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老槐树下,几个纳凉的妇人摇着蒲扇,不时朝村东头那座低矮的土坯房张望。
听说了吗?李老太又病了,这次怕是挺不过去了。王婶压低声音道。
都九十八了,也该走了。张婆子撇撇嘴,就是不知道这次轮到哪个孩子倒霉。
嘘——小声点。李嫂紧张地左右看看,这话可不敢让小河和小秀听见。
众人不约而同地噤声,只有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鸣叫。太阳毒辣辣地晒着,却驱不散人们心头的寒意。
村东头的土坯房里,李老太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呼吸微弱。她的小儿子李河和小女儿李秀兰守在床前,一个熬药,一个擦汗。
娘,喝药了。李河小心翼翼地扶起母亲,将一碗黑褐色的药汁送到她嘴边。
李老太勉强喝了两口,便摇头拒绝。她浑浊的眼睛望着窗外那棵老梨树,轻声道:梨花又开了啊...
是啊娘,等您好了,我给您摘最新鲜的梨花泡茶。秀兰强忍泪水,握住母亲枯瘦如柴的手。
李老太叹了口气,目光在两个子女间游移:小河,小秀,你们大哥大姐他们...都走在我前头了...
娘,您别多想。李河急忙打断,大哥他们是意外,跟您没关系。
村里人都说...说我活子女的寿...李老太的眼泪顺着皱纹纵横的脸颊滑落,七个孩子,现在只剩你们两个了...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秀兰再也忍不住,扑在母亲身上痛哭:娘,不是您的错!不是!
李老太轻轻抚摸女儿的头发,像她小时候那样:傻孩子,娘活了这么久,够本了。这次也该轮到我了...
秀兰突然抬起头,眼中闪着决绝的光,娘,您一定会好的!就像以前一样!
李老太怔住了,她从小女儿眼中看出了什么,那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坚定。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闪过她的脑海。
小秀,你告诉娘实话...李老太挣扎着坐起来,死死抓住女儿的手,你大哥他们...他们的死...是不是...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有药罐在炉子上咕嘟咕嘟地响着。
秀兰与李河对视一眼,终于崩溃般地哭出声来:娘...是我们自愿的...我们舍不得您啊...
李老太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那里。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七十多年前,她还是个年轻姑娘,在村口捡到了第一个弃婴,那是个瘦弱的女婴,襁褓里塞着一张字条:求好心人收养。她本可以送去孤儿院,但看着那双黑亮的眼睛,她心软了。
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七个孩子,都是被遗弃的可怜人。为了养活他们,她起早贪黑地干活,终身未嫁。孩子们都随她姓李,从大山、大河到秀兰、秀菊,她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这些没有血缘的孩子。
孩子们长大后个个孝顺,村里人都说李老太有福气。直到她七十三岁那年...
那年我病得快不行了,结果突然好了,可大山却...李老太颤抖着问,是大山做了什么?
秀兰抹去眼泪,缓缓道出那个隐藏了二十五年的秘密。
那年李大山去深山里采药,遇到暴雨,躲进一座破败的山神庙。庙里有个白发老道,见他愁眉不展,便问缘由。大山说了母亲病重的事,老道沉吟片刻,告诉他一个古老的秘法——。
那老道说,至亲之人可以通过特殊仪式,将自己的寿数让给亲人...秀兰声音越来越低,大哥回来后就召集我们七个商量...
糊涂!李老太突然厉声喝道,吓得两个孩子一哆嗦,你们怎么能...怎么能做这种傻事!
李河跪在床前,大哥说,您为了我们七个吃尽苦头,自己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我们能有今天,全靠您。这点牺牲算什么?
放屁!一向温和的李老太罕见地骂了脏话,我养你们是为了让你们送死吗?大山那孩子...他都是要当爷爷的人,就这么走了...
大嫂后来改嫁了,大哥孩子孙子我们一直照顾着。秀兰急忙解释,而且大哥是自愿的,他说...说您为我们牺牲了一辈子,该轮到我们报答您了。
李老太哭得不能自已,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每次自己病危后都会奇迹般好转,而孩子们却接连离世。先是老大坠崖,接着大女儿突发急病,然后是老三在矿难中...
你们这些傻孩子...傻孩子啊...李老太捶打着床板,我宁可自己早死,也不要你们这样...
娘,您别激动。秀兰抱住母亲,这次轮到我了,我已经准备好了。您一定要好好的...
不行!绝对不行!李老太死死抓住女儿的手,你要是敢做傻事,我立刻撞死在这墙上!
秀兰和李河都吓坏了,连忙安抚母亲。李老太却异常坚决:听着,我要你们发誓,绝不再做这种傻事!我活了九十八年,够本了。你们要是真孝顺,就好好活着,给我送终...
那天夜里,李老太做了个梦。梦里七个孩子都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围着她喊。大儿子大山抱着她最爱吃的野梨,笑着说:娘,我们过得很好,您别挂念...
三天后,村里响起了丧钟。李老太在睡梦中安详离世,嘴角还带着微笑。她的小女儿和小儿子跪在灵前,哭成了泪人。
下葬那天,全村人都来了。当棺材入土时,突然刮起一阵清风,卷起无数梨花花瓣,在空中飞舞。有人说,那是前面五个孩子来接他们的娘了。
从此以后,青石村再没人提起的事。但每当有子女不孝时,老人们就会讲起李老太和她七个孩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