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绕着村子走了一圈,吸引了无数看热闹的村民和小孩子,欢呼声、嬉笑声不绝于耳。
到了娘家门口,又是一番拦门、塞红包的热闹。
江屿好不容易才进了门,对着端坐堂上的宁学祥和大奶奶行了大礼。
然后,在喜娘的搀扶下,蒙着盖头的宁绣绣缓缓走出来。
江屿上前,将一段红绸递到她手中,另一端自己握着(这叫牵红)。
新人拜别父母。
在一片祝福和喧闹声中,宁绣绣被扶上花轿。
花轿起驾,一路吹吹打打抬到工厂的新房。
下轿、跨火盆、踩瓦片……每一步都遵循着古老的习俗。
拜堂仪式在工厂大堂举行。
宾客云集,除了村民,还有县里的头面人物、工厂管事、甚至附近乡绅也派人送来了贺礼。
宁可金带着护厂队维持秩序,一个个与有荣焉。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在众人的哄笑和祝福声中,江屿用红绸引着宁绣绣,走向后院布置一新的洞房。
洞房里,红烛高照。
江屿用秤杆轻轻挑开了宁绣绣的红盖头。
烛光下,宁绣绣粉面含羞,眼波流转,美得不可方物。
宁绣绣抬起头,看向同样一身喜服、俊朗非凡的江屿,两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外面,流水席依旧热闹非凡,划拳行令声、笑语喧哗声阵阵传来。
洞房内,红烛摇曳,将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温暖而暧昧的光晕。
喧闹声被隔在门外。
宁绣绣坐在铺着大红鸳鸯被的炕沿上,依旧低垂着头,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
虽然早已认定彼此,但真到了这洞房花烛夜,羞怯还是让宁绣绣不知所措。
江屿看着宁绣绣这副娇羞的模样,走到桌边,倒了两杯交杯酒,端了过来。
“绣绣,”江屿将其中一杯递给宁绣绣,“按规矩,该喝交杯酒了。”
宁绣绣抬起头,脸颊绯红,接过酒杯。
两人的手臂交缠,目光交汇。
气氛愈发暧昧起来。
江屿放下酒杯,坐在宁绣绣身边,自然地握住了她的手。
“忙活了一天,饿不饿?”江屿说道。
“我让人在厨房温着点心和鸡汤。”
宁绣绣轻轻摇头,回道:“不…不饿。”
江屿低笑一声,手指轻轻摩挲着宁绣绣的手背:“那我饿了怎么办?”
宁绣绣一时没反应过来,傻傻地问:“那…那我去给你拿点吃的?”
江屿被宁绣绣这憨直的反应逗乐了,忍不住凑近宁绣绣耳边,压低声音说道:“我说的饿……不是那个饿。”
温热的气息喷在耳垂上,带着酒意和男性气息,宁绣绣瞬间明白了江屿的意思。
整个人像被煮熟了的虾子,连脖颈都红透了,羞得恨不得把脸埋进被子里。
“江屿…你……”宁绣绣有点语无伦次。
江屿看着宁绣绣这可爱的反应,便不再逗她,只是轻轻将宁绣绣揽入怀中,让宁绣绣靠在自己胸前。
“绣绣,”江屿抚摸着宁绣绣的秀发,温柔的说道,
“从今往后,我们是真正的夫妻了。我会一直陪着你,护着你。”
靠在江屿坚实温暖的胸膛上,宁绣绣最初的紧张和羞涩慢慢平息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安心感和幸福感。
宁绣绣轻轻“嗯”了一声,主动伸出手环住了江屿的腰。
红烛噼啪作响,帐内春意渐浓。
衣衫渐褪,呼吸交缠……(此处省略N字)
风雨过后,宁绣绣侧身靠在江屿汗湿的胸膛上,脸颊贴着江屿的皮肤,感觉浑身酥软。
江屿的手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抚着宁绣绣光滑的脊背,享受着温存。
“绣绣,”江屿忽然开口道。
“等以后,咱们把这郯城县治理得更好,工厂开得更多,让老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孩子们都能上学堂。
到时候,咱们也生好几个孩子,围着我们叫爹叫娘,好不好?”
宁绣绣想象着那幅画面,心中充满了向往,轻轻点头:“嗯,都好。只要跟着先生,去哪里,过什么日子,都好。”
“不是先生了,”江屿笑着纠正宁绣绣,“该改口了。”
宁绣绣脸一红,埋在江屿怀里,极小声道:“相…相公……”
江屿满意地笑了,将宁绣绣搂得更紧。
两人相拥着,低声描绘着未来的蓝图,从县城的建设说到工厂的发展,再到对孩子的期望……直到夜深人静,才相拥着沉沉睡去。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两年多过去。
在江屿的治理下,郯城县确实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虽然谈不上翻天覆地,但生机勃勃。
农业上推广的新式农具和少量良种开始显现效果,兴修的水利工程也让抗旱能力增强了些。
最重要的是,江屿顶着压力,逐步废除了几种最苛刻的捐税,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
商业上县城街道被拓宽平整了些,卫生状况改善。
除了皂胰厂、火柴厂,一家纺纱厂和一家铁器加工坊也建立起来,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江氏商铺的货物通过商人销往更远的地方,带来了持续的财富。
在远离县城的山谷里,依托铁器加工坊的掩护,一个极其隐秘的工厂建立起来。
这里利用江屿提供的技术资料,正在尝试利用现有材料,土法仿制子弹和生产黑火药,甚至摸索着修理和改造枪支。
这是江屿为未来准备的暗棋。
这天傍晚,江屿回到县城那座四合院。
刚进院门,一个穿着红肚兜、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摇摇晃晃地扑过来,口齿不清地喊着:“爹!爹!”
正是江屿和宁绣绣的儿子,江承业。
小家伙已经两岁,活泼可爱,是整个县衙和工厂的开心果。
江屿一天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大笑着弯腰将儿子高高举起:“哎!我的好儿子!今天在家有没有听娘的话?”
“业儿可乖了。”宁绣绣笑着从屋里走出来。
宁绣绣比两年前更显丰腴成熟,眉宇间带着为人妻为人母的温婉与满足,但眼神依旧清澈明亮,透着干练。
宁绣绣如今不仅是江屿的贤内助,更是掌管着庞大产业账目的财政部长,地位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