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准确可靠的消息渠道。”
陈长河看着震惊不已的王川福,微微一笑,语气沉稳而笃定,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他伸手示意王川福先坐下,不必如此激动。
“消息来源非常可靠,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待王川福坐下后,陈长河重复了一遍,道:“你知道的,镍镉电池里的镉是毒性极强的重金属,一旦处理不当,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永久性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镍镉电池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治理成本极高,在倭国产生的社会舆论压力极大。
因此,倭国即将修订他们的《废物处理与回收法》,大幅强化生产者的责任。
受此影响,倭国的大量电池公司将会放弃镍镉电池。
另一方面,也是尤为关键的一点,他们的替代技术已经成熟了。
镍氢电池,尤其是更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
也就是说,对他们而言,放弃镍镉,是环保压力和产业升级双重作用下的必然选择。
他们是要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去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制高点。”
王川福作为电池领域的专家,一点就透。
他立刻接口道,语气中带着兴奋:“所以……他们会大幅收缩镍镉电池的规模,甚至是战略性的全面放弃!而他们的收缩和放弃,必定会让出巨大的市场!”
“没错!”
陈长河重重地点了下头。
“镍镉电池这块市场,尤其是在电动工具、备用电源、廉价电子产品这些对成本敏感但对性能仍有要求的领域,需求量依然极其庞大!
倭国企业一旦全面转向,全球镍镉电池市场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供给空洞。
王教授,你想一想。
现在全球镍镉电池市场,日本企业至少占了半壁江山!
他们这一退,就是海量的订单无处可去!
这是多好的切入机会?我们现在入场,便可以承接他们退出的市场,迅速完成原始积累!”
吕祥阳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忍不住插话道:“这……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对!天赐良机!”
陈长河盯着王川福,语气无比诚恳且富有煽动力:“王教授,你现在去深城的公司,固然安稳,有资源。
但你想过没有,你的手脚是被束缚住的。
研究院的流程、审批,能让你迅速调动所有资源,去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窗口期吗?
等你的报告批下来,市场早就被其他人瓜分殆尽了!”
“而跟我干,情况完全不同!”
望着似有意动的王川福,他斩钉截铁道:“我们直接瞄准这个空档,用你的技术,结合我的资金和判断,快速打造出我们自己的电池生产线。
我们国内的人工便宜,可以大幅降低成本,用性价比极高的镍镉电池,把这个市场空白填上,站稳脚跟。
这,将是我们事业的第一桶金,也是我们未来向更先进的镍氢电池、甚至是锂离子电池进军的绝对跳板!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创业,而是在全球产业格局变动的关键节点,进行一次精准的战略卡位。
抓住了,我们就能在世界的电池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
王教授,这样的历史性机遇,你甘心在研究院的条条框框里错过吗?”
王川福彻底被震撼了,他怔在原地,脑海中飞速运转。
陈长河的分析鞭辟入里,将技术、环保、市场和战略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他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正在陈长河的手中,向他缓缓敞开。
他怔怔地坐下,内心如同翻江倒海。
陈长河描绘的图景太过诱人,那是一个技术专家梦寐以求的舞台——不受束缚地施展才华,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甚至可能引领一个行业。
他骨子里的傲气与雄心被点燃,血液都在微微发热。
然而,另一股力量却在拉扯着他。
研究院对他有知遇之恩,从一个穷学生培养成副教授,如今又将委以重任,去执掌一方企业。
这份情义,以及肩上那份对组织的责任感,让他无法轻易说出“离开”二字。
他的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显露出内心的极度挣扎。
陈长河将他的犹豫尽收眼底,非但没有催促,反而露出了理解的笑容。
他亲自给王川福续上热茶,语气平和而豁达:“王教授,我明白你的难处。研究院待你不薄,这份情义重过千金。我陈长河虽然求贤若渴,但绝不强人所难。”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番让王川福和吕祥阳都感到意外的话:“这样,你可以回去好好考虑。甚至……你可以把我今天说的这个消息,原原本本地汇报给研究院的领导。”
“什么?”
王川福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陈长河。
吕祥阳也瞠目结舌,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如此重要的商业情报,陈长河竟然允许王川福透露出去?
“对,如实汇报。”
陈长河肯定地点点头,神情郑重:“你去告诉京城金属研究院的领导,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倭国企业退出的市场,我们应该去占领。
如果研究院有决心、有魄力,愿意给你充分的授权和资源,让你放开手脚去抓住这个机会。
那么你留在研究院,一样能为国效力,我乐见其成!”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又将其放下:“这件事,往大了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电池产业关系到未来诸多行业的发展,这块阵地,我们自己的企业不占,别人就会占。
所以,无论是由你王川福在研究院的体系内做成,还是我们另起炉灶做成,都是好的。
在这个目标面前,我个人的得失,不重要。”
这番话,如同洪钟大吕,重重敲在王川福的心上。
他见过太多锱铢必较的商人,却从未见过如此年轻又有如此格局的企业家。
不为私利,只为做成这件事,这份胸怀让他瞬间动容,内心不禁对陈长河愈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