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这么希望一依上普林斯顿啊!”
“不,我是看到了一依成为社会精英的希望。”
找到苏一依,准备回家报辅导班的苏妍,双眼放光,整个人都有种娇艳欲滴的姿态撩人。
这才是她在国内,期待的,幻想的,她们母女在国外奋斗的场面。
而不是苏一依在十八岁成年之后,因为没考上大学,或者考上了社区大学,没有必要去读书,而出现在餐馆,成为餐厅女服务员。
真要是到了那么一天,苏一依怎么想不知道。
但是苏妍绝对会疯。
她不接受自己的婚姻失败后,连女儿都要为她失败的婚姻买单。
可来到纽约之后,她确实看不到希望。
陈泽看着苏妍双眼放光的样子,确实,普林斯顿的本科申请不容易,可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不近人情,比如说哲学、社会学、历史之类的学科。
通过概率还是挺高的。
这些学科毕业的本科生,哪怕被誉为全美高校最优秀本科毕业生,年薪也就比餐厅的女服务员多那么一丁点。
三万美元起。
这是个尴尬的薪水收入。
而数学专业学生去华尔街,年薪二十万美元起。
这就是差距。
可苏妍是懂教育的,确切的说,是懂华夏教育,哪怕她的女儿在美利坚上学,同样的,给她打开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苏姗老师说,像一依这样的学生,只要路线安排的好,未来在学术上的成就同样可以让人期待。”苏妍兴致昂然的对陈泽说着,眼神中充满了期待的光芒,视线有意无意的落到,在草地上托着风筝疯跑的苏一依。
陈泽也很好奇,美利坚的中小学老师的水平,他确实有点好奇。
毕竟苏妍的固执,可以说是他认识的女人之中,最特殊的一个。
哪怕他们的关系突破了最后的一步,可苏妍愣是不承认,甚至在白天,她和陈泽疏远的像是个不近人情的长辈。
不过,对陈泽来说,这种偷偷摸摸的感觉,更好了。
也许,苏妍也非常享受这种关系。
苏妍高兴的打开了从学校拿来的计划书,摊开后对陈泽如数家珍的说起来:“苏姗老师说,一依并不擅长在自然科学上的研究,但是对艺术,文学,有着极高的天分,还可以朝着哲学靠一靠。”
陈泽有点想笑,却好不容易忍住了。
这话的意思就是,苏一依不适合读数学,物理之类的理科,同时,也不适合读商科和律师,说白了就是不够聪明的委婉说辞。
这老师有两把刷子的,不会彻底把一个学生说死,可褒奖学生的手法,有点生疏,但架不住家长相信。
“苏姗老师说了,在咱们华夏,尤其是华夏大学里,对留学归来的学者有着一种非常宽松的入职程序。”
“我就琢磨着,一依在文学,社会科学,哪怕是哲学艺术上多下点功夫,本科申请普林斯顿,研究生去哈佛,只要顺利博士毕业,她就能以留学生的身份,进入国内的高校,担任副教授。”
这个政策……
似乎还真的有。
世界一流大学回国后,这几年国内的一流大学会追着抢,博士毕业的话,确实有机会入职就给副教授职称。
只是苏一依?
可能吗?
还真有可能。
陈泽不由得一惊,这家伙对华夏的政策把握的很准啊!
陈泽疑神疑鬼的毛病又起来了,问苏妍:“这不是普通老师能想出来的吧?苏姗老师是哪里人啊!”
“汉东省,琴岛人,怎么了?”
就在陈泽楞神的功夫,苏妍很自然的说道:“她是嫁人留在美利坚的,是学校里的金牌职业规划师,她设计的职业道路,大部分学生都在家长的帮助下,实现了最终的目标。”
这话怎么说呢?
只有自己人,才最懂自己人。
只不过苏一依要想博士毕业,至少得18年以后了,还有七年的中小学教育,四年本科,三年硕士,四年博士。
现在可行的职业规划。
18年后,谁知道会变成什么鬼样子。
要是十年之内,苏一依能博士毕业,哪怕京大这样的名校,她都有资格被聘为副教授,从而人生进入快车道。
可十八年后,国内大学扩招的红利已经吃的差不多了,高校老师也大致已经到了饱和的程度,国外名校留学的经历,哪怕是博士,吸引力也不够大了。
一本二本倒是还有点机会。
除非是理工科的博士,还带技术带项目的那种,才会被一流大学聘请。
不过这时候不能打击苏妍,陈泽提醒道:“人文社科的本科容易毕业,可博士毕业不容易,甚至比理工科更难。虽说是十几年后的事,也得提前准备吧?”
苏妍有种遇到了人生知己般的雀跃,从文件最后面,拿出了一份苏一依补课计划。
就密密麻麻的小字,看的陈泽都眼晕。
果然如陈泽想的那样,苏一依想要二十年后成为苏教授,光语言类的补课就有三门,法语,西班牙语,和拉丁文。
当然,拉丁文可以不学,或者在学校里糊弄着学一学就够了。
这玩意是书面用语,学多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是法语和西班牙语都得学。
加上中文,和英语。
苏一依得学会至少四门语言。
然后就是舞蹈,绘画,马术,音乐里的钢琴和小提琴选修一门,反正,在未来十年,苏一依别想有一个周末和节假日。
不过陈泽也不会犯傻,去劝苏妍放弃。
她此时热情高涨,是因为没彻底了解苏一依的实力。
反而表现出了无条件支持‘继女’的求学之路,表示:“钱的事你不用担心。”
“不用,陈泽你知道吗,来到普林斯顿,我才知道真正的美利坚是什么样的,积极,向上,富有,且拥抱激情的美好未来……”
说到后面,苏妍愤慨的表示:“这里根本就不像皇后区,左邻右舍都喜欢探听邻居的秘密,还有各种店铺被抢的社区新闻。邻居之中,没几个高学历的,大部分都是产业工人。”
总而言之,对苏妍来说,皇后区一点都不美利坚。
这是个充满着低俗、愚昧、甚至犯罪的糟糕地区。
陈泽很想告诉她,皇后区才是真正的美利坚的样子。
像普林斯顿小镇这样的镇子,美利坚也没第二个,全镇三万人,除了一般普林斯顿的学生和教师之外,居民的本科率达到了惊人的80%。
其他20%没达到本科学历的人口,是在上小学和中学。
这是一个对全世界来说,都极其恐怖的高等教育率。
精英糊弄人不同于底层,哪怕是苏妍都能看出对方眼神中的算计。但是给苏一依做人生规划,苏妍在纽约看到的是没有希望,不要去危险社区,尽量读到12年级高中毕业,参加SAt考试之类的话。
简单来说,上高中,参加高考。
至于能否考上大学,就不是老师的问题了。
而在普林斯顿,苏妍的闺女还是那个闺女,但是职业规划变了,她在艺术上有极高的天分,可以在现阶段就准备名校的申请。
然后,一条金光大道就展现在了苏一依的面前,只要每一步都成功了,她的未来就是苏教授。
而且每一步似乎都说得通,每一步苏一依努努力都能做到。
这就由不得苏妍不相信。
尤其是对苏研这样的单亲家庭的母亲,心中那股子要让所有人都大惊失色的怨气,说什么都不小。
没有前夫,她能将女儿培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