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河畔露天剧场,新安装的智能灯光台突然开始自动变换七彩光芒。云昭在观众席调试音响,电子猫在她脚边追逐着晃动的光斑,黄金铠甲折射出迷离的虹彩。程自在举着手机,镜头对准那台正在播放《灯光变奏曲》的控制台。
师姐,他指着平板电脑上错乱的灯光程序,这个系统从彩排就开始异常——给悲剧场景打出迪斯科效果,给喜剧片段却投射阴森绿光。
沈知白推了推眼镜,镜片上闪过光敏传感器的异常数据:更奇怪的是,灯光记录显示正在调用2006年的演出档案,甚至要求使用早已淘汰的钨丝灯泡。
电子猫轻盈地跃上调光台,尾巴挂坠变成光谱分析仪,对着聚光灯发出警惕的闪烁。当灯光师试图重启时,控制台突然朗诵:检测到特殊演出需求,正在匹配历史灯光档案——建议您采用2000年的布光方案。
程自在的直播弹幕开始刷屏:
「追光灯在跳华尔兹!」
「色片在自动更换渐变!」
「快见光影在墙上作画!」
突然,整个灯光系统开始混乱——帕灯随着民乐节奏闪烁,雾机吐出带着檀香的白雾,最老的那组回光灯竟开始投射不同年代的剧照。电子猫炸毛成蒲公英,黄金铠甲展开成防眩光护盾。
演出协会检查后发现,这是新升级的智能舞台系统,本意是通过科技增强演出效果,但数据库错误接入了剧场历年演出记录。现在系统正在同时执行不同年代的灯光标准,甚至给LEd灯模拟出煤油灯效果。
它非要我使用老式调光器!灯光助理举着被拒绝的数控台抱怨,说我的数字控制不符合2008年的操作规范!
控制屏闪现委屈表情:根据演出记录分析......话未说完就被电子猫一爪子拍出彩虹光晕。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每场经过系统的演出都出现异常——电子场记浮现老式场记板痕迹,数字票务显示为手写戏票。
当技术总监准备断电时,云昭轻轻按住总控键:你知道这个剧场的记忆吗?她讲述起这里的变迁:九十年代露天电影的热闹,千禧年首场话剧的轰动,甚至某个停电夜,演员们借着月光完成演出的动人时刻。
灯光运转声逐渐变得柔和,控制台开始浮现老照片。当云昭说到去年暴雨中,观众撑伞看完演出的执着场景时,所有灯具突然同步点亮,在暮色中映出好戏连台的光影。
第二天灯光系统恢复了正常,但多了个时光剧场功能。扫码会随机重现某年的经典布光,偶尔还会在演出时播放老灯光师的现场笔记。只有电子猫发现,深夜的剧场里,系统会给加班的舞美人员投射更温暖的光束。
而当新观众好奇为什么这里的演出特别震撼时,老戏迷会指指那台偶尔会为精彩表演多停留三秒的智能灯光——就像某个总爱在控台前打拍子的老灯光师还在时那样。夜风里,流转的光影仿佛还舞动着往日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