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府的紫藤架下,明轩正拿着根小树枝,追着蝴蝶跑。他穿着件月白色的小袄,跑起来像只摇摇晃晃的小鸭子,引得廊下的丫鬟们阵阵发笑。
“小少爷慢点儿,别摔着!”王氏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块帕子,随时准备给跑出汗的小家伙擦脸。
暖阁里,瓜尔佳氏正看着明玉摆弄积木。那是套紫檀木的小方块,明轩玩的时候总爱乱丢,散落得满地都是。可到了明玉手里,她却总爱把它们一个个摞起来,虽然叠不了多高就会倒掉,可那份专注的小模样,总让瓜尔佳氏心生欢喜。
“小姐这心思,比小少爷细多了。”王氏端着碗杏仁酪进来,见明玉正试图把最大的方块放在最下面,不由得笑道,“将来定是个能干的。”
瓜尔佳氏接过杏仁酪,用小勺舀了点,递到明玉嘴边:“尝尝?你哥哥最爱这个。”
明玉张开嘴,小口地吞咽着。那股甜香在舌尖化开,她的小眉头舒展开来,眼神里多了点像蜜糖一样的光泽。瓜尔佳氏看着她的样子,忽然想起前几日府里婆子们的议论——说四爷和德妃娘娘如此看重,定是小姐有大福气。
“福气不福气的,”她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只要你和哥哥能平安长大,娘就心满意足了。”
雍亲王府的书房里,气氛却有些沉闷。
胤禛坐在案前,手里拿着本奏折,目光却有些涣散。苏培盛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自从周岁宴回来,主子就时常这样出神,有时对着窗外能看半个时辰。
“青隼那边,有新消息吗?”胤禛忽然开口,声音打破了书房的寂静。
苏培盛连忙回话:“回爷,青隼说,富察府的小格格最近爱摆弄积木,总爱把散落的方块摞起来,看着倒像是有些章法。”
胤禛的指尖在奏折上轻轻敲击着:“章法?一个周岁的孩子,能有什么章法。”话虽如此,他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趣。
“还有,”苏培盛补充道,“富察府的下人说,小格格身上的香气似乎更浓了些,闻着让人心里舒坦。”
胤禛放下奏折,站起身走到窗前。那缕清冽的香气,仿佛又萦绕在鼻尖,带着种说不出的宁静。他想起周岁宴上,明玉那双清澈沉静的眼睛,还有她手里的旧书和算盘。这孩子,确实与众不同。
“去查一下,”他忽然道,“太医院里,谁最擅长小儿调养?”
苏培盛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回爷,刘太医最擅长这个,前几日还给九阿哥看过烫伤。”
胤禛点点头:“让他准备一下,就说……德妃娘娘记挂富察府的小格格,特命他去给小格格请个平安脉。”
苏培盛心里一动,连忙应道:“嗻。”他这才明白,主子是想借着德妃娘娘的名义,再探探那位小格格的底细。
富察府的暖阁里,瓜尔佳氏正陪着明玉玩翻绳。一根红绒绳在她手里翻出各种花样,明玉的目光跟着绳结转动,小脸上满是好奇。
“夫人,宫里来人了!”丫鬟春桃掀帘进来,脸上带着惊喜,“是德妃娘娘身边的刘太医,说是奉了娘娘的旨意,来给小姐请平安脉的!”
