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初成的气息尚需时日才能彻底圆融内敛,炼气巅峰的根基也需实战进一步打磨。霍天渊与战玲珑在初步验证了自身突破后的实力后,并未沉溺于力量提升的喜悦,反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前路的漫长与自身尚且存在的不足。尤其是霍天渊,筑基仅仅意味着真正踏上了求道之路的起点,未来的金丹、元婴乃至更高境界,每一步都将是更为艰难的攀登。
这一日,夜色深沉,寂灭崖顶的风依旧凛冽,却不再能让霍天渊感到丝毫寒意,玄冥真水自行运转,便与这天地间的寒意融为一体。
师尊的虚影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实,仿佛一道介于虚实之间的苍老身影,静静地立于卧牛石旁,目光如同包含了星辰生灭,落在霍天渊与一同前来的战玲珑身上。
“不错。”师尊率先开口,声音直接响彻在两人识海,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筑基已成,根基未浮,玄冥真意,初具雏形。女娃儿亦是火候纯青,刚柔并济,距那临门一脚,亦不远矣。”
得到师尊的肯定,霍天渊心中一定,与战玲珑一同恭敬行礼。
“然,”师尊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筑基之后,修行之路方显真容。炼气乃积累,筑基方是塑形。汝之道基,将决定汝未来能走多远,能攀多高。不可再如炼气时般,仅凭苦修与资源堆砌便可精进。”
霍天渊神色凛然,知道师尊即将给予至关重要的指点,沉声道:“请师尊示下。”
战玲珑也屏息凝神,认真聆听。她知道,这位神秘而强大的前辈的指点,对霍天渊乃至对她自己,都至关重要。
师尊虚影目光扫过霍天渊,缓缓道:“汝身负《寂灭心法》之本源,此乃汝之根本,亦是汝之枷锁。寻常筑基修士,或凝练剑心,或打磨丹火,或参悟阵法符道,皆有明确路径。然汝之寂灭道,缥缈高远,非常规可循。强行规划,反落了下乘,恐限制汝之未来。”
霍天渊若有所思,他确实感觉,筑基之后,《玄冥真水诀》虽仍是强大的修炼法门,但似乎已不能完全承载他对“寂灭”与“水”之本质的探索欲望。
“那弟子该如何前行?”霍天渊虚心求教。
“道,需自行探索,于万物中见真知。”师尊声音悠远,“汝既已筑基,便不能再局限于宗门一隅,亦不能如之前游历般走马观花。需有目的,有方向地行走于这云澜大陆,乃至更广阔的天地。”
他顿了顿,继续道:“汝可沿三条路径并行,以此锤炼汝之道基,探寻汝之寂灭真意。”
“其一,战之途。于生死搏杀间,激发潜能,印证所学。筑基期,乃是实战能力飞速提升的阶段。可前往大陆各处险地、古战场、或是接取高阶佣兵任务,与同阶乃至更高阶的修士、妖兽、异族交锋。汝之‘寂灭玄水刺’,需在真正的血战中,方能磨砺至大成,衍生出更多变化。同时,战斗亦是快速巩固修为、适应筑基期力量的最佳方式。”
霍天渊眼中精光一闪,默默记下。实战,永远是检验和提升实力最直接的途径。
“其二,悟之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万般法。汝需游历名山大川,感悟自然之道之生灭轮回;需探访上古遗迹,追寻先贤遗留的道韵与智慧;需接触不同的修行体系、不同的道法传承,无论是正道玄法,还是魔道神通,甚至是妖族、异族的独特修炼方式,皆可观摩、借鉴。寂灭非是毁灭一切,而是理解一切生灭背后的规则。见识越广,汝之道心便越坚,对寂灭的理解便越深。”
这番话让霍天渊和战玲珑都心神震动。这已不仅仅是修炼方法的指导,更是一种修行理念与格局的开拓。
“其三,缘之途。顺其自然,把握机缘。修行路上,有时刻意寻求反而不得,不经意间却有大机缘降临。保持一颗敏锐而开放的心,留意身边发生的一切,无论是人、是物、还是事。或许一次看似平常的相遇,一件不起眼的古物,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都可能成为汝悟道的关键,或是为汝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
三条路径,战、悟、缘,清晰而又充满无限可能地展现在霍天渊面前。这并非一个刻板的计划,而是一个充满弹性的成长框架。
“至于汝,”师尊的目光转向战玲珑,语气缓和了些许,“火性刚烈,更需以柔济之,以战养之。汝之《焚天战诀》已得堂皇正道,然欲要凝聚完美道基,冲击至高境界,需寻得‘涅盘之火’或类似本源火种,融入己身,方可实现真正蜕变。此物可遇不可求,需留意大陆各处极阳之地、凤凰遗迹或与火系神兽相关的传闻。同时,汝之战斗风格,可与天渊形成更佳互补,水火相济,阴阳互生,于激战中对尔等皆有大益。”
战玲珑闻言,美眸中闪过坚定与向往。“涅盘之火”,这是她家族典籍中都记载不详的传说之物,没想到这位前辈直接点明了她未来的关键方向。她郑重行礼:“晚辈谨记前辈教诲!”
