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的惊心动魄终于过去。后半夜,季晨熙的体温渐渐降了下来,虽然睡得不太安稳,偶尔还会在梦中惊悸一下,但在楚颜的安抚下,总算没有再大哭大闹。楚颜几乎一夜未眠,守在他身边,不时探探他的额头,听着窗外渐渐转小的雨声,直到天色微明。
第二天是周六,季晨熙醒来时,还有些蔫蔫的,小脸苍白,没什么精神,但烧已经退了。他靠在楚颜怀里,小声说:“妈妈,我昨天梦到爸爸了……爸爸好凶……”
楚颜心里一酸,轻轻拍着他的背:“爸爸不是凶你,他是担心你,用他的方式在帮你变得勇敢。你看,你是不是没那么怕打雷了?”
季晨熙歪着小脑袋想了想,点点头:“嗯……好像……没那么怕了。”他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妈妈,我生病了吗?”
“嗯,有点发烧,不过已经好了。”楚颜亲了亲他的脸蛋,“今天我们在家好好休息,当个安静的小病号,好不好?”
“好。”季晨熙乖乖地应着,依偎在妈妈怀里,难得的安静。
楚颜给王奶奶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让她今天不用过来,自己在家照顾孩子。她又给季晨熙幼儿园的李老师发了信息,请了假。
一整天,母子俩都待在家里。楚颜没有处理工作,只是陪着儿子。他们一起看了会儿安静的绘本,搭了会儿乐高,大部分时间,季晨熙只是靠在沙发上,盖着小毯子,看着窗外,或者摆弄着那个军绿色的指南针,神情有些恹恹的,似乎在思考什么。
楚颜没有打扰他,她知道,孩子生病后需要时间恢复,也需要消化昨晚的经历。
傍晚,吃过清淡的晚餐,季晨熙的精神好了一些。他抱着指南针,走到客厅中央铺着的地毯上,又拿出了他的军事地图和那个画着“侦察地图”的小本子。
楚颜坐在旁边,没有干涉,只是静静地看着。
季晨熙没有像往常那样“排兵布阵”,而是盘腿坐在地图前,小眉头微微皱着,看看地图,又看看指南针,小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指南针冰凉的黄铜外壳。
过了好一会儿,他忽然抬起头,看向楚颜,表情是少有的认真,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思索神情:
“妈妈,我觉得,我们的‘家庭防御计划’有漏洞。”
楚颜愣了一下,没明白儿子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哦?什么漏洞?”
季晨熙指着地图,开始他的“复盘分析”,语气像个小指挥官:
“第一,情报预警不足。我们没有提前知道晚上会下那么大的雨,打那么响的雷。”他指的是对天气变化的预判。
“第二,心理防线薄弱。我被雷声和噩梦吓到了,出现了‘非战斗减员’。”他用了爸爸的术语来形容自己的崩溃。
“第三,应急方案不完善。妈妈一个人照顾我,很辛苦。爸爸……爸爸虽然远程指挥了,但是他太远了,来不及‘空投支援’。”他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楚颜听着儿子条理清晰(尽管用词稚嫩)的分析,心中惊讶不已。她没想到,一场高烧和惊吓之后,儿子不是在单纯地寻求安慰,而是在进行如此深刻的“战后总结”!
她压下心中的惊异,用同样认真的态度回应:“嗯,季晨熙同志分析得很有道理。那依你看,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战略’呢?”
季晨熙得到妈妈的肯定,眼睛亮了一下,更加投入地思考起来。他拿起铅笔,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主要是拼音和符号):
“要加强‘气象侦察’!每天要看天气预报!”他写下“天气”两个字。
“要锻炼‘心理素质’!爸爸说,军人要勇敢!我以后要多看勇敢的故事,多锻炼!”他画了个小人举着哑铃。
“要……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他卡壳了一下,努力组织语言,“就是……如果下次我再害怕或者生病,妈妈可以更快地找到帮手?比如……比如王奶奶?或者……或者我们可以有一个秘密暗号?一按按钮,爸爸就能收到求救信号!”他异想天开地说,小脸上充满了解决问题的热忱。
楚颜被儿子的“战略调整”方案逗笑了,但心里却充满了感动和欣慰。这孩子,正在尝试用他自己的方式,从一次挫折中学习、成长,甚至想要建立更强大的“防御体系”来保护自己和妈妈。
“你的建议非常好!”楚颜郑重地点点头,“妈妈记下了。我们会加强天气预判,一起看勇敢的故事锻炼胆量。至于‘快速反应机制’……”她想了想,拿出自己的手机,点开一个功能,“你看,妈妈手机里有一个紧急联系人设置,可以一键拨打给王奶奶或者爸爸。虽然爸爸不一定能马上接,但这是一个信号。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季晨熙凑过去看了看,用力点头:“可以!这就是我们的‘SoS’系统!”
“好,那我们就这么定了。”楚颜笑着和儿子击掌,“这次虽然遇到了‘敌情’,但我们成功击退了‘敌人’(指病魔和恐惧),并且总结了经验,改进了战术。季晨熙同志,你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得到高度评价的季晨熙,小脸上终于露出了病后第一个真正轻松而自豪的笑容。他小心地收好他的地图和本子,仿佛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
晚上,楚颜哄睡儿子后,坐在书桌前,回想白天的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孩子的心灵,远比大人想象的更坚韧、更有智慧。他们不仅需要无条件的爱和呵护,同样需要被尊重、被倾听,被允许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次小小的“家庭危机”,反而成了促进孩子独立思考、提升抗挫折能力的契机。而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虽然无法亲身陪伴,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那份地图、那个指南针,还有他那种冷静、果断的处事方式,却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儿子成长路上重要的精神坐标。
楚颜打开电脑,在“新文旅与家庭教育融合投资基金”的构想文档末尾,添加了一条新的备注:
【投资标的评估维度补充:应特别关注项目是否具备引导家庭共同面对挑战、提升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潜质。真正的成长,发生于体验与反思的结合之中。】
她希望,她未来所投资的项目,不仅能带来快乐,更能像这次经历一样,在每一个参与的亲子家庭中,播下思考、勇气和共同成长的种子。
窗外,月色如水。经历了一场风雨和“战略复盘”的家,显得格外宁静而温暖。楚颜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各种挑战。但只要他们母子同心,彼此支撑,并且始终记得那个在远方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拥有穿越任何风雨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