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合众水坝那工业齿轮的沉重轰鸣与湿地沉船区挥之不去的阴冷低语,通道内的空气陡然变得……复杂而富有层次。
不再仅仅是单一的水汽咸腥或腐朽泥土的气息,而是奇异地糅合了热带海盐的清新、火山矿物的微灼硫磺味、茂盛草木的蓬勃生机。
甚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仿佛来自遥远工业城市的、金属与特殊能量混合后的微弱余韵。
光线也骤然明亮温暖起来,不再是之前区域那种依赖模拟天光的幽深感。
而是如同真实的、带着热度的岛屿阳光,透过通道尽头那扇巨大的、装饰着波浪与棕榈树浮雕的拱形门扉泼洒进来,在地面投下不断摇曳晃动的、如同水面波纹般的光斑。
“跟上。” 雨龙涛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厚重,听不出任何因环境转换而产生的情绪波动。
雨龙涛高大的身影没有丝毫迟疑,率先一步,踏入了那片充满活力的明亮之中。
雨泽紧随其后,眼前景象豁然开朗,仿佛瞬间被无形的力量传送至一个风情万种的热带海岛!
穹顶被巧妙地塑造成高远湛蓝的天空形态,巨大的、模拟阳光的发光装置散发着真实而温暖的光芒,甚至能感受到皮肤上传来的微微热意。
脚下是细腻洁白的人造沙滩,踩上去发出沙沙的轻响,一直延伸至一片广阔无比、清澈见底的巨大泻湖。
湖水呈现出梦幻般的、由浅绿到湛蓝的渐变色彩,清澈得能看见水底色彩斑斓的珊瑚丛和悠闲游弋的鱼儿。
泻湖边缘,精心布置的椰子树投下大片摇曳的婆娑树荫,空气中弥漫着阳光、海水、淡淡椰香与不远处温泉水汽混合在一起的、独属于度假胜地的活力气息。
然而,这片明媚之下,同样暗藏着自然的野性。
远处,一片隆起的区域模拟着活跃的火山地貌,暗红色的嶙峋岩石堆叠,数个蒸汽氤氲的温泉池点缀其间,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散发出更浓郁的硫磺气息,与泻湖的清凉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的“水”,洋溢着阿罗拉地区特有的度假胜地般的明媚与欢快,却也毫不掩饰地展现着岛屿生态的原始活力与火山地带潜藏的躁动能量。
在泻湖最平静、光线最通透的中央区域,水流仿佛被无形而优美的旋律所牵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顶着标志性透明水球的球球海狮。
它们如同最顽皮的孩子,在浅水区互相追逐、用鼻子灵巧地顶球嬉戏,发出清脆而欢快的“噗噗!噗噗!”声。
它们的动作虽然稚嫩,却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好奇,那透明的水球在模拟阳光下不断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芒,宛如跳跃的宝石。
大部分球球海狮都显得活泼好动,三五成群地互相泼水玩闹。
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其中的不同。一只球球海狮的水球格外硕大圆润,弹性与浮力都明显优于同类。
它甚至能短暂地、摇摇晃晃地站在水球上保持平衡,虽然每次只能维持几秒就会“噗通”掉进水里。
但它总会立刻爬起来,甩甩湿漉漉的脑袋,不服输地再次尝试,眼神里充满了对自身天赋的小小骄傲。
当它成功完成一次稍长时间的站立时,会得意地昂起头,发出格外响亮的叫声,引得旁边几只普通球球海狮投来混合着羡慕与好奇的目光。
