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气氛热烈。
一位头发花白的农业专家,正站在白板前,唾沫横飞地讲解着“氮磷钾”元素对作物生长的决定性作用。
“……所以,传统的农家肥,其本质就是提供这些元素,你们可以先用着,但效率太低,成分也不稳定!”
“而我们现代的化肥,就是把这些东西提纯,浓缩,定向投喂!只要土地不缺水,亩产翻个十倍,那是打底!”
朱棣听得两眼放光,恨不得把专家绑回大明去。
刘秀更是听得如痴如醉,手里的小本本记得飞快。
嬴政则直接提问,该如何从矿石中大规模提取磷这种东西。
帝王们已经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
而在另一边的小办公室里,气氛却压抑得像是凝固了一般。
周墨给诸葛亮、杨坚和赵光义一人发了一个平板电脑,朱允炆则在一旁,耐心地教他们如何开机、滑动。
“看看吧。”周墨靠在椅子上,双臂抱胸,“这里面,有你们想知道,或者说,你们应该知道的一切。关于你们自己,也关于你们的时代的。”
三人面面相觑,朱允炆已经贴心地为他们搜好了各自的词条。
赵光义的纪录片先播放了出来。
“宋太宗,赵光义,本名赵匡义……”
他皱着眉往下看,看到了“烛影斧声”四个字,脸色微微一变,但还是强作镇定面上什么都没表现出来。
直到,他看到了一个加粗的标题——【高粱河之战】。
一段文字描述和一张动态的行军地图,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
“……灭北汉后,光义不听诸将劝阻,携灭国之威,趁势攻打幽州。初战得利,遂轻敌冒进……”
“……辽将耶律休哥设伏,宋军大败。光义股中两箭,仓皇难遁,乘驴车狼狈逃窜,仅以身免……”
驴车!逃窜!
赵光义的脑袋里嗡的一声,他终于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上次来,那个汉朝的老流氓刘邦会指着他喊什么“小毛驴”,为什么满车的人都在哄笑!
原来根子在这里!
“高粱河车神”……
这个他一直没搞懂的绰号,此刻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他的脸上。
“砰!”他猛地将平板摔在地上,屏幕瞬间碎裂。
“荒谬!一派胡言!”他豁然起身,指着周墨,气得浑身发抖,“朕……朕乃天子,岂会乘驴车而逃!这是污蔑!这是诽谤!”
然而,他的咆哮没有换来任何回应。
周墨只是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一丝怜悯。
朱允炆默默地叹了口气,弯腰捡起了摔碎的平板。
这种无声的反应,比任何反驳都更具杀伤力。
赵光义的怒火,就像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瞬间熄灭,只剩下无尽的冰冷和屈辱。
他颓然坐倒在椅子上,他那里甚至粮草已经先行了,大军也集结完毕,再过三月便要开拔,没想到,没想到竟是这种结果!
还给他留下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名头!
另一边,杨坚看得更加仔细。
他看到了自己开创大隋,一统天下,建立三省六部,开创科举……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他心中涌起无限的豪情。
这是他的功绩!
但很快,画风急转直下。
他看到了自己晚年的猜忌,废长立幼,诛杀功臣。
他看到了太子杨勇的温厚被废,看到了次子杨广的伪装与野心。
然后,是杨广的暴政,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天下大乱。
最后,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刺眼的名字——李渊、李世民。
【大业十三年,李渊于晋阳起兵,长驱直入,攻克大兴。次年,隋炀帝杨广于江都被弑,隋亡。】
隋亡。
短短两个字,却重如泰山,压得杨坚喘不过气来。
他亲手建立的王朝,仅仅两代,三十八年,就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他没有像赵光义那样暴怒,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眼神里的光芒也一寸寸黯淡下来。
有什么比登基当天就看到自己帝国只有短短三十八年来的冲击大?
“为何?”他沙哑地开口,问的不是周墨,而是仿佛在问自己,在问这无情的历史,“朕自问勤政爱民,宵衣旰食,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朕的江山,朕的子孙……”
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将头深深地埋进了掌心。
办公室里,只剩下这位开国之君压抑的喘息声。
唯有诸葛亮,从始至终,神情都未曾有过太大的变化。
他看得很认真。
【三顾茅庐】、【隆中对】、【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这些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篇章,在他眼中,只是平静地滑过。
然后,是【白帝城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屏幕上的文字,记录着他后半生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个目标,所付出的一切。
一次又一次的北伐,一次又一次的无功而返。
最后,画面定格。
【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时年五十四。】
没有惊奇,没有愤怒。
诸葛亮的脸上,只有一种周墨看不懂的复杂。
原来,这就是我的结局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到头来,依旧是一场空。
他缓缓放下平板,轻轻摇动着羽扇,动作却不复先前的从容,反而带着几分说不出的萧索。
“周先生。”他终于开口,声音有些飘忽,“亮,明白了。”
周墨看着他,心里也是一阵感慨。
这位智多近妖的千古名相,在亲眼看到自己注定的结局后,终于放下了所有的伪装和试探。
“亮,来自建安十三年冬。”诸葛亮的声音恢复了平稳,但内容却是一颗重磅炸弹。
“赤壁之战,一触即发。东吴尚在犹豫,曹军八十三万,已陈兵江北。”
“!!!什么!“周墨大惊,没想到竟然是在这么关键的时刻。
他立刻又找了一个具体关于赤壁之战的纪录片。
“孔明先生,请看。”
高清的卫星云图,精准的风向数据分析,曹军战船连接的致命缺陷,黄盖诈降的路线模拟,以及那场决定胜负的东南风,是如何因为局部气象变化而产生的……
一幕幕,一桩桩,以上帝视角,将这场大战的每一个细节都剖析得清清楚楚。
诸葛亮的羽扇,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下来。
他向前探身,死死地盯着屏幕上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数据。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周墨下意识看了眼时间,这过的也太快了!
“没时间了!”他飞快地划开一张世界地图。
“世界很大,华夏只是其中一部分!你们要面对的,远不止眼前的敌人!”
两人还没来得及消化这庞大的信息量,周墨已经让朱允炆拿来了好几大袋种子和三个录音笔。
“别问了!玉米、土豆!高产作物!拿回去,找最好的地,玩命种!民生上去了,国力强了,你们才有更多的时间来这里带好东西回去,才能改变历史!”
话音未落,白光已经将三人笼罩。
光芒闪过,办公室里只剩下周墨和朱允炆,以及掉在地上的种子和录音笔。
朱允炆一一捡起,数了数,又看了录音笔。
“周哥,看来他们的权限还不够,目前只能带走五斤的种子。
周墨点头,”对,只能等他们发展……“
“坏了!忘了白起了!”
武安君的时间也快到了!
还得试着送他回大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