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谷深处,林凡开辟的临时洞府内,时间在寂静中流淌。林凡盘膝坐于洞口,周身混沌气流不再如星海间那般肆意张扬,而是变得极其内敛,如同涓涓细流,小心翼翼地探索、触碰着洪荒天地间无处不在的古老法则。他的眉心微微发光,玉承道典的虚影在识海中沉浮,与外界宏大的天道意志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洪荒世界的法则,给林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挑战。与此前星海宇宙中相对“直白”的能量和空间规则不同,此地的法则更加圆融、自成体系且等级森严。天地元气(灵气)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依循着某种复杂的“脉络”流转,山河大地、草木生灵皆与这脉络息息相关,构成一个无比庞大的有机整体。
林凡尝试以混沌道源模拟、解析这些法则。初期极为艰难,混沌道源那足以湮灭星骸的磅礴力量,在此地却如同撞入了一张无边无际、坚韧无比的巨网,难以撼动分毫,甚至隐隐受到排斥与压制。他意识到,洪荒的天地法则具备极强的自洽性与排外性,对于非本体系的力量天然存在壁垒。
然而,林凡的道心坚如磐石。他并未强行冲击,而是转变策略,以玉承道典中蕴含的“承天载物”真意为桥梁,将混沌道源的特性从“破灭”暂时转向“包容”与“演化”。他不再试图分解法则,而是像学生一样,细细感悟其运行规律:五行生克如何流转?阴阳二气如何平衡?山川地脉之势如何凝聚?
渐渐地,林凡进入了一种玄妙的悟道状态。他周身的气息开始与百花谷的灵脉波动产生细微的共鸣,吞吐灵气的效率缓慢提升。虽然远未达到掌控的程度,但已初步适应了此界的规则压力,不再有初来时那种格格不入的滞涩感。他意识到,欲在此界立足,必须将混沌道源与洪荒天道法则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起点已然找到。
与此同时,洞府灵泉旁,林霄的进展则更为显着。洪荒天地,尤其是这木灵之气充沛的百花谷,对他身负的扶桑神木血脉而言,简直是如鱼得水。他背后的神木虚影愈发凝实,枝叶舒展间,主动汲取着谷中浩瀚的草木精华与天际洒落的太阳真火。
原本因强行催动和外界压力而躁动不稳的血脉,在此地精纯灵气的滋养下,逐渐平复下来,并变得更加精纯与活跃。林霄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在极其遥远的东方,似乎有什么与自身血脉同源的存在,正发出微弱的召唤。这感应虽不清晰,却让他心神宁静,对这片天地产生了莫名的归属感。
在林凡的护法下,林霄引导着血脉之力与星核、心灯进一步交融。星核之力为血脉提供稳固的根基,心灯之火淬炼着血脉中的杂质,扶桑神木的虚影则反哺出勃勃生机,滋养着星核与心灯。三者之间初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林霄的修为在稳步提升,对力量的控制也越发精妙。
林凡并未忘记青木子的邀请。在初步适应此界法则后,他分出部分神念,再次探入青木子所赠的玉符。玉符中的木灵之气精纯而温和,并无陷阱或监控的痕迹,更像是一个信物和单向的通讯器。通过玉符,林凡能隐约感知到遥远南方有一股浩瀚如海、充满生机的意志(青帝)存在,但对方并无进一步表示,似乎只是在静观其变。
“青帝…木灵一脉的至尊…”林凡沉吟。从目前接触来看,青帝势力至少表现出了善意。扶桑神木在洪荒显然地位非凡,霄儿的血脉或可成为在此界寻求庇护乃至合作的重要筹码。但贸然前往“青帝苑”仍风险未知,需待自身拥有更足底气之后。
然而,洪荒世界并非只有祥和。就在林凡父子潜心修炼之际,遥远的北漠,一片血色弥漫的洞窟深处,一个尖锐阴冷的声音响起:
“两个带着域外气息的小虫子,躲到南荒的角落去了……哼,扶桑的气息令人作呕,但那域外灵魂的波动,倒是难得的滋补之物……‘影蚀’,你去,把那小子的灵魂给我带回来,至于那扶桑血脉,若能抽取便抽取,若不能……便毁掉!”
一道模糊的阴影自洞窟角落浮现,无声地领命,随即融入虚空,消失不见。一股阴寒的杀意,锁定了南荒百花谷的方向。
几乎同时,西昆仑山巅,那座矗立的混沌圣碑微微闪烁,碑前几位气息渊深的存在也似有所感,将目光投向南方,若有所思,却并未采取行动。
洞府中,正在悟道的林凡猛地睁开双眼,左眼寂灭深渊闪过一丝悸动。一种难以言喻的危机感悄然浮上心头,并非来自已知的湮灭族追猎者,而是另一种充满污秽与血腥的恶意,正从极远处悄然逼近。
“霄儿,醒来!”林凡沉声喝道。
林霄立刻从深层次入定中惊醒,看到父亲凝重的面色,心中一凛:“爹,怎么了?”
“有客人来了,不善之客。”林凡长身而起,混沌气流虽内敛,却已暗含锋芒,“看来这洪荒的平静,比我们想象的更短暂。准备迎敌吧。”
他目光扫过洞外看似宁静的山谷,神识如网般铺开。百花谷的安宁,即将被打破。洪荒世界的第一场战斗,来得比预期更早,也预示着他们此行的路途,必将步步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