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镜星照影,本我之光
共生舱抵达镜星时,整颗星球像被无数面镜子包裹。地表是光滑如镜的晶体,天空中悬浮着大大小小的“镜环”,每个镜环都在缓慢旋转,映照出不同宇宙的影像——有元初宇宙归墟星的灵脉泉在流淌,有暗紫宇宙光缕族的家园在闪烁,还有新宇宙的星絮林在生长,像一场永不落幕的宇宙倒影展。
“所有镜子都在折射本我。”慕白望着最近的镜环,里面映出的不是共生舱的模样,而是归墟星最初的拓荒者们,他们正跪在元初之种前,眼神里满是对生命的敬畏,“镜星能穿透外在形态,照出文明最核心的记忆与特质。”
小石头好奇地凑到地面的晶体上,镜面里的他突然变了模样:身上沾着归墟星的泥土,手里攥着紫沙星的沙晶,背后还飘着移动森林的藤蔓——这些都是他一路收集的“印记”,此刻全成了他本我的一部分。“原来我已经带了这么多地方的东西呀!”少年笑着转圈,镜面里的藤蔓也跟着摆动,像在回应他的快乐。
镜星的“镜灵”从最大的镜环中浮现,它们是由光与影组成的透明体,身体上流动着无数文明的倒影。为首的镜灵向共生舱倾斜,镜环上的影像突然重组,浮现出一段震撼的画面:
画面里,所有宇宙的文明在诞生之初,都有着相似的“本我”——元初宇宙的先民守护种子,暗紫宇宙的光缕族编织空间,新宇宙的念族凝聚意识,本质上都是在“创造与守护”,只是表现形态不同。随着时间推移,形态差异渐渐掩盖了本我的共通,才产生了隔阂。
“镜星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所有文明看见彼此的共通之处。”镜灵的声音像镜面碰撞的清脆声响,“万宇之心带来的,不仅是连接,更是让本我之光相互映照的可能。”
机械族工匠将记忆枢纽与镜环连接,枢纽中储存的七族记忆立刻在镜面上流淌:机械族发明齿轮是为了“省力”,与冻土族用冰藏术“保鲜”,本质都是对“延续”的追求;羽族的翅膀为了“飞翔”,与光缕族穿透界膜,本质都是对“探索”的渴望……这些共通的本我特质,在镜面上化作金色的光流,相互缠绕,不分彼此。
“看那里!”冻土族长老指着一面破碎的小镜环,镜面里映着锁星矛盾种被封印的画面,此刻在本我之光的映照下,封印的锁链渐渐透明,显露出矛盾种核心处银蓝色的温柔——原来它的“毁灭”本我,是为了保护星系不被过度扩张的能量吞噬。
万宇之心的碎片从共生舱飞出,嵌入最大的镜环中心。刹那间,所有镜环都开始共鸣,无数文明的本我之光在镜面间跳跃,像一场盛大的光的舞会。元初宇宙的螺旋纹与暗紫宇宙的符号在光中相融,新宇宙的意识片段与念族的低语产生共振,最终在镜星上空凝成一颗巨大的“本我之晶”,晶体里,所有文明的核心特质清晰可见,却又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这才是万宇共生的根基。”慕白望着本我之晶,镜灵的影像在晶体内闪烁,“形态可以不同,语言可以各异,但只要本我中的‘创造与守护’相通,就能找到共存的方式。”
当共生舱准备离开时,本我之晶分裂出无数小晶体,像流星雨般飞向各个宇宙。镜星的镜环上,新的影像开始形成:元初宇宙的共生草种子落在暗紫宇宙的土地上,光缕族的空间编织术帮助念族稳定意识,不同形态的文明在本我之光的指引下,开始了全新的合作。
一颗新的传信种从本我之晶的核心升起,这颗种子的外壳是面微型镜子,能映照出接触者的本我特质,背面则刻着下一个目的地——“星髓星”,那里储存着所有宇宙的“生命原液”,是本我力量的源头。
“星髓星的原液正在枯竭,需要所有文明的本我之光才能补充。”镜灵的影像在传信种上闪烁,“去吧,让本我之光不仅能映照,更能滋养彼此的生命。”
共生舱驶离镜星时,镜环仍在反射着本我之光,像无数盏明灯,照亮了万宇的星轨。小石头把本我之晶的碎片揣在兜里,碎片在他掌心映出个小小的自己,身上的藤蔓、沙晶和泥土都闪着金色的光——那是他本我中“好奇与热爱”的光芒。
“星髓星的原液是什么样子?”少年想象着,“会不会像归墟星的灵脉泉水,喝一口就能长出新的根须?”
慕白望着本我之晶指引的方向,星髓星的坐标在镜面上越来越清晰,像一颗跳动的金色心脏。“或许吧。”她轻声说,“但无论是什么,镜星已经告诉我们,所有文明的生命本源都相互关联,就像这些本我之光,能在镜中相遇,也能在星髓中相融,让万宇的生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滋养。”
记忆枢纽里,传信种的镜面不断映照出沿途的风景,每个星球的本我特质都清晰可见,像一份标注着“共通”的地图。共生舱顺着金色的光轨前行,舱外的镜星渐渐远去,却在星空中留下了无数面流动的“镜子”,让每个路过的文明都能看见:自己的本我之光,从未孤单闪耀。
而此刻,星髓星的核心深处,一汪即将干涸的原液池旁,一粒微小的种子正在颤抖。当本我之光的第一缕光芒落在它身上,种子突然裂开,抽出根带着万宇本我印记的嫩芽——那是所有文明“创造与守护”的意志凝结,正等着那艘带着传信种的共生舱,来用本我之光浇灌,让枯竭的生命原液,重新流淌出滋养万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