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喧闹渐渐沉淀,像除夕夜绽放后飘散的烟花屑,融进了日常生活的底色里。年初三的早晨,季晨熙在一种奇异的宁静中醒来。不是往日那种沉重的、带着缺口的寂静,而是一种雨过天晴般的、清冽的安宁。阳光透过崭新的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金色的光带,灰尘在光柱中悠然起舞。
他穿上妈妈放在床头的新衣服——不是鲜艳的红色,而是一套深蓝色的运动服,显得他小脸格外白皙,眼神也似乎沉静了些。餐桌上,楚颜准备了简单的早餐,白粥、煮鸡蛋,还有几块年糕。没有了大鱼大肉的丰盛,却有一种回归日常的踏实感。
“新年好,宝贝。”楚颜的笑容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添温柔。她眼下的乌青淡了些,但那份刻入骨子里的坚韧,如同被细细打磨过的玉石,光泽内蕴。
“妈妈新年好。”季晨熙坐下来,自己剥着鸡蛋壳。动作熟练,不再需要帮忙。
饭后,楚颜没有像往年一样急着带他走亲访友或去公园。她拿出季晨熙的寒假作业本,轻轻放在他面前:“宝贝,假期快结束了,我们看看作业还差多少,好不好?慢慢来,不着急。”
季晨熙点点头,把作业本拿到书桌上,摊开。他一项一项地核对,语文生字、数学练习题、自然观察日记……大部分都已经完成,字迹工整,正确率很高。只有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新年愿望》,还空着。
他拿起铅笔,对着空白的方格,却没有立刻下笔。往年,他的愿望总是具体而简单:一套新的乐高、去一次游乐场、爸爸下次休假带他去爬山……今年的愿望,却像一团缠绕的丝线,堵在心口,不知从何说起。
他想要爸爸回来。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他想要妈妈不再偷偷流泪。他知道,这需要时间。
他想要自己变得更勇敢、更强大,强大到可以保护妈妈,可以面对没有爸爸的漫长岁月。
笔尖在纸上停留了很久,最终,他没有写那些宏大而悲伤的愿望。他低下头,一笔一划,极其认真地写道:
“我的新年愿望是:
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不让妈妈操心。
学会跳绳连续200个。
认识更多的字,能自己看懂爸爸的日记。
妈妈每天都能睡个好觉,笑起来真好看。
我种的格桑花,春天能开出很多很多花。”
写完后,他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些愿望很小,很具体,像一颗颗可以触摸的石子,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一颗一颗地捡起来,铺成一条实实在在的路。
楚颜走过来,拿起作业本,看着儿子写下的文字,眼眶瞬间湿润了。没有哭诉,没有哀伤,只有一种落地生根的、向上的力量。她俯身,轻轻抱住儿子,把脸贴在他柔软的头发上:“宝贝,你的愿望真好……真好……妈妈相信,一定能实现。”
下午,阳光正好。季晨熙没有出门,他搬来小凳子,站在书柜前,开始整理自己的书架。他把看过的绘本归整到一边,将爸爸买的那套《少儿军事百科》和爸爸的笔记本、速写本,一起放在触手可及的最下一层。他还找出一块干净的软布,仔细擦拭那个装着爸爸遗物的深绿色木盒,动作轻柔,仿佛怕惊扰了里面的安眠。
楚颜在一旁整理冬衣,准备收纳起来。她拿出季诚的几件旧毛衣,犹豫着。季晨熙看见了,走过去,仰头说:“妈妈,爸爸的毛衣……暖和。你冷的时候,可以穿。”
楚颜的手一顿,泪水涌上眼眶,却努力微笑:“好,妈妈留着。”
黄昏时分,母子俩坐在阳台上晒太阳。晚霞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粉色。格桑花和胡杨的幼苗,在暖阳下舒展着稚嫩的叶片,虽然弱小,却透着勃勃生机。
“妈妈,春天快来了吧?”季晨熙看着小苗,轻声问。
“快了,”楚颜揽着他,“等天气再暖和一些,它们就会长得更快了。”
“嗯,”季晨熙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等它们长大了,开花了,爸爸……就能看见了。”
夜色降临,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季晨熙在成长记录本上,新的一页,画了一扇打开的窗户。窗外,是晨曦微露的天空,有一棵小树苗,刚刚抽出新芽。窗内,书桌上摊开着作业本,一个小人正握着笔,认真地写着什么。在画的旁边,他写道:
**【新年过去了。】_
**【我没有许很大的愿。】
**【我许的愿,都是我能做到的小事。】
**【做好小事,一天一天,就能靠近大愿望。比如,变成爸爸希望的男子汉。】
**【爸爸不在了,生活还在继续。】
**【我和妈妈,就是彼此的生活。】
**【照顾好妈妈,照顾好自己,认真长大,就是我现在最重要的事。】
【爸爸,新年好。请你看着,新的一年,我会一天比一天,更接近你。】
这一章,展现了春节过后,季晨熙内心真正的沉淀与蜕变。他不再执着于无法实现的“奇迹”,而是将巨大的悲伤和思念,转化为具体而微小的、可执行的日常行动和对未来的踏实期许。他真正开始接纳现实,并将对父亲的爱与怀念,内化为引领自己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新岁的晨光,照亮的不再是泪眼,而是一个男孩选择坚强、走向成熟的、清晰而坚定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