瓜尔佳氏又惊又喜,连忙起身迎了出去。刘太医穿着身石青色的官袍,手里提着个药箱,见了瓜尔佳氏,拱手笑道:“富察夫人安好,娘娘记挂小格格,特命下官来看看。”
“有劳太医,有劳娘娘挂心了!”瓜尔佳氏连忙将刘太医请进暖阁,心里对德妃的感激又深了一层。这位娘娘,真是仁厚。
刘太医坐在椅子上,目光落在被乳母抱在怀里的明玉身上。小家伙正睁着那双墨玉般的眼睛看着他,既不好奇,也不胆怯,安静得像幅画。
就在这时,一股清冽的香气忽然钻进鼻腔。刘太医的动作顿了顿,有些惊讶。这香气纯净得像山涧的清泉,带着种洗涤心神的力量,比宫里任何名贵的熏香都要动人。
“太医,这边请。”瓜尔佳氏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刘太医定了定神,接过明玉的小手。那小手软软的,暖暖的,脉搏跳动平稳有力,像山涧的清泉,汩汩流淌。他行医几十年,见过的孩子不计其数,却从未见过如此……充满生机的脉象。这脉象之下,仿佛潜藏着一股深厚的力量,虽然微弱,却源源不断。
“小格格的脉象很好,”刘太医松开手,笑道,“气血充盈,神清气爽,可见夫人照料得宜。”
瓜尔佳氏松了口气,笑道:“多谢太医吉言。”
明玉似乎对刘太医药箱上的铜锁产生了兴趣,小手指着那个亮晶晶的东西,发出细微的咿呀声。
“这孩子,”瓜尔佳氏笑着点了点她的小鼻子,“就爱瞧新鲜东西。”
刘太医看着明玉的样子,忽然明白为什么德妃娘娘和四爷会对这个孩子另眼相看了。这孩子身上有种说不出的灵气,安静中透着股聪慧,再加上那缕奇异的香气,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小格格聪慧,”刘太医捋着胡须笑道,“将来定是个有福气的。”
这时,明轩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嘴里喊着:“娘!我回来了!”他一眼看到刘太医,好奇地睁大眼睛,“你是谁?”
“轩哥儿,不许无礼。”瓜尔佳氏连忙道,“这是宫里的太医。”
明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落在妹妹身上,忽然凑过去,小鼻子在妹妹身上嗅了嗅,咯咯笑道:“妹妹香!”
瓜尔佳氏和刘太医都笑了起来。暖阁里的气氛,温馨而融洽。
刘太医离开后,瓜尔佳氏看着手里的药方,心里满是感激。德妃娘娘不仅派太医来,还特意嘱咐了许多调养的方子,实在是太体恤了。
“夫人,”王氏笑道,“看来德妃娘娘是真喜欢咱们小姐呢。”
瓜尔佳氏点点头:“能得娘娘青眼,是玉儿的福气。”她低头看着怀里的女儿,明玉正睁着眼睛看着她,小脸上没什么表情,可那双墨玉般的眼睛里,却像藏着什么她看不懂的东西。
雍亲王府的书房里,刘太医正向胤禛汇报情况。
“回爷,富察府的小格格身体康健,脉象平稳,是个有福气的孩子。”他顿了顿,补充道,“只是……小格格身上有种奇异的香气,闻着让人神清气爽,臣从未闻过。”
胤禛的目光锐利起来:“哦?什么样的香气?”
“像是山涧的清泉,又像是初绽的兰草,”刘太医形容道,“纯净得很,带着种说不出的生机。”
胤禛沉默片刻,又问:“脉象呢?可有什么异常?”
刘太医摇摇头:“脉象很好,甚至比寻常孩子更沉稳有力,透着股深厚的生机。臣也说不好,就是觉得……这孩子不一般。”
胤禛点点头,示意刘太医退下。书房里又恢复了寂静,他走到窗前,望着富察府的方向,眼底的探究更深了。
生机深厚……奇异香气……聪慧沉静……
这几个词在他脑海里盘旋,像一块块拼图,渐渐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这个富察明玉,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不简单。
他忽然想起德妃娘娘对明玉的看重,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或许,把这孩子放在富察府,并不是长久之计。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现在还不是时候。
但他知道,自己对这个孩子的兴趣,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好奇。那缕清冽的香气,像一根无形的线,已经悄悄缠上了他的心。
富察明玉……
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指尖在窗台上轻轻敲击着,眼神深沉得像夜色。
而此刻的富察府,明玉正躺在摇篮里,看着窗外飘落的紫藤花瓣,眼神安静而悠远。她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那位冷面四爷心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谜团。而这缕清冽的香气,还将牵引着她的命运,走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