另一只球球海狮则显得格外有“艺术细胞”。
它不像同伴那样热衷于顶球和打闹,而是独自待在稍远一些的平静水面上,尝试用鼻子喷出极其细小的、可控的水流。
它小心翼翼地操控着这股水流,在自己头顶的水球表面缓缓蚀刻出简单的旋涡或波浪纹路。
虽然图案还很粗糙,且很快就会被水流抚平,但它乐此不疲,黑亮的眼睛里闪烁着专注而满足的光芒,仿佛在创作一件伟大的艺术品。
雨泽的目光被这只“小艺术家”吸引,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这种专注于自身世界、不随大流的行为,总是能引起他内心的某种共鸣。
他下意识地放轻了呼吸,生怕打扰到这个小家伙的创作。
离开充满童趣的浅水区,稍深一些的水域便是花漾海狮们的舞台。
它们已经褪去了球球海狮的部分稚气,身形更加流畅优美,脖颈处初生的、如同柔纱般的水之长须随着水流的波动轻轻飘曳。
它们的主要课程是练习歌喉,空灵悠扬的“呜~呜~”歌声在泻湖上空回荡,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魔力。
随着歌声的起伏,它们周围的水流会应和般形成小小的、欢快的旋涡,或者从它们的长须尖端喷涌出细密而富有节奏的水花。
一只花漾海狮的歌声格外清亮高亢,穿透力极强。
它周围形成的水花旋涡也明显更大、更规律,随着它音调的拔高,水旋会加速旋转,甚至能短暂地将一小片水域的水流都带动起来。
它的眼神自信,如同一位初登舞台便光芒四射的明星,享受着歌唱与控水带来的双重快感。
而另一只花漾海狮的歌声则截然不同。
它的音色更加柔和、温暖,带着一种奇异的、能直接抚慰心灵的穿透力。
几只原本因为训练装置模拟的“噪音”而显得有些烦躁、在角落里不安游动的角金鱼幼崽,在听到它的歌声后,竟奇迹般地平静下来,缓缓游近它,围绕在它身边,仿佛在聆听安眠曲。
这只花漾海狮看到这一幕,歌声中似乎也带上了一丝愉悦,眼神温柔。
雨泽感受着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歌声,一种充满了力量与表现欲,另一种则蕴含着治愈与安抚。
雨泽心中暗忖:“歌声的力量……竟然能如此直接地影响情绪和水流。
这倒是与神奥霏欧纳的祥和力场有些类似,只是表现形式更加主动和艺术化。”
而在泻湖最核心、宛如舞台聚光灯唯一打下的深水区,几只完全进化的西狮海壬,如同真正的海妖歌姬,悬浮在清澈的水中,将这份“水之艺术”演绎到了极致。
它们的身姿曼妙绝伦,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由精纯水系能量构成、如同液态宝石般闪耀而飘逸的长发,随着它们咏叹调般的歌声无风自动,优雅地舞动着,仿佛拥有独立的生命。
这长发,便是它们最精准的指挥棒,最强大的武器,也是最华美的装饰。
其中一只西狮海壬,瞬间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
它的水之长发展现出令人心醉神迷的、如同将整片深邃星空都纳入水流般的深蓝色泽!
这蓝色并非单调,长发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宇宙深空,点缀着无数细小的、如同真实星辰般不断闪烁、明灭的银白色光点!
当它引吭高歌时,那“星海长发”便随之狂舞,星光流转,仿佛将一片微缩的、动态的宇宙带入了水中。
它操控的水流响应着歌声与长发的每一个舞动指令,时而形成巨大的、横跨水面的水之拱门,时而化作数道同步旋转、如同芭蕾舞者般的华丽喷泉。
最终所有水流之力汇聚于一点,爆发成威力惊人却又充满艺术美感的“水炮”音爆!
