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经济日报》的记者,请问您认为您的‘抓大放小’和‘十六字方针’会给我国国企改革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请问您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最快能在哪些行业落地,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阻力?”
“我是《京城晚报》的记者,我们注意到,您看起来很年轻,请问您方便透露一下自己的年龄,以及在江北大学担任何种职务吗?”
“我有注意到,此前程所长在会议中提到您时,用的称呼是‘同学’,难道您还是一名学生?”
“您这么年轻,是如何做到对国家经济改革有着如此深刻见解的呢?”
“关于此次经济改革研讨会,您有哪些安排与计划呢?”
一堆记者把陈长河围了个水泄不通,霎时间七八个问题抛了过来,陈长河一时都不知道该回答哪一个。
“各位记者朋友……”
程宗源快步过来,帮助陈长河解围:“陈长河同学讲了将近三个小时,已经非常辛苦了。
请大家给陈长河同学一些用餐和休息的时间,接下来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们主办方会尽量给大家安排采访的时间和场地……”
“程所长,我们理解,但陈长河同学的讲座实在是太精彩了,大家对他的讲座内容,以及他本人都很关注!”
《经济日报》的记者说道:“就请程所长和陈长河同学给我们三五分钟时间,我们简单问几个问题,好不好?”
其他记者也纷纷附和,依然紧紧围着陈长河,显然并不打算轻易放他离开。
而在记者外面,又聚起了许多凑热闹的学生,甚至还有一些学者教授。
程宗源见状,看向陈长河。
陈长河微笑着点点头:“可以,别乱,一个个来。”
听到陈长河允许,记者们互相看看,职业的默契让他们迅速完成了眼神交换,开始一个个提问。
“陈长河同学,关于您称呼中的‘同学’二字能否解释一下,您还是一个学生吗?”
“对,我是来自江北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管理系的学生,目前在读大一。”
此言一出,现场响起一片惊呼。
大一?!
大一就能提出“抓大放小”和“十六字方针”?
还能在这么多大佬面前侃侃而谈,讲得深刻全面、鞭辟入里?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尤其是那些来旁听的学生。
他们都来自顶级学府,又是因为成绩优异、表现出色,才有资格来到这里旁听的。
在此之前,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年轻一代里的佼佼者了。
可是和陈长河相比……相差实在太大太大!
“您刚读大一,为什么会对国家经济改革有着如此深刻的见解呢?”又有记者提问。
“经济研究从不局限于年龄和学历。”
陈长河微笑道:“我从读中学时起,就对经济研究工作特别感兴趣,并开始了学习和思考,到了大学里,我的学校、学院和老师们也给我提供了许多帮助。”
“您如何看待部分学者对‘抓大放小’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
“这正是我在论文和今天的讲座中强调规范操作的原因。‘放小’不是放任,在产权变动中必须建立严格的审计和监督机制……”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十六字方针……”
连续几个问题后,程宗源再次劝记者们放陈长河去吃饭休息。
“最后一个问题!”
《京城晚报》的记者问道:“陈长河同学,您如此年纪轻轻就在经济学术领域取得了如此耀眼的成绩,是否认为自己是个经济学天才呢?”
“当然不是。”
陈长河回答地干脆果断,笑道:“我的所有思路和观点,都是在无数前辈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全国人民的经济建设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除此之外,大概只是因为我比别人多了一点点幸运吧。”
“好了好了……”
程宗源不再给其他记者开口的机会,拽着陈长河往外走。
这一次,记者们没有再阻拦,他们一个个已经开始打腹稿,计划今天的报道内容了。
其他人也纷纷让开一条路,让程宗源和陈长河通过。
直到走出人群,罗志旺、钱永康、朱仰文等人才得以与他们汇合。
几人一起来到经济研究所的食堂吃饭。
“陈长河,你可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震撼和惊喜啊!”
食堂就餐时,程宗源坐在了陈长河对面的位置,感慨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十六字方针!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这十六个字,简直是字字珠玑、字字千金!”
“没错!”
钱永康赞同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议题,我已经研究三四年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是比较深刻的了。但在这十六字方针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朱仰文等人也纷纷开口,对陈长河大加赞扬。
众人都表示,今天这场讲座过后,陈长河必将一战成名,彻底震动整个经济领域!
甚至如果那些媒体对对此进行报道的话,还会在民间掀起不小的波澜!
罗志旺不说话,只是一边吃饭,一边乐呵呵地笑。
陈长河自然是谦虚客套一番。
饭后。
回到招待所。
“长河,你先休息。”
罗志旺兴奋道:“我现在就要去给胡院长打电话,向她报告你今天在讲座上的表现和发言内容!”
“有必要这么着急吗?”陈长河笑道。
“当然有!”
罗志旺认真道:“且不提你的‘抓大放小’和‘十六字方针’在学术方面的轰动性。
就说那些媒体记者,你没注意到,他们一个个多么兴奋激动嘛?
