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猪舍建成,功勋母猪乔迁新居。
林冒烟的科学养猪计划,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然而,对于养殖来说,舒适的环境只是基础,真正决定猪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的,是饲料。
“奶奶,爸,从今天开始,我们不能再给猪喂泔水和烂菜叶了。”
在家庭晚饭会议上,林冒烟郑重地宣布。
“不喂泔水,那喂什么?”周玉兰不解地问,“自古以来,猪不就是吃这些东西长大的吗?”
“那叫长,不叫优生优育。”林冒烟摇了摇小手指,开始她的理论教学。
“猪和我们人一样,要想长得又快又壮,光吃饱是不行的,还要吃好,吃得有营养。”
“泔水里,油盐太重,对猪的肠胃不好。烂菜叶更是没什么营养,还容易有病菌。长期吃这些,猪的生长速度慢,抵抗力也差所以才容易生病。”
“那……那该吃什么?”林建国问道。
“我们要给它吃,专门为它量身定做的营养套餐!”林冒烟的眼睛,闪闪发光。
她早就把配方,在脑子里盘算过无数遍了。
她拿出一张纸,用铅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列出了一个详细的饲料配方清单。
“主食,也就是提供能量的,我们用玉米面和麦麸。这个我们家就有。”
“蛋白质,是长肌肉的关键。这个最重要。我们可以去镇上的榨油坊,买一些他们榨完油剩下的豆饼回来。豆饼是最好的植物蛋白来源。”
“还有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个也好办。我们可以把平时家里吃剩的骨头,收集起来,用火烧脆,再碾成粉末,就是最好的天然钙粉。再割一些新鲜的,干净的青草或者红薯藤,剁碎了拌进去,补充维生素。”
玉米面、麦麸、豆饼、骨粉、青草……
这些,都是农村最常见,最容易得到的东西。
但经过林冒烟这么一搭配,一组合,瞬间就变得高大上起来,成了一份听起来就很有道理的科学配方。
“最后,”林冒烟又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点,“我们还要在这个配方里,加上一点点盐。猪和人一样,也需要盐分来维持身体机能。但不能多,一百斤饲料里加一小勺就够了。”
听完林冒烟的讲解,林家人都觉得大开眼界。
原来,喂猪还有这么多讲究。
“冒烟,你说的这个豆饼,怕是不便宜吧?”林远山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爷爷,您放心。”林冒烟早就想好了,“我们不用花钱买。我们可以用我们家的福气菜,去跟榨油坊换!我们的菜金贵,肯定能换不少豆饼回来!”
以物易物!
这个主意,让林家人的眼睛都亮了。
说干就干。
第二天,林建国就拉着一车新鲜的福气菜去了镇上,果然,没费什么功夫,就从榨油坊里,换回来了一大麻袋沉甸甸的豆饼。
饲料的原料,全部备齐。
一场别开生面的猪饲料制作工作,在林家的院子里热热闹闹地展开了。
林冒烟像个小老总管,严格地控制着每一种原料的比例。
林建国负责把豆饼敲碎,林小燕负责把骨头碾成粉,周玉兰和陈秀兰,则负责把新鲜的红薯藤剁得碎碎的。
最后,所有的原料都倒进一个大盆里,加上适量的水和一点点盐搅拌均匀。
很快,一大盆看起来黄绿相间,散发着一股粮食和青草混合的,特殊香味的“冒烟牌”猪饲料就新鲜出炉了。
当林建国,把第一盆科学饲料,端到猪圈里,倒进那个崭新的水泥食槽时。
那头功勋母猪,先是警惕地,用它那长长的鼻子凑上去闻了闻。
然后,它试探性地伸出舌头舔了一下。
下一秒,它就像是发现了什么人间美味一样,把整个头都埋进了食槽里,发出“哼哧哼哧”、“吧唧吧唧”的巨大声响,狼吞虎咽地,大快朵颐起来!
那吃相比平时吃泔水的时候,香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到十分钟,满满一大食槽的饲料就被它吃得干干净净,连槽底都被它舔得锃光瓦亮。
吃完之后,它还意犹未尽地,用嘴拱了拱林建国的裤腿,仿佛在说:“还有吗?再来一碗!”
“我的天!这猪,是饿死鬼投胎吗?”林小燕看得目瞪口呆。
“不是它饿,是我们的饲料好吃又有营养,合它的胃口!”林冒烟得意地说道。
从那天起,林家的猪就过上了“饭来张口”的神仙日子。
每天三顿,定时定量,吃的都是精心调配的“冒烟牌”营养套餐。
而科学饲料的效果,也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显现了出来。
仅仅过了一个星期。
那头猪,就仿佛吹了气一样,整个身体都大了一圈。
原本只是膘肥体壮,现在,简直可以用“雄壮威武”来形容。它的背变得更宽,更厚。四条腿,也变得更加粗壮有力。
最明显的变化,是它的皮毛。
以前的毛色虽然也算不错,但总归有些暗淡。
现在,它的猪毛变得油光水滑,晶晶发亮,在阳光下甚至能反射出绸缎一般的光泽!
整个猪,看起来精神抖擞,活力十足。
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要么就是在它那宽敞的单间里,溜达散步,日子过得比村里有些人还要滋润。
“一天一个样!这猪,真是一天一个样啊!”
来林家串门的村民,看到这头脱胎换骨的猪,无不啧啧称奇。
他们把自己家里,用泔水喂养的,瘦骨嶙峋的猪,跟林家这头油光水滑的“猪霸王”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建国啊,你们家这猪,是喂的什么神仙饲料啊?怎么长得这么快?”
“是啊是啊,教教我们呗!”
面对村民们羡慕又好奇的询问,林家人都只是笑而不语,心里别提多自豪了。
刘根生,更是天天都要跑到林家的猪圈前,看上好几遍。
他看着那头,比自己家养了一年的猪,还要壮硕的宝贝疙瘩,眼睛里全是小星星。
他一把抓住林建国的手,激动地说道:“建国!等你们家这头母猪,下了崽。第一窝的小猪仔,无论如何,都要卖给我一头!不,两头!多少钱都行!”
看着村民们那渴望的眼神,林冒烟知道,她的“科学养猪”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她不仅养肥了一头猪,更是在全村人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对于科学养殖无限向往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