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霞光把院子里的梧桐叶染成了暖红色,李四盘腿坐在小马扎上,怀里抱着旧手机,大黄把头搁在他的膝盖上,尾巴有一搭没一搭地扫着地面。他点开短视频 App 的个人主页,粉丝数停在 “586” 这个数字上 —— 下午刚涨的三十多个粉丝,全是昨天线下打卡的粉丝带来的,评论区里还飘着 “求更多摆摊搞笑日常”“大黄调皮瞬间太可爱了” 的留言。
“586 个了……” 李四摸了摸大黄的耳朵,声音里带着点骄傲,“大黄你看,这么多人喜欢咱们的视频,以后咱拍更好的,赚了钱给你买最大罐的金枪鱼罐头,比你脑袋还大!”
大黄像是听懂了,蹭了蹭他的手心,喉咙里发出 “呜呜” 的撒娇声,尾巴摇得能甩出风来。李四笑着点开之前的摆摊视频 ——“顾客求加猫毛” 那条已经有五千多赞,“张大妈跳广场舞踩掉鞋” 的片段被粉丝截成表情包,连 “王大爷修怀表时镊子掉锅里” 的乌龙都有两百多条评论。
“原来大家这么喜欢搞笑的日常。” 他摸着下巴琢磨 —— 之前拍视频要么偏实用(煎蛋教程),要么偏温情(邻里互助),虽然受欢迎,但总觉得少点 “让人一笑就记住” 的亮点。要是把摆摊的烟火气和真实的搞笑桥段结合起来,做个 “摆摊 + 搞笑” 系列,说不定能吸引更多粉丝,还能让视频更有记忆点。
他立刻翻出那个记满灵感的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 “搞笑系列规划”,笔尖在纸上划得 “沙沙” 响:
摆摊乌龙日常:记录盛冰粉撒一身、找错钱闹笑话、顾客的奇葩要求(比如 “加双倍爆爆珠却怕甜”)等真实乌龙;
大黄的调皮瞬间:拍大黄偷舔冰粉碗、叼走顾客的塑料袋、和小区猫打架输了装可怜的画面;
邻里搞笑协作:抓拍张大妈跳广场舞出糗、王大爷修东西帮倒忙、翠花 “口是心非” 吐槽却默默帮忙的反差萌;
粉丝互动名场面:记录粉丝打卡时的搞笑对话(比如 “以为李四是个帅哥结果是个憨厚小哥”)、学煎蛋翻车的瞬间。
写完,他把笔记本摊在石桌上,对着条目一个个琢磨:“摆摊乌龙得抓拍,不能刻意演;大黄的镜头得靠等,它调皮起来根本拦不住;邻里的搞笑片段得征得同意,不然王大爷该瞪我了……”
“李四哥!你在写啥呢?这么认真!” 院门外传来小胖的滑板车声,他举着刚买的辣条跑进来,看见石桌上的规划图,眼睛立刻亮了,“‘摆摊 + 搞笑’系列?太酷了!我早就觉得你拍的搞笑片段最有意思!”
“正好你来了,帮我想想有啥搞笑桥段!” 李四把笔记本推过去,“比如摆摊时能拍啥乌龙,既真实又好笑。”
小胖啃着辣条,蹲在石桌前冥思苦想:“我想想啊…… 上次你给顾客盛冰粉,把桂花糖浆撒人衣服上,还说‘免费加桂花香水’,那个就很搞笑!还有张大妈买冰粉时,把假牙掉碗里,你淡定地帮她捞出来,说‘假牙都爱吃的冰粉’,当时我就笑喷了!”
“对呀!我怎么忘了这些!” 李四一拍大腿,连忙在 “摆摊乌龙” 下面补充这两个细节,“还有上次老吴来买冰粉,说‘要一碗不加糖的甜冰粉’,我愣了半天,他才说‘年纪大了,又想吃甜又怕胖’,这也能拍!”
两人越聊越兴奋,大黄在旁边 “汪汪” 叫着,像是在凑热闹。小胖突然一拍手:“有了!我们可以搞个‘搞笑挑战’,比如让顾客用方言点冰粉,你猜是什么口味,猜不对就免费送小料!肯定特别搞笑!”
“这个主意好!” 李四立刻记下,“明天就试试,让小胖你当裁判,拍我们猜方言的画面!”
正聊得热闹,翠花端着刚熬好的南瓜粥路过,看见两人对着笔记本傻笑,忍不住问:“又在瞎折腾啥?明天不用出摊了?”
