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餐饮,开分店,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年代。
具体原因,涉及到产品类型、门店运营、人员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信息沟通、消费群体等许多方面。
为什么很多知名餐饮品牌,在当下都只是守着老店,还没有扩张开来,就是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老店生意好,不代表新店的生意也会好。
甚至,不但新店没搞好,反而把老店的生意也带得变差的例子,同样比比皆是。
即便在二三十年后,起初生意火爆,扩张开来后惨淡收场的餐饮品牌都有一大堆,开分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别提现在了。
“随便举三个很简单的例子吧。”
陈长河对沈麦麦说道:“第一,咱们店的生意好,不止是因为产品好,还因为咱俩在江北大学的知名度高,有很强的名人效应。这种名人效应,在医科大也有一点,但在其他学校,完全不好使。
第二,如果开七八个店,这些店你打算怎么管理,怎么保证食材质量、出餐质量、卫生安全、财务安全等各个方面?
第三,串串香这种小吃,并没有特别高的技术壁垒,很容易被模仿,等到有越来越多串串香店出现,如何保证咱们的店铺在各种市场环境下都可以击败同类竞争者呢?”
“这……你说的有道理。”
沈麦麦点点头:“分店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有的生意,需要闯劲,大刀阔斧。但有的生意,要一步步来,稳扎稳打。”
陈长河摸摸她的头:“这段时间,你可以关注一下美食街北头一些商店的出租、出售信息,如果有合适的店铺,咱们就开个分店,然后你先锻炼一下自己同时管理两个店面的能力,好不好?”
“嗯。”
沈麦麦轻轻点头:“长河,谢谢你教我这些。”
“咱俩是一体的,谢什么?”
陈长河抱住她,轻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关于做生意,我懂的也不多,仅有的这点本事,自然都要教给你。我还盼着你将来成为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佬,包养我这个小白脸呢!”
沈麦麦的脸蛋微红,轻声道:“你就会说些没正经的……”
但顿了顿,她又认真道:“长河,我会努力的!”
“一起努力。”
陈长河抱紧了她:“一起过上好日子。”
……
周一到周五。
店里没有周末那么忙碌。
吕青三人可以保证轮流吃饭休息,沈麦麦也能每天睡会儿午觉。
相对应的,店里的营业额也低一些。
不过,每天的盈利也能够维持在160-200之间,平均180块钱,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几天,陈长河除了上课、写小说之外,又在撰写新的论文。
沈麦麦除了日常经营店铺外,做了两件事。
其一,经过和裁缝作坊沟通后,给每人订做了两件样式美观大方的工作服。
大家都穿上工作服后,整个小店的面貌好像都焕然一新了,顾客们对于这个变化皆是交口称赞。
其二,经过两天的讨价还价,她在美食街北头、靠近医科大的位置,租下了一个仅有10平米的店铺。
陈长河原打算最近趁着玉珠山的枫叶正红,带沈麦麦去爬山呢。
但沈麦麦显然对于开店的热情更高,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了店铺经营和新店开业上面。
装修,采购设备,招聘员工。
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一周的筹备,麦麦串串香分店开业了。
一共3名员工。
吕青是分店店长,带着两名新人,负责管理分店的事务。
相应的,工资也涨了20块钱,从260提高到了280。
老店这边,又招了一名叫刘圆圆的女孩,接替吕青的位置,算上沈麦麦依然是四个人。
分店开业当天,同样是周六。
当天,医科大的学生们,在分店前面排起了长队,生意相当不错。
一天下来,分店的利润为205元,和老店开业当天一样,打破了200大关!
老店这边,虽然受到分店影响,客流量稍有下滑,利润却也有218元!
如此一来,一南一北两个店,就把江北大学和医科大的市场全部占有了。
而在沈麦麦的事业如火如荼发展壮大的同时。
陈长河也写完了《过把瘾》,并连同《诛魔》的最新25万字稿件,一起交到了江北出版社。
在江北出版社,他得到了一个消息。
《甜蜜蜜》即将于12月初,在多个省份同步发售。
徐文彬问他有没有办一场签售会的打算,陈长河婉拒了。
办不办签售会,对于书籍销量不会有什么影响,没必要折腾。
至于《诛魔(一)》的发售,还得再等半个月左右,大概为12月中下旬。
为了避免徐文彬吃醋,他同样婉拒了吴玉玺打算举办签售会的提议。
……
11月末。
这天,陈长河带着自己的第五篇论文,来到文思楼上课。
打算等下课后,把论文交给包家兴。
这堂课是《管理学原理》。
上课的,自然就是经管二班的班主任,郭明郭老师。
上课期间。
陈长河连课本都没拿出来,郭明讲的课,更是一个字都不听。
只是拿着几份专业期刊报纸,翻来覆去地看,时不时做做笔记,为接下来的第六篇论文作准备。
郭明丝毫不在意。
以陈长河的水平,听不听他的课,根本无妨。
到了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时,他让同学们休息十分钟,自己走下讲台。
打算去陈长河那边,与陈长河聊聊天。
问问陈长河最近在研究什么,有没有写新的论文。
如果赶上陈长河有什么问题,而自己能提供给陈长河一些有价值的思路观点,随后陈长河写论文的时候再捎带着给他个二作三作,那就更好了。
只不过。
他刚刚走下讲台。
一名女生迎了上来:“郭老师。”
“徐娇娇同学。”
郭明停下脚步,微笑着问道:“什么事?”
“郭老师。”
徐娇娇的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她将报纸递给郭明,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稍稍提高了音量:“我发表了一篇专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