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奈科技园的交流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星火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深厚积累,尤其是基于“星火”架构的低功耗、高实时性芯片设计,打动了以严谨和保守着称的法国工程师们。两家顶尖的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同意加入“全球创新共同体”,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发下一代工业智能控制器。
带着这份成果,何月山团队马不停蹄地赶赴伦敦,参加一年一度的全球科技峰会。这个峰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巨头、投资者、学者和媒体,是发布重大消息、塑造行业风向的绝佳舞台。
何月山将在峰会上做一场主旨演讲,这早已列入计划。但原本的演讲题目是关于工业互联网的未来趋势。在与团队紧急磋商后,他决定提前、并高调地发布“全球创新共同体”战略。
演讲当天,主会场座无虚席。当何月山走上台时,台下闪光灯亮成一片。他今天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神情沉稳,目光扫过全场,自信而从容。
演讲从回顾工业革命的历程开始,谈到技术封闭与开放对人类进步的影响,然后自然切入当前全球智能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技术壁垒、数据孤岛、重复开发、创新成本高昂。
“我们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何月山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清晰而有力,“是继续沿着老路,筑起更高的墙,守护各自的一亩三分地?还是选择拥抱开放,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创造更大的价值?”
他停顿了一下,让问题悬在空中。会场一片寂静。
“星火科技的选择,是后者。”他郑重宣布,“今天,我正式在此提出‘全球创新共同体’倡议!”
背后的大屏幕上,呈现出“全球创新共同体”的宏伟蓝图徽标和核心架构图。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记者们飞快地记录,与会者交头接耳。
何月山详细阐述了倡议的三大支柱:技术开源(开放“星火”架构核心接口及“昆仑”平台开发工具)、生态共建(建立贡献者激励体系、联合标准制定、共享创新成果)、利益共享(设立跨国创新基金、支持基于生态的创业、共享商业化收益)。
他公布了首批合作伙伴名单,包括德国的精密仪器商、法国的研究机构、新加坡的高校以及国内数十家知名企业。他宣布了“星火贡献者激励计划”的启动资金和首批奖励方向。他还预告了首届“星火技术标准论坛”将于下季度在中国举办。
演讲内容扎实,既有宏伟愿景,又有具体路径和短期目标,更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台下许多潜在的合作者,特别是中小型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的代表,眼中露出了兴奋和感兴趣的光芒。
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在提问环节,一位来自美国知名科技媒体的记者率先发难:“何先生,您描绘的蓝图很美好。但完全开源是否意味着核心技术失控?如何保证开源代码的安全性?这是否只是星火科技在无法独自应对全球竞争压力下的一种营销策略?”
问题尖锐,直指核心。全场目光聚焦在何月山身上。
何月山面色不变,从容应答:“感谢你的问题。首先,开源不等于失控。我们开放的是接口和工具,就像提供了标准的螺丝刀和扳手,但如何设计制造出优秀的发动机,依然需要各家的智慧和努力。星火的核心研发能力和对未来方向的引领,不会改变。”
“第二,关于安全。我们认为,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开源意味着全球无数的开发者可以共同审查代码,发现和修复漏洞的速度远胜于闭门造车。我们已建立了严格的安全审计和漏洞响应机制,欢迎全球安全专家监督。”
“第三,关于动机。”何月山微微一笑,“星火是否有竞争压力?当然有,任何企业都有。但我们更看到的是机遇。一个繁荣的、创新的全球生态所带来的价值,远大于一家企业独享的技术红利。这不是营销,这是我们对未来技术发展模式的真诚信念和实践。”
他的回答赢得了不少掌声。虽然不可能立刻打消所有疑虑,但至少展现了开放和自信的态度。
演讲结束后,何月立刻被众多的投资者、企业代表和媒体团团围住。唐茹、徐若薇等人也分别被不同的人围住,深入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峰会变成了星火科技“全球创新共同体”战略的首次盛大亮相和招商会。消息通过电波和网络,迅速传遍全球。
远在纽约的卡尔·温斯顿,通过办公室的巨幕电视看完了何月山的演讲直播。他面无表情,手中的雪茄缓缓燃烧。
“全球创新共同体?”他低声重复了一句,语气带着一丝冷嘲,“想法不错,可惜,选错了对手。”
他按下通话键:“通知‘可信工业联盟’筹备组,明天早上开会。我们需要加快速度了。另外,给我们在IEEE、ISo的人打招呼,关于工业互联网和嵌入式系统的标准提案,该推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