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娇如今所用的这个身份,本身也确实是个散人。根据她融合的记忆,原身是个孤儿,自幼被一位隐居深山的师父收养,传授了她学识与武功。
那位师父性情孤僻,与原身之间似乎也并无太多温情,抚养她长大,估摸着多半也是为了晚年有人送终。
待原身长大成人,能够独立生活之后,那位师父便也寿终正寝,溘然长逝了。原身依照师父遗愿,将其安葬在隐居之地后,便独自一人走出了那片生活了十多年的深山。
她甚至从未问过师父的真实姓名与来历。一般来说,能够在那等猛兽出没的深山中安然隐居数十载的人,十有八九都不会是普通角色,多半是位看破红尘、避世隐居的武林高人。只是原身心思单纯,对此并无深究。
原身对自己的武功实力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其实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主要是她几乎没有与人正式交手的经验。
不过,那位师父留给她的兵器却是一柄不可多得的上品宝剑,除此之外,还留下了不少金银财物,使得原身初入江湖时,倒也不至于为生计所困,手头颇为宽裕。
如今陈娇来到这东煌城,正值武林大会召开在即,负责主办大会的东煌门弟子们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布置偌大的会场,又要接待各方来客,维持城中秩序。
然而,随着涌入的江湖人士越来越多,鱼龙混杂,城中的混乱状况也日益加剧。江湖儿女,恩怨情仇乃是家常便饭。
这仇人见面,自然是分外眼红。常常是走在街上,就能看到两拨人因为陈年旧怨而突然拔刀相向,当街斗殴的事件时有发生,引得路人纷纷围观。
东煌门虽然不惧有人闹事,但若是放任这种随时随地、不分场合的私斗蔓延,不仅影响大会筹备,更会对城中的建筑和普通商贩造成不小的破坏与损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东煌门倒也展现出了几分管理智慧。他们迅速在城中划出了两处宽敞的空地,改造成了专门的“斗武场”,并颁布告示:
凡有私人恩怨需要解决的,一律前往斗武场,双方在白纸黑字上写明缘由,签下生死状,便可进入场内决斗,生死各安天命。
此令一出,果然有效分流了街面的冲突。而这两处斗武场,也迅速成为了东煌城内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每天从早到晚,这里都是人声鼎沸,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东煌门更是借此机会,想出了一个生财之道。
除了上台比斗的双方,所有想要进场观看的人,都必须购买门票。而且门票还根据观战位置的好坏,分为了三六九等,价格各异。
陈娇自然不会错过这等观摩学习的大好机会。她带着池冰和池兰,买了位置不错的门票,几乎每天都泡在斗武场里观战。
场上的比斗五花八门,有用刀的猛汉势大力沉,有用剑的侠客轻灵飘逸,也有用奇门兵器的好手招式诡谲。每一次交锋,都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或惊呼。
池冰和池兰更是忙碌。她们的眼睛如同最高速的摄影机,不仅将每一场打斗的完整过程记录下来,更会对交战双方使用的每一个招式进行细致的拆解和分析。
她们脑中强大的计算核心飞速运转,模拟着这些招式的发力方式、角度变化、后续变化,并从中找出最有效率、最合理的部分,进行优化和提炼,去除那些华而不实或存在明显破绽的糟粕,只保留其中最精华、最核心的攻防理念。
很快,陈娇的手中便多出了许多经过优化改良的武学招式。这些招式虽然脱胎于场上那些江湖人的家传绝学或门派武功,但经过池冰和池兰的“去芜存菁”,已经变得更为简洁、高效,与原版有了不小的区别。
陈娇沉浸在这些不断被推演、完善的新功法之中,简直开心得无以复加。
她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经历。有一世她是个演员,为了拍好一部武侠剧,曾专门跟着武术指导学习过一些武打动作的皮毛,后来因为兴趣,还特意请了师父教导了一段时间的传统武术。
而上一个末世世界,在生死搏杀中,她的实战技巧和反应速度更是得到了极大的锤炼与提升。但末世所追求的,是快、准、狠,是一招制敌、直取性命的效率,与美感、招式全然无关。
陈娇觉得,如今在这个相对和平(至少表面上如此)的古代武侠世界,学习这些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的精妙招式,是为了更漂亮、更优雅、也更符合“江湖规矩”地把对手打败,而不是像在末世那样,追求瞬息分生死的残酷。
她认为,末世那些简洁致命的杀人技不能忘,那是保命的底牌;而这个世界的精妙招式也得学上一学,这是融入环境、享受过程的必要手段。
“不同的场合,就得用不同的招式嘛。”她暗自思忖,“就拿这武林大会来说,上台比武切磋,总不能一上去就直接一刀砍了对方的脑袋吧?那只是比武较技,又不是在野外砍杀丧尸,讲究的是点到即止(至少明面上是如此)和展示师门绝学。”
于是,陈娇白天在斗武场观看实战,晚上回到客栈后,便进入空间,与池冰、池兰以及空间内的辅助机器人一起,对白天记录下的所有招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和实战模拟推演。
她们将相似的招式归类,总结出共通的法门,再提炼出其中最经典的攻击模式与防御策略。
短短几天时间,陈娇的空间里就已经整理出了好几套针对不同武器的优化功法秘籍雏形。
例如专攻刺、撩、抹、削的《剑法要诀》,侧重劈、砍、斩、挡的《刀法精要》,以及讲究缠、卷、抽、扫的《鞭法解析》等等。不同的武技,自然也配套着不同的内力运转与发力技巧。
至于那些需要特定内力心法配合才能发挥威力的招式,其内力运行路线,在陈娇那强大无比的精神意识感知之下,也根本无所遁形。
场上那些比武之人,在他们运功发力时,其体内内息的流转路径、强弱变化,就如同绘制好的图纸般,清晰地呈现在陈娇的“感知”中。
因此,她所总结提炼出的这些功法,都自然而然地配套了相应的、且往往是更为优化高效的内功运行路线。
整个武林恐怕都想象不到,此次大会竟然混入了陈娇这样一个完全不合常理的“怪胎”。
他们各自门派珍藏、视若性命的独门功法和压箱底的绝招,在陈娇的眼中几乎是完全透明的。
而且,人家还未必看得上他们的原版,只取其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加以改造,化为己用。
“这还只是大会开始前的开胃小菜呢,”陈娇望着空间里日渐增厚的“武学研究成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等到了武林大会正式召开,那些真正名震江湖的高手们悉数登场,在擂台上全力相搏的时候,那场面,那招式,肯定要比现在这些普通江湖人的打斗精彩十倍、百倍!”
她甚至开始担心,到了那个时候,仅凭池冰和池兰,可能会看不过来,记录有所遗漏。“不行,”她暗自下定决心。
“等大会正式开幕那天,我一定要多放出去几个微型摄像机器人,就是那些做得跟蜜蜂、甲虫似的小玩意儿,让它们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记录,确保把所有高手的精彩瞬间和独门绝学都一个不落地‘拷贝’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