师尊微微颔首,最后看向霍天渊:“汝二人同行,互为臂助,亦互为镜鉴。然需记住,道途终究是自身之事,不可过度依赖。此外,”他语气再次变得凝重,“汝身怀寂灭本源与玄冥真水之事,在外务必谨慎,非生死关头,不可轻易显露真正根底,以免引来不必要的觊觎与灾祸。这云澜大陆,水深得很。”
“弟子明白!”霍天渊肃然应道。怀璧其罪的道理,他早已深刻体会。
“去吧。”师尊虚影缓缓变得淡薄,“规划已定,方向已明。宗门可作短暂休整之所,却非久居之地。待汝二人准备妥当,便可依照此框架,踏上新的征程。记住,筑基只是开始,汝等的目标,当在星辰大海。”
话音落下,师尊的虚影彻底消散在寂灭崖的夜色中,只留下那亘古不变的寂灭道韵,萦绕在两人心头。
离开寂灭崖,回到翠微谷,霍天渊与战玲珑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师尊的一席话,如同为他们推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既让人心潮澎湃,又深感责任重大。
在霍天渊的书房内,两人对着云澜大陆的详细舆图,开始根据师尊指点的“战、悟、缘”三条路径,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更为具体的短期与长期规划。
“战之途方面,”霍天渊手指点向舆图西部一片标记为猩红色的区域,“‘血腥荒原’,那里是大陆闻名的混乱之地,种族林立,厮杀不断,甚至有连接其他界域的薄弱点,是绝佳的实战磨砺之地。我们可以先去那里。”
战玲珑点头同意,又指向南部一片广袤的森林:“还有‘南疆古林’,据说深处有上古妖庭遗迹,妖兽强横,且多奇毒蛊术,正好可以磨砺我的火焰应对各种诡异手段。”
“悟之途,”霍天渊目光扫过舆图上标记的几处着名险地古迹,“北境的‘极冰渊’蕴含极寒之道,西漠的‘金沙海’有海市蜃楼与失落古城,中域的‘万卷书院’藏书亿万,东海之滨有‘观潮台’可悟水之韵律……这些地方,我们都可列入行程。”
“至于缘之途,”战玲珑笑道,“那就只能随缘了。不过我们可以多留意各地的拍卖会、奇物市场,还有那些流传的古老传说和未解之谜。”
两人仔细商讨,初步拟定了一条曲折却目标明确的游历路线:首先前往“血腥荒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战磨砺,巩固筑基修为,磨砺寂灭玄水刺与南明离火。随后转向“南疆古林”,探寻可能存在的火系机缘与上古遗迹。之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北上极冰渊,还是西行金沙海,或是前往中域书院。
同时,他们也决定,在正式长期离开宗门之前,利用宗门藏经阁第三层的权限,尽可能查阅关于大陆地理、各大势力、奇物志异以及水火两道更深层次的典籍,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新的规划,不再是盲目的闯荡,而是有了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它融合了实战的淬炼、知识的积累、机缘的探寻以及对自身之道的求索。
窗外,晨曦微露,照亮了铺陈在桌面的巨大舆图,也照亮了两人眼中对未来的坚定与期待。筑基之后的新篇章,即将以更加恢弘和精彩的方式展开。他们将以青云宗为起点,遵循师尊指引的“战、悟、缘”之路,一步步走向云澜大陆的更深处,去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追寻那至高无上的寂灭与焚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