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栋返回京都后,果然如宋晓辉所料,并没有放弃拉拢新宋氏的企图,只是策略变得更加迂回和隐蔽。一方面,他通过旗下媒体和关联机构,持续释放对新宋氏的“善意”和“看好”,试图营造一种双方深度绑定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则开始在一些新宋氏尚未完全掌控的领域和项目上,设置一些不显眼却又切实存在的障碍,进行“压力测试”。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新宋氏整合楚家海外矿业资产时,遇到的技术和标准认证难题。
“我们收购的那几家位于非洲和南美的矿业公司,其产品‘火种-7’精矿,在申请进入欧盟和北美市场时,连续被以‘环保标准不达标’、‘能量稳定性存疑’等理由卡住。”夜凰向宋晓辉汇报,眉头微蹙,“虽然这些理由看似冠冕堂皇,但背后都有林家关联游说集团活动的影子。他们想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延缓我们整合资产的步伐,增加我们的运营成本,并以此为筹码,在后续谈判中获取更大利益。”
金不换气得跳脚:“这帮孙子!玩阴的!就知道卡脖子!辉哥,要不咱们也给他们找点麻烦?他们在海外的那些产业,黑料也不少!”
宋晓辉却显得很平静,他正在翻阅一份关于“火种-7”矿物新型提纯和应用技术的内部报告。这份报告是夜凰的技术团队,结合了从楚家实验室获取的部分残缺资料以及宋晓辉提供的、来自天雪宫炼器典籍中的一些基础能量原理,初步摸索出来的。
“卡脖子?”宋晓辉放下报告,笑了笑,“那是因为我们之前只能按照他们设定的规则和标准去玩。如果我们能自己制定规则,或者……绕开他们的规则呢?”
他指着报告上的数据:“看,我们初步研发的这种‘常温常压能量稳定技术’,虽然还不完善,但已经能够大幅提升‘火种-7’精矿的能量利用效率和稳定性,使其对储存环境的要求不再那么苛刻。如果这项技术成熟,所谓的‘环保’和‘稳定性’壁垒,不攻自破。”
夜凰眼睛一亮:“您的意思是,我们不跟他们纠缠于现有的认证标准,而是直接进行技术升级,用更高的产品标准,反过来碾压他们?”
“没错。”宋晓辉点头,“这就叫釜底抽薪。他们想用旧时代的规则限制我们,我们就用新时代的技术打破规则。通知技术部门,加大研发投入,集中力量攻克‘火种-7’的提纯和应用难关。需要什么资源,直接打报告。”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把我们这项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适当’地透露给行业内几家有影响力的科技媒体和咨询机构。要让他们知道,新宋氏,不仅仅会资本运作,更拥有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金不换听得热血沸腾:“牛逼!辉哥!这才是降维打击!玩技术,咱们还没怕过谁!”
很快,关于新宋氏在“火种-7”矿物应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开始在特定圈子里流传开来。虽然细节保密,但“能量效率提升30%”、“储存条件大幅降低”等关键词,足以引起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极大关注。
原本那些受林家影响、试图卡脖子的机构和标准制定组织,态度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他们意识到,如果新宋氏真的掌握了更先进的技术,那么现有的标准很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继续卡脖子不仅毫无意义,反而可能让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陷入被动。
林国栋在京都得到消息后,沉默了很久。他再一次感受到了宋晓辉的难缠。这个年轻人,不仅手段凌厉,眼光更是长远,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破局。
“技术壁垒……”林国栋喃喃自语,“看来,想要掌控新宋氏,远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
他意识到,单纯的资本和权势压制,对宋晓辉效果有限。必须找到其真正的软肋,或者……等待他犯错的机会。
而新宋氏内部,则因为技术突破的利好消息,士气大振。员工们更加确信,跟随这位年轻的宋总,前途光明。宋晓辉“技术驱动未来”的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
宋晓辉站在实验室外,看着里面忙碌的研究人员,对身边的夜凰低声道:“看见没?这才是真正的护城河。资本会流动,权势会更迭,唯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核心技术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才是立身之本。”
夜凰看着宋晓辉沉稳的侧脸,心中暗叹。这个男人,似乎总能在一片混沌中,抓住最本质的东西。
蓉城的根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打得越来越牢固。
(第五十六章 完)
【字数:约2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