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周末,晚星食府的大堂里坐满了客人,却少见带孩子的家庭——有位妈妈抱着哭闹的孩子叹气:“孩子嫌菜太辣,又没什么可玩的,下次真不想带他来吃饭了。”这话正好被路过的余晚星听到,心里立刻有了主意:县城里适合家庭聚餐的地方少,要是推出专门的“亲子套餐”,既能解决孩子吃饭的问题,又能吸引家庭客群。
当天关店后,余晚星就召集厨师和伙计开会,商量亲子套餐的细节。“孩子的菜要清淡、软烂,还要好看,才能吸引他们。”余晚星提出要求,“比如把东坡肉做成迷你小方块,用青菜摆成小动物的样子,再搭配点甜口的汤羹。”厨师们立刻点头,当场就定下了套餐雏形:主食是杂粮小饭团(做成星星、月亮的形状),热菜有迷你东坡肉、蔬菜小丸子、清蒸鲈鱼块,汤品是清甜玉米蛋羹,还附赠一小罐灵泉果汁和手工小玩具。
套餐定价也经过反复斟酌——考虑到家庭消费需求,一大一小的套餐定在四十文,两大一小的套餐定在六十文,比单独点菜便宜近两成。余晚星还特意在食府角落隔出一块“儿童区”,摆上小桌子、小凳子,放了积木、绘本,让孩子们吃饭前后有地方玩耍。
可新的问题来了:儿童区需要人引导,客人有疑问也需要专人解答。这时,许兰和许伟主动站了出来:“娘,我们周末来帮忙吧!我可以带小朋友玩游戏,伟伟可以给他们介绍菜品。”余晚星看着两个孩子期待的眼神,笑着答应了,还提前教他们简单的应对话术——比如小朋友问“玩具怎么玩”,就耐心演示;家长问“菜里有没有辣”,就明确说明“都是不辣的,小朋友可以放心吃”。
亲子套餐推出的第一个周末,就迎来了不少家庭客。许兰穿着印有“晚星”标识的围裙,早早守在儿童区,看到带孩子的客人进来,就笑着迎上去:“小朋友你好呀,要不要先来玩会儿积木?等会儿有星星形状的饭团哦!”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乖乖跟着她去儿童区,家长们也松了口气,能安心点菜。
许伟则负责给客人介绍套餐:“叔叔阿姨,我们的亲子套餐里有迷你东坡肉,小朋友咬得动,还有玉米蛋羹,特别甜。”有位爸爸担心孩子不爱吃鱼,许伟立刻补充:“鲈鱼是清蒸的,没有刺,我妹妹之前一次能吃两块呢!”客人听了放心,当场就点了两份套餐。
吃饭过程中,许兰还会组织简单的互动游戏——比如“找星星”:在饭团里藏一颗小糖果,找到的小朋友能额外获得一颗水果糖。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连平时挑食的孩子,都为了找糖果把饭团吃了个精光。有位妈妈惊喜地说:“我家孩子平时吃饭要追着喂,今天自己就把饭吃完了,你们这套餐太管用了!”
随着口碑传开,周末来食府的家庭客越来越多,亲子套餐的销量每周都在涨,食府的整体营收也比之前提升了近三成。不少家长还成了“回头客”,甚至提前预定:“下周我们带朋友来,还能给我们留儿童区的位置吗?”
余晚星看着热闹的大堂,心里满是欣慰——不仅套餐受欢迎,许兰和许伟也成长了不少:许兰变得更外向,能从容应对客人的各种问题;许伟则更细心,会主动观察孩子的需求,比如看到小朋友打翻了果汁,会立刻拿来纸巾帮忙清理。
可她没注意到,牛大海的管家又在食府外徘徊。他把亲子套餐受欢迎的场景看在眼里,回去后添油加醋地告诉牛大海:“掌柜的,余晚星又搞出新花样,亲子套餐卖得特别火,周末食府都坐不下了!咱们酒楼本来就没客人,现在更没人来了!”
牛大海正在为酒楼的房租发愁,听到这话更是火冒三丈:“她倒是会讨客人喜欢!不行,我不能让她这么顺下去!”他想了想,对管家说:“你去买些劣质的小玩具,周末也在酒楼门口摆个摊子,说‘吃酒楼送玩具’,把她的家庭客抢过来!要是玩具不够,就去捡些别人不要的,反正小孩子不懂好坏!”
管家犹豫道:“掌柜的,用劣质玩具要是让孩子受伤了,咱们可担不起责任啊……”“担责任?我现在都快饿死了,还管什么责任!”牛大海嘶吼着,“你赶紧去办,别让我再催!”
此时的余晚星,还在和许兰、许伟一起整理儿童区的绘本,商量下周要新增什么游戏。她以为亲子套餐能安稳吸引客源,却丝毫没察觉到,牛大海正准备用劣质玩具抢客,要是真的让孩子受伤,会不会有人误以为是食府的问题?这场针对家庭客群的恶意竞争,又会给食府带来怎样的麻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