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夜的喧嚣过后,休斯顿并未沉寂,反而因为新援的到来和卫冕冠军的光环,吸引了更多目光。训练馆里,汗水与篮球撞击地板的声音,成为了夏日的主旋律。
林凯很早就来到了训练馆。夺冠的狂喜早已沉淀为更深的渴望和责任。他知道,下个赛季,每一支球队都会以击败卫冕冠军为目标,他们将成为众矢之的。而新队友的融入,是关键的第一步。
他进行着个人训练,重点锤炼着那在总决赛抢七前夜,与安妮灵魂共鸣后意外觉醒的【幻影传球】。这种传球方式与【节奏之心】和【幻影存在】都不同。它并非单纯依靠节奏掌控或视线诱导,更像是一种对空间和队友瞬间位置的极致感知与利用。球在他手中,仿佛能短暂地扭曲空间的规则,以不可思议的路径和时机,出现在最意想不到却又最致命的位置。
他尝试着对着墙壁和移动的训练器械练习。篮球有时会像穿过一道无形的门,从器械的一侧诡异地出现在另一侧;有时则会以违反物理常识的旋转和弧线,绕过障碍,精准地“弹射”到预设的目标点。
“嘶……”即使是自己施展,林凯偶尔也会被这种传球的效果惊到。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篮球的范畴,带着一丝魔幻的色彩。他必须小心控制,确保在实战中使用时,既能产生震撼效果,又不至于过于惊世骇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隐约感觉,【幻影传球】的消耗极大,不仅仅是体力,更涉及某种精神层面的专注力,无法频繁使用。
训练馆的门被推开,两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正是火箭队今年的新秀,首轮第八顺位的鲁迪·盖伊和次轮第六十顺位的保罗·米尔萨普。
盖伊脸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傲气和一丝被低估后的愤懑。他天赋肉眼可见,身形修长,动作流畅,简单的热身跑跳都充满了爆发力。而米尔萨普则截然不同,他沉默寡言,身材敦实,一进来就默默地开始拉伸,眼神专注而坚定,像一头蓄势待发的斗牛犬。
“早,林。”盖伊率先打招呼,语气还算礼貌,但带着点审视的意味。他显然听说过林凯的故事,从二轮秀到总决赛英雄,但这并不足以让他完全信服,尤其是在他这样天赋异禀的年轻人眼中。
“早,鲁迪。早,保罗。”林凯停下训练,笑着回应。他能感觉到盖伊身上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场,也欣赏米尔萨普那低调务实的作风。“欢迎来到休斯顿。这里的训练强度,可能会超乎你们的想象。”
“我准备好了。”盖伊自信地笑了笑,“我渴望挑战。”
米尔萨普只是点了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林凯刚才练习时,偶尔几个残留着诡异轨迹的传球回放(如果有录像的话)或者仅仅是林凯持球时那种难以言喻的气场所吸引。
简单的寒暄后,三人开始了合练。林凯有意无意地开始扮演组织者的角色,为他们输送炮弹。给盖伊的传球,多是引导他发挥其运动能力的空接或者突破分球;而给米尔萨普的,则更多是利用其强壮身体和篮板嗅觉的内线喂球。
在一次半场三对三的对抗中,机会来了。
盖伊利用速度强行突破,吸引了对方两名防守球员的包夹,他将球分给外线的林凯。林凯接球的瞬间,防守他的球员立刻扑了上来。然而,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林凯的眼神似乎没有聚焦在任何队友身上,他的手腕以一个极其隐蔽且柔和的角度一抖——
篮球消失了!
不,并非真正消失,而是在离开他手指的刹那,仿佛融入了空气,划出一道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违背了直线传播规律的微弱扭曲轨迹。下一瞬,篮球如同变魔术般,凭空出现在了被对手完全放空、正切向篮下的米尔萨普手中!
整个过程快得不可思议,甚至连场上的其他球员,包括接到球的米尔萨普自己,都愣了一下。米尔萨普只是本能地按照训练养成的习惯切入,他甚至没完全看清球是怎么过来的,只觉得手中一沉,篮球已经到位。他下意识地起身,用一个扎实的打板将球送进篮筐。
球进之后,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盖伊瞪大了眼睛,看着林凯,又看了看篮筐,嘴巴微微张开,仿佛在说:“刚才那球……是怎么传过来的?”
负责防守林凯的球员更是茫然地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了看林凯的位置,完全无法理解球是如何越过他的防守范围,精准送到内线的。
米尔萨普落地后,看向林凯,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他这种靠努力和拼搏吃饭的球员,对于这种近乎“魔法”的技艺,感受尤为深刻。
林凯面色平静,只是对米尔萨普竖了个大拇指,仿佛刚才那次传球再普通不过。但他内心清楚,【幻影传球】初次在队友面前展露,效果达到了。这种震惊,是建立威信、让新队友尤其是心高气傲的盖伊初步认可的最好方式。
“哇哦!”盖伊终于反应过来,走到林凯身边,忍不住问道,“林,刚才那球……你怎么看到的?我都没注意到保罗切进去了。”
林凯笑了笑,语气轻松:“直觉,还有信任。我知道保罗会在那个位置出现。”他轻描淡写地将原因归咎于球场意识和默契,掩盖了能力的超凡之处。
但这一刻,在鲁迪·盖伊和保罗·米尔萨普心中,林凯的形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进步最快球员”或“冠军后卫”,而是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强大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