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仉晨听闻石碑这般评价,心中虽有些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认石灵所言并非毫无道理。
说真的,自身从未想过为何修行,开后宫?想倒是挺想的,自己却不知为何看不清别人容颜,连自身的面容都看不清。
想杀尽这世间一切敌,称世上唯一尊,蛮不错的,可自己实力天赋都不行,还是不去做梦了。
或许自己是一个清高之人,于世外桃源隐居似乎也不错,可这样迟早有一天会寿元耗尽。
为长生,可在漫长的岁月里干什么,必须要找点事才能避免无聊,可这样真得是我所想要的吗?
静仉晨又陷入深深的疑惑当中,不过晦舟打断静仉晨的思路,道:“施主不必为此迷茫,总有一天会知道的,或许这正是小僧遇到施主的原因。”
“没错,终会有一天会知道的,可如果是在死亡之前,又或是一在做了一个用尽一生无法弥补的错误前呢,那就只是一个以悲剧收场的结尾。”
静仉晨对这番话没什么感触,不过在晦舟心中却掀起波澜,只能在心中默念心经,因为回忆起方丈给自己取名晦舟的时候,一个影响自身至现在的话。
晦舟定了定神后说道:“施主,贫僧幼时也曾如你这般迷茫。方丈曾言,人生之路仿若长河,其间迷雾重重,然每一步皆是修行,每一次思索亦是机缘。莫要急于求成,答案自在途中。”
静仉晨听此,微微挑眉:“大师言语可谓替我着想,可这命运无常,我怎能安心等待答案自来?”
此时,一阵清风拂过,周围树叶沙沙作响。晦舟双手合十:“施主,你看这风,无形无色,却能吹动万物。命运亦如此,虽不可捉摸,但我们当下所为皆会引导向那最终的归宿。”静仉晨沉默片刻,似有所悟。
可晦舟却在内山轻叹,方丈虽非佛,可却在佛道造化极深,命运终将会将众生带向各自的未来,注定之事必会发生,世间将会陷入不断的轮回。
“不知方丈,小僧法号名什么?”刚接受洗礼成僧人的幼时晦舟问道。
方丈坐于昏暗而显得萧瑟的佛堂前,头微向下垂,并没睁眼,不过方丈的声音从四方传来。
“晦舟,‘晦’者,乃晦暗、冥昧之意。人生在世,诸般烦恼障目,似置身永夜,不见熹微。芸芸众生,在贪嗔痴的苦厄中轮回辗转,不得解脱,此为世间之‘晦’。”
“而‘舟’,漂泊于茫茫沧海,风雨飘摇,恰似众生在尘世的苦海里沉浮。为师赐你‘晦舟’之名,意在让你明白,你此后便是那渡人渡己之舟。”
“即便前路荆棘满布,即便这世间悲苦如渊海,难以穷尽,即便你倾尽全力,或许也只能暂解一二众生之苦,最终自己也会在这漫漫渡途中,耗尽心力,归于寂灭。但这,便是你的宿命。以悲悯为楫,以慈悲为帆,于这无尽悲苦中,行那艰难的救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