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两名穿着粗布短打的亲兵就挑着货郎担,出现在石家老宅所在的城南村口。他们一个化名“阿福”,一个叫“阿贵”,脸上故意抹了些灰,看起来就像常年走街串巷、风吹日晒的货郎,担子里装着余晚星从空间里拿出的针线、纽扣、廉价胭脂等小物件,完全看不出破绽。
“阿贵,一会儿进了村,你负责吆喝,我趁机观察情况,尤其是石家老宅的入口和守卫。”阿福压低声音,一边走一边叮嘱,“记住,别多说话,别盯着人家看太久,免得引起怀疑。”
阿贵点点头,握紧了货郎担的扁担:“放心,我知道分寸。要是遇到盘问,就说我们是从邻镇来的,听说这里人多,想来做点小生意。”
两人刚走进村口,就被两个穿着黑色短打的汉子拦住了。那两人身材高大,腰间别着短刀,眼神锐利地打量着他们,语气警惕:“你们是干什么的?从哪儿来的?”
阿福心里一紧,面上却装作憨厚的样子,放下货郎担,拱手笑道:“两位大哥好,我们是邻镇的货郎,想来村里卖点小东西,赚点辛苦钱,还望两位大哥行个方便。”
其中一名汉子走到货郎担前,弯腰翻了翻里面的东西,眼神依旧警惕:“最近村里不太平,外来人要登记。你们有身份证明吗?以前来过这里吗?”
“身份证明倒是没有,不过我们经常在附近几个镇子走动,很多人都认识我们。”阿福一边说,一边从担子里拿出两盒廉价胭脂,递到汉子手里,“一点小意思,两位大哥拿着用,我们就是做点小生意,绝不敢惹事。”
汉子接过胭脂,掂量了一下,脸色缓和了些,却还是没放行:“不是我们不让你们进,是石家有规矩,最近外来人要先去石家老宅报备,得到允许才能在村里走动。你们要是想做生意,就先去老宅门口登记吧。”
阿福和阿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担忧——他们没想到,石家的戒备这么严,连进村都要报备,还得去老宅门口登记,这无疑增加了打探的难度,甚至可能暴露身份。
“多谢两位大哥提醒,我们这就去报备。”阿福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心里却在快速盘算:去老宅门口登记也好,正好能近距离观察老宅的守卫情况,看看柴房的位置。
两人挑着货郎担,慢悠悠地朝着石家老宅的方向走。村里的街道很安静,偶尔能看到几个村民路过,都低着头匆匆赶路,很少有人说话,气氛显得有些压抑。阿福一边走,一边悄悄观察——石家老宅位于村子中央,是一座气派的青砖瓦房,院墙很高,上面还插着碎玻璃,门口站着四名手持长刀的守卫,眼神警惕地盯着来往的人,院子里隐约能看到巡逻的身影。
“阿贵,你看,老宅东边那个小房子,应该就是柴房。”阿福用眼角的余光指了指老宅东侧的一间矮房,压低声音说,“柴房门口也有守卫,还挂着一把大锁,看来确实有问题。”
阿贵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心里暗暗记下:“守卫比想象中多,而且看起来都很精锐,不像普通的家丁,倒像是训练有素的打手。”
两人走到老宅门口,一名守卫立刻上前,语气冰冷:“干什么的?报备的?”
“是是是,我们是邻镇的货郎,想来村里做点生意,特来报备。”阿福连忙说道,递上之前准备好的“登记表”——其实就是一张空白的纸,上面写了两人的化名和“邻镇货郎”的身份。
守卫接过纸,看了一眼,又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番,突然问道:“你们以前来过这里吗?我怎么没见过你们?”
“第一次来,第一次来。”阿贵连忙接话,“听人说这里人多,生意好做,就过来试试。要是大哥觉得不行,我们就去别的地方。”
守卫皱了皱眉,刚想再说什么,一个穿着锦缎衣服的管家模样的人走了出来,不耐烦地问:“怎么回事?磨磨蹭蹭的。”
“管家,这两个货郎想来村里做生意,要报备。”守卫连忙说道。
管家瞥了阿福和阿贵一眼,又看了看货郎担,挥了挥手:“最近村里不缺这些东西,让他们走,别在这里碍事。”
“可是管家,他们……”
“我说让他们走!听不懂吗?”管家打断守卫的话,语气严厉。
阿福和阿贵心里一沉,知道今天是进不了村了,只能假装失望地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走,不打扰管家和大哥了。”
两人挑着货郎担,慢慢离开老宅门口,心里满是不甘——第一次探查不仅没靠近柴房,连村里都没进去,还发现石家老宅的守卫比想象中更森严。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个管家早就看出他们形迹可疑,在他们离开后,立刻派人悄悄跟上,想查清他们的真实身份和目的。一场惊险的探查之旅,才刚刚开始,而他们已经被石家的人盯上,危险正在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