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母亲对明日赴宴的安排,梁岁岁乖巧应下:“女儿晓得了,定会谨言慎行,不负母亲和舅母们的期望。”她语气柔顺,带着对母亲的全然信赖。
卫氏见女儿如此懂事,心中更是熨帖。看看天色,已近正午,秋日暖阳正好,洒在人身上懒洋洋的,她便笑道:“今儿个天光好,咱们娘俩也不必在屋里拘着,就在这水榭边用膳可好?也便宜赏景。”
梁岁岁自然无有不从。
下人们很快便在临水的敞轩里布置好了膳桌。母女二人对坐,一边享用着精致可口的菜肴,一边看着池中残荷与游鱼,偶尔有落叶飘零在水面,荡开圈圈涟漪,别有一番静谧的秋日韵味。
吃饱喝足,又歇息了片刻,梁岁岁只觉浑身都暖洋洋的,充满了闲适的力气。她看着庭院中在阳光下愈发显得色彩明艳的花草,忽然想起了父亲和哥哥那日略带醋意的话语。
她转向母亲,神色变得认真而郑重,那双清澈的眼眸里带着纯粹的孺慕之情,轻声道:“母亲,那日在外祖家,女儿献舞是为娱亲,却让父亲和哥哥‘吃味’了,说还未曾单独看过呢。今日天色正好,庭院静美,不如……就让女儿在此,单独为母亲舞上一曲,可好?”
卫氏闻言,先是一怔,随即一股巨大的惊喜和暖流涌上心头。女儿要单独为她一人献舞!这比那日在卫府众人面前献艺,更让她觉得珍贵和心动。她仿佛已经能看到晚间夫君和儿子那羡慕又无可奈何的神情了,心中不由升起一丝隐秘的得意。
“好!好!娘的岁岁有心了!”卫氏连忙点头,眼中是掩不住的期待与骄傲,“娘可要好好瞧瞧,只给娘一个人看的舞,是什么样子的。”
梁岁岁嫣然一笑,起身走到庭院中央那片较为平整的青石板上。她今日未着华服,只一身浅樱粉的便装,发丝微垂,反而更添了几分邻家少女的亲切与柔美。
她静立片刻,微微阖眼,似乎在感受拂过耳畔的微风和落在眼睑上的阳光。当她再次睁开眼时,周身的气息都变得不同了。
没有那日在外祖家时仿佛引动天地灵气的磅礴与神秘,今日的舞,更像是一首低吟浅唱的抒情诗。她广袖轻舒,不再是云海翻腾,而是如春水漾波;腰肢款摆,不再是柳枝迎风,而是如藤蔓缠绵。她的每一个回旋,都带着少女的娇羞与对母亲的依恋;她的每一次抬手,都仿佛在描绘着世间最温柔的线条。
阳光为她镀上一层金边,裙摆上立体的海棠与蝴蝶随着她的舞动仿佛活了过来,在秋日的庭院中悄然盛放,翩跹起舞。她的舞姿里,充满了柔美的韵致和饱满的情感,将那份只想献给母亲的、独一无二的心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卫氏看得痴了,眼眶微微发热。她看到的不仅是女儿精妙绝伦的舞姿,更是女儿那颗纯孝至诚的心。
一舞毕,梁岁岁气息微匀,脸颊泛着运动后的健康红晕。她收起姿态,脸上那郑重认真的表情瞬间褪去,又变回了那个会撒娇的小女儿。她像只归巢的乳燕,几步轻盈地跑到卫氏身边,带着一丝腼腆和期待,依偎到母亲膝下,仰起脸软软地问:“母亲,女儿跳得可好?”
卫氏再也忍不住,一把将女儿揽入怀中,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连声夸赞:“好!好极了!娘的岁岁跳得是世上最好的!比那月宫里的仙子还要美上十分!”她低头看着女儿娇俏的容颜,心中充满了无以复加的幸福感和满足,“这舞,娘这辈子都忘不了,这是娘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母女俩的笑声在庭院中回荡,清脆与温柔交织,诉说着浓浓的亲情。卫氏今日的心情,因女儿这独一份的献礼,变得如同这秋日晴空一般,明媚灿烂,万里无云。这份独属于她们母女二人的美好记忆,将永远珍藏在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