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江南的混乱截然相反。
十一月的北方,虽已是寒风凛冽。
却处处透着祥和和暖意。
崇祯十七年,即将走到尽头。
这明末的乱世之年,在陈墨的强势介入下。
终究是被他强行打造了一方净土。
京师的街道上,早已不见了当初的残垣断壁。
现在是一片正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景象。
百姓三三两两走在街上,置办年货。
今年的皮货药材,出奇的便宜。
满清最近在搞什么,陈墨自是清楚。
知道他们在玩了命的研究火器。
对铜铁煤等相关物资,需求量巨大。
借此机会,大量关外的皮货、药材、战马等中原稀缺物资,被低价收入。
只是,在他们玩命研究火铳的时候,陈墨这边的鸟铳,已经逐渐被遂发火枪代替。
大量间谍涌入,意图剽窃陈墨的技术。
陈墨也并未赶尽杀绝,而是故意将一些存在缺陷的技术高价卖给间谍。
比如冶炼金属的比例,他会故意标错,零件的尺寸,故意多写一毫,等等。
陈墨早就想到,这些技术,不可避免的会流失。
一开始便使用了流水作业之法。
反正堵不住,不如借机赚满清一笔!
冀北、齐鲁全境已定。
郑忠信不愧是一员有勇有谋之将。
在他的带领下,齐鲁驻军势如破竹,那些本就摇摇欲坠的地方武装,几乎是一触即溃。
更有不少州府,听闻陈墨大军将至,直接大开门城,夹道欢迎。
黄得功镇守齐鲁江南边境。
周遇吉则被派往晋北,驻军大同府边境。
史可法和顾炎武亲赴各地安抚,更是让整个北方士林归心。
红娘子和李岩夫妻合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大名府、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这四座豫北重镇,全面收复。
而满清派出的那百支劫掠小队,在玄甲骑兵和墨门百姓的联手绞杀下,几乎全灭。
随着河南粮道打通,陕西的李自成,也得到了陈墨的援助,获得喘息之机。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陈墨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满清亡我之心,从未间断。
“陈大哥,在想什么呢?”
悦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朱媺娖提着一个食盒,悄悄走了进来,见陈墨没有反应,便俏皮的凑到他的身后。
陈墨回过神,看着眼前的少女,心中那份凝重,也淡了几分。
“没什么,只是看这天,似乎要下雪了,在想明年的收成。”
朱媺娖将食盒放在桌上。
“就知道你每天都是在操心这些国事,饭都顾不得吃,兰儿她们又不敢说你。”
“趁热吃吧,我亲手做的,尝尝味道!”
她一边说,一边将盒子里的食物取出。
这段时间,陈墨身边一个亲信都不在,成了孤家寡人,她倒是常来。
有时,是借着星火院的名义,来讨教教材的编撰。
有时,就像今天这样,送一些吃食点心。
两人之间,也形成了一种无言的默契。
陈墨看着眼前小心盛汤的少女,像个操心丈夫的小媳妇,有些愣神。
“你……你看着我做什么?快吃吧,一会儿凉了!”
陈墨一笑,端起碗,吃了几口。
“对了,星火院那边,孩子们都安置好了吧,冬衣够吗?”
“嗯,够啦!”
“只是……”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惆怅。
“只是这几日,豫地星火院传来的消息,那边的孤儿太多了,星火院根本住不下……”
“有些孩子,只能席地而睡……天气越来越冷了……”
陈墨放下碗,轻轻叹了口气。
“豫地的百姓……苦啊……”
这天下局势,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
左良玉果然依照历史进程,以清君侧为名,沿江东下,直指应天府。
高杰,也打着救驾的旗号,陈兵江北,与左良玉对峙。
对于陈墨来说,最好的对策就是不想对策。
出兵,除了只会加大战场面积,并不能快速解决双方几十万大军。
反而有可能让对方调转矛头,联手对付自己。
随着全面收复齐鲁、冀北,大批的青壮和降兵自愿加入玄甲从军。
陈墨的国运值,也来到了六百多万。
玄甲从军,也来到了恐怖的二十万之众!
除了前期加入的五万,其他玄甲从军,还需要操练,才有一战之力。
而且,要将他们分别驻扎在各地,防备西、北、南三个方向可能的危险。
这远远不足以平定南明之乱。
这个时候,不如等南明的这场火,彻底烧毁它最后的一点根基。
等江南的士绅贵族,乃至那些还在观望的武装势力,彻底对南明绝望之时。
他再以雷霆之势南下,才能用最小的损失,收复南明。
眼下,恢复现有之地的民生,才是首要之事。
“陈大哥,我听父皇说,南边,又出事了……”
陈墨一笑,淡淡说道。
“没事,一群跳梁小丑,用不了多久,就会作茧自缚。”
目前陈墨的军事部署,分散在豫、鲁、冀、晋多地,分别加急操练。
就是为了让各方势力觉得,他兵力分散,无力南下。
应天府城外,一片肃杀之气。
左良玉和高杰两边的军队,正隔江对峙。
“父帅,高杰不过是虚张声势,其麾下兵马,多是新卒,毫无军心,一触即溃。”
“我军只需发动一次总攻,必能将其击溃!”
左良玉摇了摇头,目光看向应天府的方向。
“不急,高杰是条疯狗不假,但这应天府里,还有一条傻狗!”
他说的傻狗,自然是阮大铖。
阮大铖再傻,也知道左良玉口中的清君侧,到底要清的是谁。
这几日,他派来的使者,几乎踏破了左良玉的帅帐。
送来的金银珠宝、美女珍宝,数不胜数。
言辞之间,更是极尽拉拢。
左良玉心中冷笑。
这点小恩小惠,就想打发自己?
他要的,是整个江南。
不杀你阮大铖,我这数十万大军的军饷谁来解决?
不杀你阮大铖,我左良玉,岂不是成了作乱的反贼?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就地休整,每日操练,不急于渡江。”
“另外,派人去告诉高杰,就说本帅愿与他平分江南,共讨国贼!”
左梦庚闻言一愣。
“父帅,您这是?”
左良玉抚须一笑,眼中闪着老谋深算。
“吾儿莫急,这高杰,借着救驾名头,无非也是想从我等手中,撕下一块肉来。”
“只要阮大铖、马士英知道此事,必然和高杰互相猜忌。”
“等他们两败俱伤,我等再行攻城,一举拿下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