身体上的,而是源于这种高强度、不断被打断的社交互动。
她刻意偏离了主干道,转向一处依托着巨大、缓慢旋转的齿轮状建筑而设的相对僻静的观景平台,打算在这里稍作喘息,重新整理一下思绪,并打算乔装打扮一番后再去寻找星的踪迹。
平台视野开阔,能将“黄金的时刻”那标志性的、仿佛永恒凝固在最美黄昏的天际线尽收眼底,而此处的游客也确实稀少许多。
然而,就在她走向平台边缘,准备倚着栏杆眺望时,她的目光却被另一个独自伫立的身影所吸引。
那是一位身姿高挑挺拔、留着一头渐变色紫色长发的女子,身着剪裁利落、兼具功能性与独特美感的服饰,身侧安静地佩着一柄形制古朴的太刀。
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如同凝固的雕像,眺望着远方那瑰丽而虚幻的梦境界限,周身仿佛自动生成了一层无形的屏障,将平台另一端隐约传来的喧嚣与欢乐彻底隔绝开来。
然而,真正让爱丽丝瞬间警觉起来的,并非对方特立独行的装扮或那份遗世独立的姿态,而是她周身散发出的那种极其特殊、几乎难以用语言精确描述的“气质”——一种近乎“空洞”的存在感。
那是一种非常奇异的感知。
她明明就站在那里,轮廓清晰,身影实在,但却给人一种随时可能从旁观者的视觉焦点和认知记忆中悄然滑走、淡化消失的错觉。
如同将一颗石子投入深不见底的幽潭,涟漪无声地扩散、消散,最终水面恢复平静,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只留下一片深邃的、吞噬一切的“无”。
这种感觉……爱丽丝的指尖无意识地微微收拢。
她在那个名为“焚风”的绝灭大君身上,也曾感受到过某种类似的、源于浩瀚虚无的、令人灵魂战栗的压迫感。
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迥异。焚风因为他同时还是毁灭的令使的原因,即便拥有这种特性,却依旧是主动的、狂暴的、带着焚尽万物的恶意与终结一切的渴望,如同能撕裂星宇的毁灭风暴。
而眼前这位紫发女子身上的“空洞”,则更接近于一切声响湮灭后的绝对寂静,是存在本身被某种力量极致稀释后的淡薄与疏离,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万念俱灰般的宁静,以及一种……仿佛能侵蚀记忆的“遗忘”特性。
尽管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那迥异于“存护”的坚定、不同于“同谐”的共鸣、甚至有别于其他一切命途的独特力量质感,几乎瞬间就将答案指向了那条宇宙中众所周知、却又最难捉摸的命途——
“虚无”。
爱丽丝的心绪不由得凝重了几分,先前因粉丝热情和寻找友人而产生的那一丝轻松感荡然无存。
一位如此清晰地行走在“虚无”命途之上的行者,为何会出现在这片以极致欢乐、梦想成真为核心卖点的盛会之星?
她的到来,是如同亿万游客一样,只是一个追寻某种体验的巧合?还是说,她的存在本身,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深水炸弹,预示着这片梦幻表象之下,正涌动着不为人知的暗流?
砂金此前那意有所指的警告,在此刻悄然回响在耳边。爱丽丝凝视着那个紫色的背影,意识到她的匹诺康尼之旅,恐怕不会仅仅只有梦幻的景色与重逢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