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官道追袭,柳溪藏踪
密道尽头连着片茂密的榛子林,刚钻出通道,就听见谷里传来兵器碰撞的脆响,夹杂着苏文远嘶哑的喝声。陈默攥紧怀里的账册,脚步顿了顿,终究还是咬咬牙,带着慕白和小石头钻进了榛子林——他知道,此刻唯有带着证据安全抵达京城,才对得起苏文远的牺牲。
林子里的榛子熟了,落得满地都是,踩上去“咔嚓”作响。小石头被枝桠勾住了衣角,慕白弯腰帮他解开时,忽然指着前方的榛子树:“树上有记号!”
只见树干上刻着个小小的箭头,与苏忠在溶洞里刻的一模一样,显然是老管家提前留下的路标。陈默顺着箭头方向望去,林外隐约能看到官道的影子,尘土飞扬,像是有车马经过。
“得尽快到柳溪村,”陈默压低声音,“官道上耳目多,不能走大路。”
三人绕着林子边缘走,脚下的落叶厚得像毯子,偶尔惊起几只山鸡,扑棱棱地钻进深处。快到林口时,慕白忽然拽住陈默的衣袖,指着不远处的草垛:“那里有人!”
草垛后露出半截黑色的衣袍,正是鸦卫的制服。陈默示意两人蹲下,自己则捡起块石头,朝相反方向扔去。石头砸在树干上发出闷响,草垛后的人果然警觉地探出头——是个背着弓箭的鸦卫,正四处张望。
陈默趁他转身的瞬间,像狸猫般扑过去,捂住他的嘴按在地上,手肘顶住他的后颈。鸦卫挣扎了几下,很快没了动静。搜身时,竟在他怀里发现张画像,上面画着陈默三人的样貌,旁边批注着“悬赏千两,死活不论”。
“他们早就画好了画像,”慕白的声音发颤,“看来是铁了心要斩草除根。”
陈默将鸦卫拖进草垛藏好,拿起他的弓箭:“这弓能派上用场。柳溪村在官道南侧的山坳里,穿过前面的玉米地就能到,那里的王村长是沈大人的旧识,信得过。”
玉米地的秸秆比人还高,叶片边缘锋利如刀,刮得脸生疼。小石头走得慢,陈默干脆把他背在背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蹚。快到地头时,忽然听到官道上传来马蹄声,夹杂着呵斥声。
“就是这附近!搜!”是鸦卫头领的声音,“国师有令,正午前必须找到人!”
陈默赶紧拉着慕白躲进玉米秸秆最密的地方,屏住呼吸。马蹄声越来越近,有几个鸦卫竟下马走进了玉米地,刀鞘碰撞秸秆的声音“哗啦”作响,离他们越来越近。
小石头吓得捂住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慕白轻轻拍着他的背,示意他别怕。陈默握紧弓箭,箭头对准最近的脚步声,手心全是汗。
就在这时,玉米地东侧忽然传来几声狗吠,紧接着是村民的呼喊:“抓贼啊!有小偷进鸡窝了!”
鸦卫的脚步声顿住了。头领骂了句脏话:“晦气!先去看看,别让村民坏了大事!”
脚步声渐渐远去,三人这才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陈默擦了把汗:“是柳溪村的人,他们故意引开了鸦卫。”
钻出玉米地,果然看到几个村民举着锄头往西边跑,嘴里喊着抓贼,眼角却朝他们这边瞟了瞟。王村长的儿子王小二跑在最前面,路过玉米地时,假装系鞋带,往地上扔了个土块,土块下压着张纸条。
陈默捡起纸条,上面是王村长的笔迹:“村西头磨坊,从水道进。”
柳溪村静悄悄的,家家户户都关着门,却能看到门缝后有人影晃动。三人按照纸条的指引,绕到村西头的磨坊,磨坊的水道口盖着块石板,搬开后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里面黑漆漆的,能闻到水腥味。
“进去吧,”陈默先跳下去,水深及腰,冰凉刺骨,“我在下面接你们。”
慕白抱着小石头跳下来,水流瞬间漫过她的裙摆。陈默背着小石头,在前面探路,水道狭窄,只能弯腰前行,头顶的石板时不时滴下水珠,砸在脸上生疼。
走了约莫半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微光。钻出水道,竟是间地窖,王村长正举着油灯等在那里,身边还站着几个村民,手里都握着农具。
“陈先生,可算把你们盼来了,”王村长年过六旬,头发花白,眼神却很亮,“苏先生的人昨天就送信来了,说你们可能会来。”
地窖里堆满了红薯和土豆,角落里还有张木板床,显然是早就备好的。“鸦卫在村里搜查,你们得在这儿躲到天黑,”王村长递给他们几个烤红薯,“我已经安排好了,夜里让小二送你们去渡口,坐货船去京城,船上都是自己人。”
陈默掏出账册:“村长,这东西关系重大,得尽快送到京城御史台……”
“放心,”王村长拍着胸脯,“我儿子在货船上当舵工,跑了十年水路,熟得很。这账册我让他缝在船帆里,就算被搜查也发现不了。”
正说着,地窖口忽然传来轻轻的敲击声,是约定好的暗号。王小二钻了进来,脸色发白:“爹,鸦卫搜得紧,连鸡窝都翻了,还问起陈先生你们的下落,我说没见过。”
“他们没起疑吧?”王村长问。
“应该没有,”王小二喘着气,“不过他们说要在村里守着,等天黑再搜一遍。”
地窖里的气氛凝重起来。陈默看着手里的红薯,忽然想起沈文渊的话:“柳溪村的人,都是能过命的兄弟。”当年他初来雾隐山,身无分文,是王村长给了他一碗热粥,让他在磨坊打零工糊口。
“不能连累村里,”陈默站起身,“我有个办法,能引开鸦卫。”
他附在王村长耳边说了几句,王村长起初摇头,最后被他说动,点了点头:“这法子险是险了点,但值得一试。小二,去把你娘的红布拿过来。”
天黑后,柳溪村忽然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是磨坊的草料堆被点燃了。鸦卫们慌忙跑去救火,乱成一团。趁着混乱,陈默和慕白带着小石头,跟着王小二悄悄摸出村子,往渡口方向跑。
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陈默回头望了眼火光中的村庄,心里五味杂陈。王村长故意放火引开鸦卫,自己却留在村里应付,这情分,比山还重。
渡口的货船早已升好帆,在夜色里像只沉默的水鸟。王小二帮他们跳上船,塞给陈默个布包:“这是俺爹让给你的,里面有干粮和伤药,还有张京城的地图,兰心阁的位置标好了。”
船缓缓驶离渡口,柳溪村的火光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夜色里。陈默站在船头,望着满天星斗,忽然想起苏文远的话:“有些守护,不在眼前,而在身后。”
他握紧怀里的账册,知道前路还有更多凶险,但只要想到身后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心里就生出无穷的力量。
京城,越来越近了。而墨兰的身影,仿佛就在那灯火璀璨的城郭里,等着他们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