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晨光温柔地洒在希望小学门口,那辆淡蓝色的流动星空学校大巴车静静停在老槐树下。车身上和小星星的图案在晨光里闪闪发亮,旁边用彩色颜料写着醒目的标语——第一站:青山小学。
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营服,像一群快乐的小麻雀围着大巴车忙碌。小雨把那个装满槐花瓣的玻璃瓶小心放进车厢展示柜,旁边摆着周老师刚送来的小海豚照片;朵朵将一摞《希望小学的星空》番外篇整齐码在书架上,每本书里都夹着她亲手画的彩虹桥书签;林晓蹲在自动借书机前做最后调试,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周老师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只见两辆印着海洋馆标志的货车缓缓驶来。后车特制的透明水箱里,正悠闲地游动,不时用鼻子轻触箱壁,仿佛在向孩子们致意。
经过专家评估,可以短途旅行了。周老师笑着打开观察窗。小雨立即凑上前轻声说:我们要一起去青山小学啦!小海豚摆动着尾巴,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像碎钻般闪耀。
出发前的合影定格了这难忘的时刻:孩子们怀抱着绘本模型坐在前排,大人们站在中间,村民们举着一路顺风的牌子站在后排,老槐树的枝叶温柔地垂下,为画面添上天然的相框。
九点整,车队准时出发。大巴车顶的星空灯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载着小海豚的货车紧随其后,拍摄车的镜头始终追随着这个特别的队伍。
路上,孩子们的歌声与游动的水声交织成奇妙的交响。周老师通过对讲机实时播报:它一直在看窗外的风景呢,说不定在比较山里和海边的星星哪个更亮。
车队抵达青山小学时,整个校园都沸腾了。王老师带着全体师生热情相迎,孩子们举着自制的海豚和星星手工作品,欢呼声在山谷间回荡。
移动水箱被安置在操场中央。当周老师打开观察窗,青山小学的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伸手触碰箱壁,温顺地游过来用鼻子回应。小宇激动得声音发颤:它比画上的还要可爱!小雨把自己的槐花玻璃瓶递给她:希望最喜欢的味道。
参观大巴车时更是惊喜连连。朵朵演示着自动借书机,林晓帮小宇借到了《海底两万里》,当陆星衍打开车顶的星空灯,整个车厢瞬间洒满闪烁的光点,孩子们纷纷伸手去接,仿佛真的抓住了星星。
午休时分,张阿姨带来的草莓馅饺子让整个操场都飘着香甜。周老师给喂食时,小宇好奇地问:什么时候能见到小星星下次就带它一起来看你们。周老师的承诺让孩子们欢呼雀跃。
下午的电影拍摄记录下无数温暖瞬间:小雨和小宇一起给读绘本,林晓的机器人在小海豚面前跳起欢快的舞蹈,朵朵教大家画的海豚画像贴满了车厢。张制片感动地说:这就是最完美的结局。
这时陆星衍收到喜讯:开学第一课播出后,全国各地的支援纷至沓来,央视还要为流动星空学校制作专题纪录片。孩子们兴奋地围住董事长:我们能去更多地方了吗?董事长含笑点头:我们要去所有需要知识和希望的地方。
夕阳西下时,离别的时刻到了。小宇抱着玻璃瓶泪眼汪汪:一定要再来呀!孩子们许下郑重承诺:下次要带小星星一起来,还要教大家做机器人,在观测台看星星。
返程路上,疲惫而满足的孩子们靠着车窗小憩。林晓在笔记本上规划着下一站的行程,朵朵的画纸上已浮现出新的笑脸。周老师传来消息:在水箱里睡得很香。
当晚,海洋馆又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小星星已经学会独立捕食,还继承了妈妈的聪明才智,能用鼻子顶起星星球!更令人期待的是,流动星空学校第二站出发时,将举行小星星的命名仪式,通过直播让全国小朋友共同见证。
这个夜晚,希望小学的星空灯依然温柔闪烁,像在为新的旅程积蓄力量。孩子们在梦中继续着与海浪星辰的约定,而大人们则在灯光下规划着更远的征途。
这辆淡蓝色的大巴车,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将载着星光与浪花,载着无数炽热的梦想,继续驶向需要光亮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