“翠花姐,我们在规划‘摆摊 + 搞笑’系列视频,您也来出出主意呗!” 李四把笔记本递过去,“比如您平时吐槽我时的搞笑话,都能拍进去!”
翠花扫了两眼规划图,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却还是板着脸:“我能有啥主意?上次你把冰粉撒我身上,还说‘给您添点凉快’,那个就挺搞笑,就是当时想揍你。”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张大妈跳广场舞总顺拐,李婶打麻将摸错牌还赖别人,这些拍出来肯定有人看,我帮你跟她们说。”
“太好了!谢谢翠花姐!” 李四高兴得差点蹦起来,“有您帮忙,肯定能拍得更真实!”
“别高兴太早!” 翠花把南瓜粥放在石桌上,“搞笑归搞笑,别故意出洋相,也别把人家的糗事到处传,得有分寸。”
“我知道!” 李四认真点头,“只拍大家愿意露脸的,真实的小乌龙,不瞎编也不恶搞。”
第二天一早,李四推着冰粉车出摊时,特意在招牌旁边挂了块小黑板,写着 “方言点冰粉挑战:猜中送爆爆珠,猜不中送花生碎”,小胖举着稳定器站在旁边,准备抓拍搞笑瞬间。
第一个挑战者是卖豆腐脑的刘叔,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本地话:“来碗‘甜滋滋、凉飕飕,带点小珠子’的!”
李四愣了半天,挠着头问:“是…… 桂花爆爆珠冰粉?”
刘叔哈哈大笑:“错啦!是百香果爆爆珠!不过看你实诚,给我加两勺爆爆珠吧!”
小胖在旁边笑得直拍腿,镜头里清晰地记录下李四的憨笑和刘叔的调侃,围观的顾客也跟着笑,有人主动说:“我也来挑战!用四川话点!”
一上午下来,“方言挑战” 拍了满满三条素材:有顾客用广东话点 “冻冻地、甜甜地” 结果是蜂蜜冰粉,有学生用东北话喊 “整个带嘎嘣脆的” 其实是要花生碎,最搞笑的是张大妈用方言说 “来碗‘没牙也能吃的’”,李四猜是 “无籽葡萄干冰粉”,结果是 “软烂花生冰粉”,两人对着笑了半天。
下午,李四带着稳定器去拍张大妈练广场舞 —— 特意选了她们学新动作的环节,张大妈跳 “扭腰” 时差点摔倒,扶着李婶的肩膀还嘴硬 “是地面滑”,李婶笑着拆台 “你昨天也这么说”,这段真实的出糗画面,拍出来比刻意演的还搞笑。
路过王大爷家时,他正蹲在院子里修自行车,手里的扳手 “啪嗒” 掉在地上,砸到了自己的脚,却对着闻声赶来的大黄说:“别笑!是扳手不听话!” 李四赶紧把这段拍下来,王大爷发现后,板着脸说 “别乱拍”,却没真的阻止,反而故意放慢动作修自行车,像是在配合拍摄。
晚上剪辑时,李四把 “方言挑战” 和 “张大妈跳错舞” 的片段拼在一起,做成 “摆摊搞笑日常第一弹”,配文 “方言点冰粉能有多搞笑?张大妈跳广场舞笑翻我!” 背景音乐选了轻快的搞笑音效,还在李四猜错时加了个 “捂脸” 的卡通贴纸,既不突兀又添了趣味。
视频发布不到半小时,点赞就超过了三百,评论区里全是:
“哈哈哈哈刘叔的本地话太魔性了!李四懵圈的样子好真实!”
“张大妈跳错舞还嘴硬,像我妈!”
“求更多方言挑战!我也想投稿!”
“这个系列太有意思了!比那些刻意搞笑的段子好看多了!”
粉丝数也在慢慢上涨,很快突破了 600,有粉丝私信:“能不能拍‘大黄偷冰粉’的搞笑视频?肯定火!” 还有本地的搞笑博主发来合作邀请:“想一起拍‘菜市场搞笑挑战’,比如‘用奇怪要求买东西’,报酬 200 元!”
“600 粉了!还有合作邀请!” 李四举着手机跑去找翠花,“您看,这个系列真的受欢迎!”
翠花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算你有点眼光,不过别骄傲,明天继续拍‘大黄调皮’的片段,我帮你把冰粉碗放在它够得着的地方,保证它偷舔!”
“别别别!大黄该真偷了!” 李四连忙摆手,心里却暖暖的 —— 翠花总是这样,嘴上不说,却用实际行动支持他。
王大爷拄着拐杖过来遛弯,看见他高兴的样子,问:“视频又火了?没拍我修自行车的糗事吧?”
