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过后,空气里添了几分凉意,悦容坊的客人却没见少。苏月刚给一位夫人梳完头,转身就见李婉儿捧着个竹篮跑进来,篮子里装着几个黄澄澄的秋梨,沾着些雨珠,看着新鲜得很。“苏姐姐!你看我娘给你带什么了!”小姑娘跑得气喘吁吁,额前碎发都湿了,“我家后院的梨树熟了,这几个最甜,娘说你上次说要做秋梨膏,正好用得上!”苏月笑着接过竹篮,拿起一个秋梨,表皮光滑,沉甸甸的,果然是熟透了的好果子。“替我谢谢你娘,这梨来得正好。”她擦了擦梨上的水珠,“你先坐着歇会儿,我给你倒杯菊花茶。”李婉儿点点头,却没坐下,凑到柜台前看苏月新摆出来的瓷瓶:“苏姐姐,这瓶上写的‘秋梨润肤膜’是什么呀?也是用梨做的吗?”“是呢。”苏月一边洗梨,一边解释,“秋天天气干,好多客人说脸上紧绷绷的,我就想着用秋梨做个润肤膜,梨肉里有好多汁水,敷在脸上能补水。”正说着,门口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苏娘子,你这儿新出的润肤膜,给我试试!”苏月抬头,见是张夫人,她穿着一身藕荷色的襦裙,头上插着支翡翠簪子,只是脸色有些苍白,眼下还有淡淡的青黑。“张夫人来了,快坐。”苏月引她到镜子前,“您这是近来没休息好?”张夫人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可不是嘛,前几日家里办宴席,忙到半夜,这脸就干得厉害,连敷了两天珍珠粉都不管用,还是觉得紧绷。”苏月笑着点头,转身去准备润肤膜。她把秋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进石臼里捣成泥,又加了些蜂蜜和调好的米粉,搅拌成细腻的糊状。“这秋梨泥得现捣才新鲜,蜂蜜能锁住水分,米粉则是让膜体更服帖。”她一边说,一边用小勺舀起梨泥,轻轻敷在张夫人的脸上,避开眼周和嘴角。张夫人闭着眼,感受着脸上的凉意,舒服地叹了口气:“这梨泥敷着真清爽,比之前用的膏子舒服多了。“等敷够一刻钟,洗掉之后,再涂一层玫瑰膏,保管您的脸水润润的。”苏月又拿了块温热的毛巾,搭在张夫人的手腕上,“最近天气凉了,您要是觉得手干,我这儿还有新做的护手膏,里面加了杏仁油,您试试?”张夫人点点头,任由苏月给她涂护手膏。正说着,门外又进来一位客人,是个穿青布衫的年轻女子,手里牵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小姑娘的脸蛋红扑扑的,却有些干燥起皮。“苏娘子,我听说你这儿有小孩能用的润肤的东西?”那女子有些局促,搓了搓手,“我家囡囡秋天一到,脸就干得厉害,摸上去糙得很,还总挠,都快破了。”苏月看向小姑娘,她的脸颊确实有些泛红,还有几道浅浅的抓痕。“你别担心,我这儿有专门给小孩做的润肤膏,里面只加了羊脂和蜂蜜,没有别的药材,很温和。”她转身去取了个小瓷瓶,倒了点膏体在手心,搓热后,轻轻涂在小姑娘的脸上。小姑娘起初有些怕生,往后缩了缩,见苏月的动作很轻,又闻到膏体里淡淡的蜂蜜香,才慢慢放松下来,睁着大眼睛看着苏月。“这膏子您回去后,每天早晚给她涂一次,别让她抓脸,过几天就好了。”苏月把瓷瓶递给那女子,“另外,您平时给她洗脸,别用太烫的水,洗完后赶紧擦干涂膏子,这样能锁住水分。”那女子接过瓷瓶,连声道谢,付了钱后,又叮嘱小姑娘:“快谢谢苏娘子。”小姑娘怯生生地说了句“谢谢姐姐”,就被母亲牵着走了。张夫人看着这一幕,笑着对苏月说:“苏娘子,你这儿真是什么人都有,不管是我们这样的夫人,还是普通百姓,你都一样用心。”苏月笑了笑:“来的都是客人,自然要用心对待。不管是贵是贱,谁不希望自己的脸好好的呢?”一刻钟很快就到了,苏月用温水给张夫人洗掉脸上的梨泥。张夫人拿起镜子一看,只见自己的脸果然水润了不少,之前的紧绷感消失了,肤色也亮了些,眼下的青黑似乎都淡了点。“真是太神奇了!”张夫人惊喜地说,“苏娘子,你这秋梨润肤膜和玫瑰膏,我各买一盒!还有那护手膏,也给我来一盒!”苏月笑着应了,给张夫人打包好东西。张夫人付了钱,又和苏月聊了几句,才满意地离开。送走张夫人,苏月又开始忙活起来。李婉儿还在店里,正帮着苏月把晾干的金银花收起来。“苏姐姐,你看我帮你收得好不好?”小姑娘举着手里的金银花,邀功似的看着苏月。苏月揉了揉她的头:“婉儿真能干。等会儿我把这些金银花熬成水,给你做个香草包,戴在身上,秋天就不容易咳嗽了。”李婉儿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谢谢苏姐姐!”看着小姑娘欢快的身影,苏月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悦容坊能有今天的生意,靠的不仅仅是她的手艺,还有这份真心。不管是对张夫人这样的贵妇人,还是对普通百姓,甚至是对李婉儿这样的小孩子,她都用心对待,用最好的材料,做最适合他们的东西。她抬头看了看窗外,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院子里的梨树上,树叶上的水珠闪闪发光。苏月笑了笑,转身继续忙活起来。她相信,只要她一直这样用心,悦容坊一定会越来越好,她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