炸开的漫天水花在空中短暂地凝聚成一道小巧的彩虹,久久不散。
它不仅操控水流,歌声中更融入了精妙的精神力量,带着安抚与魅惑的双重效果,让聆听者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甚至暂时忘却了周围的一切。
雨龙涛的目光在这位“星海歌姬”身上停留了片刻,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对极致之美的纯粹欣赏与剖析:“海之旋律,‘湿润之声’特性使其歌声能引动天地之水,共鸣万物。”
“这‘星海长发’,乃是其精神力量与纯净水魂深度共鸣后诞生的奇迹,是天赋与努力的完美结合。”
“其力,化无形之水为有形之艺术,以音律驾驭灵魂,攻防一体,皆可入画。泽儿,”
雨龙涛微微侧首,看向雨泽,“若择它为伴,汝即执掌音律与水之形变,于华丽舞姿中暗藏杀机,控场制敌,皆在举手投足之间。”
这只星海西狮海壬完成一曲恢宏的终章,微微侧首,那双如同蕴藏着星辰大海的眸子,带着一种俯瞰尘世的高贵与一丝对岸边“观众”反应的淡淡探寻,扫过雨泽父子。
它周身散发着自信而耀眼的光芒,那份沐浴在纯粹天光下、毫无阴霾的“完美艺术”,让雨泽在瞬间感到一阵目眩神迷的震撼。
但紧随其后的,却是更深的疏离感。太完美了,太“光明”了,如同悬挂于天际的骄阳,令人不敢直视,也让他内心深处那些纠缠的阴影无所遁形。
然而,就在这璀璨的星海歌姬不远处,另一只西狮海壬的存在,则显得有些“不和谐”,甚至带着一丝笨拙的挣扎。
它的歌声依旧优美动听,但明显缺乏那种精准无误的控制力。
当它试图像星海个体那样,操控水流形成华丽的喷泉阵列,最终汇成音爆时,那舞动的长发会偶尔出现微小的迟滞,或者某个摆动角度过于剧烈,导致原本稳定凝聚的水流能量突然失控!
“轰隆!”
一声略显沉闷的爆响,一道本应优雅散开成伞状的水柱,在半空中猛地、毫无美感地炸裂开来!
水花如同失控的弹片般四散飞溅,甚至波及了旁边几簇正在安静晒太阳的、色彩鲜艳的太阳珊瑚。
太阳珊瑚们受惊般地迅速将柔软的触手和斑斓的枝桠缩回坚硬的骨骼内,只留下一片瞬间失去色彩的“石林”。
这只“笨拙”的西狮海壬歌声戛然而止,它看着被自己误伤、变得光秃秃的太阳珊瑚,眼神中迅速闪过一丝明显的懊恼和不易察觉的……沮丧?
它有些无措地用长须般的鳍肢轻轻拍打水面,发出低低的、带着歉意的呜咽声。
它没有立刻放弃,而是努力调整着呼吸,试图再次凝聚周围的水流,重新开始。
但它的动作带着一种过分的小心翼翼,甚至能看出微微的颤抖,仿佛害怕再次失败,再次伤害到无辜的邻居。
雨泽的目光,在这只“失控”的西狮海壬身上停留的时间,意外地超过了旁边那位完美的星海个体。
那份努力想要掌控力量却屡屡力不从心的笨拙,那份因力量失控而产生的懊恼与不甘,以及那份即使受挫后依旧不肯放弃的。
带着些许狼狈的坚持,像一根细小而尖锐的刺,精准地扎进了他内心某个柔软的角落。他仿佛看到了某种……与自己境遇相似的影子。
在泻湖边缘,一片水草丰茂、水流相对停滞的静水区,生态环境截然不同。滴蛛们如同小巧而专业的潜水员,头顶着透明的气泡头盔,利用口中吐出的粘性气泡,精准地捕捉水中的微生物或小型浮游生物。
它们动作谨慎而敏捷,稍有大点的动静,就会迅速将整个身体缩回那提供呼吸和保护的气泡里,只留下一串细小的气泡浮上水面。
大部分滴蛛都显得胆小机警,遵循着本能进行捕食。
一只滴蛛吐出的气泡格外粘稠坚韧,泛着不寻常的七彩油光,能困住体型比普通浮游生物稍大、挣扎力度更强的猎物,如同一个微型的粘性囚笼。
另一只则显得是个“陷阱大师”,它不像同伴那样主动出击。
而是精心在水草丛的隐蔽处布置下多个几乎透明的气泡陷阱,然后耐心地潜伏在附近,守株待兔,等待着不小心的猎物自投罗网。
而当这些小巧的猎手进化为滴蛛霸,它们便化身为背负着巨大水泡的、名副其实的移动堡垒!
那水泡不再仅仅是头上的头盔,而是扩张到包裹住它们大半个身体的、兼具物理防御、氧气储备、甚至可以作为攻击武器的巨型水囊。
它们缓慢而沉稳地在浅水区或茂密的水草间移动,如同背着沉重房子、步伐坚定的蜗牛,给人一种奇异的笨重与稳固并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