“拍了!大家都说您可爱!” 李四把视频给王大爷看,“您看这个评论:‘王大爷嘴硬心软,像我爷爷!’”
王大爷戴上老花镜,看了看评论,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却还是板着脸:“别总拍这些没用的,明天拍我修怀表的正经内容,穿插点搞笑片段就行。”
“好!” 李四点头答应,心里明白,王大爷其实也喜欢这种真实的搞笑风格。
接下来的几天,李四按规划推进 “摆摊 + 搞笑” 系列:
拍 “大黄偷舔冰粉碗” 时,故意把碗放在矮凳上,大黄果然凑过去舔,被他抓现行后还装可怜,这段视频点赞破了八百;
拍 “翠花吐槽反被坑”:翠花帮他看摊时,把 “桂花糖浆” 当成 “蜂蜜” 卖给顾客,还嘴硬 “都一样甜”,最后顾客说 “其实我更喜欢桂花味”,翠花的脸红了,这段真实的反差萌让粉丝直呼 “太可爱”;
拍 “粉丝学煎蛋翻车”:上次从城西来的粉丝特意来学煎蛋,结果把鸡蛋煎成 “黑煤球 pLUS”,还说 “比李四哥的原版更黑”,两人对着 “黑煤球” 笑了半天,视频互动感拉满。
随着系列视频的更新,李四的粉丝数很快涨到了 800 多,平台给了 “本地搞笑” 的流量标签,甚至有本地的超市找他拍 “搞笑促销” 视频:“拍顾客用奇葩要求买酱油,比如‘要能煎蛋又能凉拌的’,报酬 300 元!”
收摊后,李四坐在院子里,对着笔记本上的规划清单打勾 ——“摆摊乌龙”“大黄调皮”“邻里协作” 都已拍了素材,“粉丝互动” 还在更新,接下来打算加 “菜市场联动” 系列,拍不同摊主的搞笑互动。
他摸了摸身边的大黄,大黄正抱着一个中等大小的金枪鱼罐头啃 —— 这是他用第一次 “搞笑促销” 的报酬买的,虽然不是 “比脑袋大” 的罐,却让大黄吃得格外开心。
“别急,等粉丝破千,就给你买最大的罐头!” 李四揉了揉大黄的头,打开手机,开始研究 “菜市场联动” 的具体方案:和老吴拍 “买蔬菜送冰粉” 的搞笑推销,和修鞋老李拍 “修鞋时被大黄叼走工具” 的乌龙,和张大妈拍 “广场舞队买冰粉集体砍价” 的热闹场景。
翠花端着一碗绿豆汤过来,放在他面前:“看你规划得头头是道,别光顾着拍视频,冰粉的质量可不能降,不然粉丝来了吃着不好,反而砸了招牌。”
“我知道!” 李四喝了口绿豆汤,“每天的冰粉都是现搓的,糖浆也是当天熬的,保证新鲜,粉丝都说比视频里看着还好吃呢!”
“算你懂事。” 翠花笑着说,“对了,张大妈说想在你视频里插播广场舞队的招生广告,给你 20 块钱报酬,你同意不?”
“同意!还能拍‘广场舞招生搞笑现场’,一举两得!” 李四立刻记下,心里满是感激 —— 邻里们的支持,才是他规划能落地的最大底气。
晚上,他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摆摊 + 搞笑’系列初见成效,粉丝快破千了。原来最好的搞笑不是刻意演出来的,而是藏在平凡生活里的真实乌龙和温暖互动。接下来要继续保持真实,把系列做深,还要保证冰粉质量,不辜负粉丝和邻里的信任。”
写完,他抬头看向夜空,月亮已经升了起来,院子里的桂花香飘得很远。大黄已经睡熟了,嘴角还沾着罐头的汤汁。李四知道,他的新目标和新规划,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步步能实现的生活 —— 拍着喜欢的视频,卖着香甜的冰粉,身边有温暖的邻里和可爱的大黄,这样的日子,平凡却充满希望。
第二天一早,李四推着冰粉车,带着稳定器和满满的规划,又出发了。小黑板上的 “方言挑战” 换成了 “广场舞招生搞笑问答”,小胖举着稳定器跟在旁边,大黄摇着尾巴跑在最前面,像是在为他的新规划引路。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照亮了摊位,也照亮了那个 “粉丝破千、买最大罐头” 的小目标,更照亮了属于他们的、充满笑声与烟火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