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鬼子以为我们只会骚扰、偷袭、打黑枪吗?只会躲在阴影里做它们眼中的“地老鼠”吗?” 刑天的声音此刻平静下来,却带着一种冻结灵魂的彻骨寒意。“老子要告诉这帮狗日的畜牲,南京城的每一寸砖瓦,都将是他们的坟墓!这些小鬼子会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
他抬起头,眼中燃烧着与南京城烈焰同源的火光。
“传我命令!”
“ “雷击”小队、“金雕”小队、“苍鹰”小队清理新街口区域各银行建筑里的小鬼子。启动该处的隐蔽军火库“地藏”,做好张维汉部队进驻防御、扎钉子的准备!”
“猎狐、游隼、猎隼,由暗转明,四处出击,给我把水彻底搅浑!扰乱小鬼子的视听!”
“雷击、金雕、苍鹰,和张维汉部队一起,汇合第二预备队,在新街口区域构筑正面阻击阵地,像钉子一样,把它们给我钉死!”
“幽影……”他顿了顿,声音里透出最终的杀意,“全员渗透,目标——小鬼子司令部电台与通讯枢纽。我要让他们变成聋子、瞎子!”
刑天所选择的阻击阵地,必须既能实现“钉死”敌人的战略目标,又能与各特战小队的行动形成完美联动,成为撬动整个南京战局的支点。
刑天的手指,像一枚冰冷的铁钉,重重地戳在南京地图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枢纽——新街口广场。
“就在这里。”他的声音不容置疑,指关节敲击地图的闷响,为他的命令定下了基调。
新街口广场及周边建筑群,是南京城中心的交通锁钥,最重要的道路交汇点,中山东路、汉中路、中山南路、中山北路四条主干道在此交汇。控制此地,就等同于扼住了小鬼子在城内部队调动与后勤补给的咽喉。无论小鬼子向哪个方向增援,其部队都必须尝试打通这个路口,否则将被迫绕行,极大地延误战机。
以交通银行大楼为核心支撑点,将火力点辐射至四周的浙江兴业银行大楼、国际饭店等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这些高大建筑构成了天然的制高点和交叉火力网,形成一道立体的、难以逾越的“死亡棱线”。
此地是执行刑天“把水搅浑”和“戳瞎聋子”战术的理想支点。
正面以原88师527团连长张维汉所带部队作为主要兵力,辅以雷公、金雕、苍鹰等特战小队及第二预备队。
“雷击”小队主要负责火力压制。将重机枪、迫击炮阵地设置在国际饭店高层,俯瞰整个广场,负责远程打击小鬼子部队集结地和装甲目标。
“金雕”小队与张维汉部队作为精锐步兵,分散部署在各银行大楼的二至四层,利用窗口、阳台构筑密集的步枪和轻机枪火力点,精准射杀暴露的小鬼子士兵。
“苍鹰”小队作为机动突击队,潜伏在广场周边街巷的掩体后,配备冲锋枪、手榴弹,专门负责近战反突击,消灭任何试图靠近大楼的小鬼子小股部队。
第二预备队则由周道学负责,作为战略预备队,隐蔽在稍后方的安全区域,随时准备填充战线缺口或发起局部反击,成为最终决定战局的关键棋子。
“猎狐”小队、“幽影”小队作为敌后突击队,不断地给小鬼子制造麻烦、放血,让小鬼子不得不分兵应对。
当小鬼子主力被吸引至新街口时,“猎狐”小队将像灵活的匕首,在敌侧翼和后方频繁现身,进行佯攻、破袭、设置路障,制造“处处皆是中国军队”的假象,迫使小鬼子分兵,无法全力进攻新街口。
“幽影”小队就在新街口战斗最激烈,“猎狐”小队持续不断进行骚扰,所有小鬼子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的时刻,“幽影”小队将利用这片混乱,像水银一样无声地渗向位于南京城东部(如原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附近)的小鬼子司令部。
当小鬼子司令部为了指挥前线战斗而电台通讯达到高峰时,幽影将发起致命一击,切断电话线,端掉无线电通讯车,甚至对指挥中枢本身发起突袭。
刑天的战术,是一个凶狠而精妙的连环计。新街口阵地是砸向小鬼子的一记沉重铁拳,也是分担中央银行大楼压力,分散小鬼子兵力,吸引小鬼子火力的磁石;猎狐是围绕铁拳飞舞的刀刃,不断给敌人放血;而幽影则是趁着敌人护痛分神时,直插小鬼子心脏的毒刺。
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南京城本身都成为战场——中央银行大楼、新街口是正面绞肉机,全城都是敌后游击区。他要让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让它们的指挥系统,在胜利在望的幻觉中,突然陷入一片黑暗与死寂。
作战命令一道道发出,整个地下指挥所如同上紧发条的战争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
刑天最后看了一眼地图上那道触目惊心的红色箭头,仿佛看到了无数将士决死的身影。他转过身,面向所有人,声音如同宣誓,在这密闭的空间里隆隆回荡:
“这不是反击,这是回答!”
“用我们最后的子弹,和我们的命,告诉敌人——”
“南京,还在战斗!中国,永不屈服!抵抗,从未停止!战斗,直至黎明!”
……
小鬼子华中方面军军司令部,南京临时指挥所。
朝香宫这个老鬼子的脸色铁青,他面前的红木桌案上,正摊放着三份报告。
一份来自城北的清剿部队,描述了一头少佐军官在戒备森严的居所内被暗杀、凌迟,胸口放着“血债血偿”的纸条,枕边刻着触目惊心的“杀”字。
一份来自城东的驻防联队,报告了一支巡逻队在废墟中遭遇诡雷和陷阱,死伤惨重,袭击者踪影全无。
最后一份则来自特务机关,详细记录了多起物资仓库被焚毁、通讯线路被剪断的“意外”,现场都留下了象征性的“杀”字复仇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