以我和他们打交道的经验,他们必定会对今天的会议和讲座进行大肆报道,尤其还会着重提到你的大一学生身份,把噱头写得足足的!
甚至,说不定他们还会打电话到学校了解你的情况,进行采访!
回头如果胡院长和校领导通过媒体得知了消息,却满头雾水、什么也不知道,那多不合适?
所以,必须得给他们打个电话,提个醒,让他们有所准备!”
“好吧。”
“你休息就好。”
罗志旺笑道:“我是激动地睡不着了,待会儿打完电话就在外面转转,到点儿了就来叫你!”
“好,谢谢罗院长。”
陈长河躺在床上,睡了个午觉。
直到罗志旺把他叫醒,二人一起来到经济研究所,先听了一场讲座,又参加了一场关于国企改革的小型研讨会。
在经济研究所里吃过晚饭后,罗志旺特意带着陈长河去报摊看了看。
果不其然。
《京城晚报》在今天的第二版报道了经济改革研讨会在京举办的消息,并且一大半的篇幅都在讲陈长河的“抓大放小”和“十六字方针”。
文中概括性地讲了它们的内容,又描述了它们对研讨会现场带来的轰动,还借几位接受采访的经济专家之口表达了它们可能会对我国国企改革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
最后又着重提到,陈长河还只是一个大一学生,根据报社向江北大学电话询问的结果,陈长河的年龄为20岁。
次日清晨。
罗志旺又去买了几份报纸。
昨天对陈长河进行采访的报纸,全都报道了此事,只是版面、篇幅不同。
最重视此事的,是《经济日报》。
它以《经济改革研讨会在京召开,20岁大学生再次震撼众专家》为题目,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场经济改革研讨会,又用大量篇幅报道了陈长河的身份和讲座内容。
还附上了陈长河在讲台上发言时的一张“高清”大图。
到了经济研究所。
陈长河发现,今天来到这里的媒体记者更多了。
除了昨天那些熟悉的身影,又多了几家媒体,比如《青年报》、《教育报》。
这些媒体,全都是冲着他来的。
陈长河上午没有什么具体安排,就是听听别人的讲座。
于是,他在主办方的安排下,拉上罗志旺一起,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集体采访。
对于私人问题,他没有回答太多。
只是透露了自己是江北省瑞平市常青县人,目前在江北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读大一,其他什么也没提。
主要采访内容,还是针对他的“抓大放小”和“十六字方针”。
采访进行了半个多小时,陈长河就跑去听讲座了。
这次来参加研讨会,他可不止是来“孔雀开屏”的。
更重要的,还是要把握机会,向这些大佬们学习,交流探讨问题,增长知识,不断进步。
参加完上午的采访后,陈长河就不打算接受其他采访了。
然而到了下午。
《江北日报》和《江北教育报》的记者来了。
他们是听闻消息后,连夜赶来的,就为了及时采访到这位家乡人才。
老家来人了,自然得给几分面子。
于是,陈长河又把上午说过的那些话说了一遍,并在记者的提问下,对江北省当前的国企改革现状发表了一点没什么确切价值的笼统意见,还顺势表达了对江北省莘莘学子们的鼓励。
晚上,陈长河给沈麦麦打电话。
“今天下午,钟校长来咱们店里了。”
沈麦麦说道:“但他不是自己来的,而是和江北大学宣传部的领导,还有你们经管学院的胡春梅院长一起来的。他们了解了一下你的生活状况,问我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说到这里,她笑道:“我想问他们能不能帮忙在学校里竖几块奶茶店的广告牌,但显然并不合适,所以就说我们经济条件还不错,没什么需要帮助的。”
“《江北日报》和《江北教育报》来采访我了,估计相关报道明天就会刊登,到时候可能会引起一些反响。”
陈长河说道:“另外,说不定会有记者打听到咱们的店,去找你采访。到时候你能躲就躲,躲不开的话,就少谈学业以外的话题,夸我学习认真刻苦就得了。”
“我明白。”
沈麦麦嘻嘻一笑:“学习的事情多提,开店的事情少提,写小说和写歌的事情不提,对不对?”
“知我者,爱妻也!”
陈长河说道:“不过,写歌的事有迹可循,毕竟我当初是当着全校人的面唱了《最浪漫的事》和《牵手》,很多同学也早就注意到了杨钰莹的其他好几首歌也是我写的。只要记者们有心要扒,肯定会传出去的。甚至写小说的事,如果出版社那边有人多嘴,肯定也藏不住。”
“好吧。”
沈麦麦笑道:“别人讲不讲,我管不住,不过我自己不提就是了。”
“嗯,对了,我今天遇到了晓颖姐和曼姐……”
陈长河讲了一下自己遇到顾晓颖和李曼,把她俩吓了一跳的事。
沈麦麦听得咯咯笑,再次叮嘱他,就算没时间去学校探望她们,也尽量请她们吃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