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施闲的几位弟子皆已安排妥当。
己忢专修有情道功法,有着太乙金仙境最优先级的供应,修行进境自是一路坦途,无需过多忧虑。
阿卯则专注于五行与自然体修,为即将到来的宗门小比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提升斗法能力,目标清晰而坚定。
程延修行五行与自然功法,对炼器情有独钟,虽目前仅筑基期,但其炼制的法器,即便是供金丹期修士使用,也还算凑合。
昭野则静待“种子”完成,便可踏上修行百一雷法之途。
至于程叙,鉴于己忢有意让施闲回避,施闲便未多加干涉,只是被动的按其发展的门徒,让魔种自动为其分配真灵气,让其随缘发展。
回望往昔,施闲的修仙之路,虽不能说是毫无章法,却也是乱修一通,随心所欲,想到什么,修炼什么,需要什么,修炼什么。
然而,昭野之事,却如同一记警钟,让施闲开始自我审视。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施闲的理论水平确实不如阿卯,这是事实,何必扭捏作态,硬是要拿出一副师尊的样子来?
于是,他虚心向阿卯请教修行的问题,两人就此事展开聊了许久。
阿卯认为,补短板固然重要,但目前施闲的修行,当以优势为先,扬长避短才是当下的真正核心。
而且,施闲坐拥万名弟子门徒,而门徒的修行成果,都因施闲能够多主修之故,可最大可能的将其转换为施闲一个人的修行成果。
所以,施闲的发展,应以整个同和门为考量,而不是以自己为考量。一定要围绕着施闲自身的优势,去规划发展之路。
阿卯总结道:“所以,师父。有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您其实真的没必要做。”
“您的优势,总结来说其实有三点:”
“其一,安全无虞。您身处禁地,虽然失去了自由,但既无内忧,又无外患,安全的很,修行环境也十分安稳。”
“其二,坐享其成,有弟子门徒为您提供的感悟与真灵气,让您能迅速将门人所修功法提升至他们现有的境界,迅速到甚至可将这段时间忽略不计。”
“因此,您不应该将精力分散于各类功法修行之上,只需待弟子基数与境界提升,您对应的所有功法自然水涨船高。”
“至于弟子修行方面的指导,自有其所在宗门负责。所以您实在不用为了给予弟子指导,而在这方面死磕。”
阿卯的这句话,说的施闲老脸通红。他确实是这样的,同一门功法的境界比弟子低,一直让他很是不好意思。
所以他一直在奋力追赶,希望能在同一个功法的境界上超过弟子。施闲可是师父,这样以后某天弟子向他请教时,他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阿卯继续说道:“师父,您如此行事,效率太低,事倍功半都算不上。事已到了数十上百倍,功都别说半了,连一成都不到。”
“如今弟子们修为尚浅,数量又少,您凭借大乘期修为,尚能相对快速地提升对应我们四人功法的修为。”
“但日后二师兄还会发展更多的弟子,弟子们的修为也会越来越高。等数量上去了,境界高了,您如何追的过来?”
“师父,勿怪弟子直言快语,此举真的是瞎忙活。”阿卯语气诚恳。
“其三,随心所欲。师父门徒虽多,但真正联系紧密的,仅我们四人而已。您无需讨好谁,也无需迎合谁,更不像我们,有诸多身不由己之处。”
“而这点,我认为最为重要。”
“因此,我认为,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早日达到天仙境,乃至大罗金仙境。”
阿卯心中亦有苦衷。
如果可以,阿卯也不想天天在那演武阵中,和虚拟的人物打来打去,但他不忍功法先生镇岳尊者失望,不忍让康师兄失望和自责。
上次先生修行负伤惊动宗主的那次,不仅让阿卯知道了原因,康师兄也知道了。
宗主离开前,看向阿卯、康阳明两人那略显冰冷的眼神,以及康师兄知道后,那懊悔和不知所措的神情,都让此后几年的阿卯历历在目,如刃剐心。
那次,康师兄在先生的住所外,跪了三天三夜,先生怎么拦也拦不住,最后索性离开了骨鸣峰。阿卯想跟着跪,却被先生一个挪移术法,直接弄出了骨鸣峰。
随之而来的,还有康师兄的一句话:“此事你不知情,且非你求而所得,与你无关。”
先生就更加直接:“关你屁事。”
而那之后,宗门里就传出一种声音,说镇岳尊者是借此避免再上正魔前线。
这让阿卯如何能忍?
你可以毁我谤我,但造谣中伤先生不行。
四十年前,阿卯会因为先生恩情,捧起那原本重如千斤的书籍,并得到万人第五的成绩。
现在,他也会为了给先生正名,“沉迷”于演武阵之中。
别看他现在只是挑战成功金丹期立九法师的模拟之像,好像比他现在元婴期的修为,低了一个大境界。
但实际上,阿卯只有元婴初期的修为,而且,立九真人代表着金丹期法修的一种顶尖。
整个云笈宗,能击败低一个大境界顶尖修士影像的弟子都寥寥无几,无论任何境界。
整个正道,能达到此步者,就算踏入第一梯队。
至于说打败同境界顶尖修士影像者,无论法修、体修、阵修亦或是灵傀修士,那他必将名动整个苍胜神州,成为同境修士中的妖孽存在。
从此,他将代表这个境界的一种顶尖,成为正道无数弟子在演武阵中的挑战对象。
而若越级打败顶尖修士影像,则反而不同,不仅不会扬名立万,还会被大罗金仙们藏起来偷偷修行。
恭喜你,你得到了晋升大罗金仙的门票。
但阿卯击败的立九真人,已是他在金丹期击败的第七位顶尖修士影像,所以他获得了挑战晋级战的资格。
目前阿卯在演武阵中的表现,在云笈宗所有元婴期修士中可排前五。但不同的是,他只是元婴初期。
这就是感悟汇聚之后的可怕之处。
一人之智是为愚,众人之智是为智。
当阿卯对敌时,总有些奇思妙想会自己迸发出来,这些奇思妙想,出现并体现在他的每一招每一式,每一次交手,每一个动作。
镇岳尊者与康阳明惊喜之下,皆去调阅了阿卯在演武阵中的表现,甚至紫虚真人、宗主与一干长老也纷纷调阅。
他们还为此开了一次碰头会,认为阿卯很勤,而且很稳。每次挑战的表现,都比上一次,要好很多,这说明他吸收失败经验的能力,十分可怕。
阿卯的挑战不疾不徐,他不急于打败每个挑战对象,而是切实地通过他们磨砺自身。这些大佬们都看得出来,如果阿卯只是想快速挑战成功,他此前放出的许多连环招数都可达到目的,但他没有。他只是通过不断的挑战,丰富自己的对敌思路。
如今离宗门小比,还有近两年时间,这小家伙,应是有清晰的规划。
只是不知,他会走到何种地步。
于是,碰头会后,宗门对阿卯的资源,开始倾斜了。揣测镇岳尊者的声音,开始消失了。
宗主、长老甚至掌教都出面勉励阿卯,许下挑战更高级别的奖励承诺。
就连那紫虚真人看阿卯的眼神,也不再如此前那般恶劣,而是变得笑眯眯的。他私下找到阿卯,对他说道:“再加把劲,若你能击败同境的顶尖修士,你先生的伤,不出三年,必好,也算你还清他的恩情。”
这种情况,让阿卯又如何能够停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