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的快速成长让余晚星倍感欣慰,而小儿子许亮,也在不知不觉中,从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变成了小吃铺里最贴心的小助手。他虽然只有8岁,力气不大,却总能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家分担力所能及的活儿,给小吃铺带来满满的暖意。
每天清晨,许亮总是第一个起床,跟着余晚星和牛婶一起到店里。他不会做复杂的活儿,就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擦桌子。他拿着一块小小的抹布,踮着脚尖,把前堂的每一张桌子都擦得干干净净,连桌角的缝隙都不放过。有时候桌子太高,他就搬来一个小板凳,站在上面擦,认真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随着对小吃铺的熟悉,许亮还练就了一个“绝活”——记熟客的口味。镇上的张大叔爱吃猪肉包,却不爱吃香菜;李大娘牙口不好,每次都要点软绵菜包;县城来的李老爷喜欢喝小米粥,还得是温凉的……这些熟客的喜好,许亮都默默地记在心里。每当熟客来店里,他都会主动上前,用稚嫩的声音问道:“张大叔,今天还是要三个不加香菜的猪肉包吗?”“李大娘,要不要再来一碗热乎的小米粥?”
熟客们被许亮的贴心打动,每次来都要特意和他聊上几句。张大叔笑着说:“小亮这孩子,比我家孙子还懂事!”李大娘则拉着许亮的手,塞给他一颗糖:“好孩子,真会疼人!”许亮每次都腼腆地收下,然后跑到后厨,把糖递给余晚星:“娘,这是李大娘给我的,我给你吃!”
除了记熟客口味,许亮还特别有眼力见。每当大家忙碌时,他总能及时递上需要的工具——牛婶包饺子时,他会主动把擀好的面皮递过去;刘嫂切菜时,他会帮忙把切好的菜装进盘子里;阿强打包时,他会提前把打包盒和绳子准备好。有时候顾客多,大家顾不上喝水,许亮就会端着水壶,给每个人倒上一杯水:“牛婶,您喝点水!”“阿强哥,别累着!”
有一次,小吃铺里来了一位带着小娃娃的顾客。小娃娃因为等待时间长,哭闹不止,顾客急得满头大汗。许亮见状,连忙跑到后厨,拿出自己最喜欢的小玩具,跑到小娃娃面前,笑着说:“小弟弟,别哭啦!我们一起玩玩具好不好?”小娃娃看到玩具,果然停止了哭闹,和许亮一起玩了起来。顾客感激地对余晚星说:“老板娘,你家这孩子太懂事了!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许亮的贴心,不仅温暖了顾客,也让小吃铺的氛围变得更加融洽。牛婶常常感慨:“小亮这孩子,虽然年纪小,却像个小大人一样,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刘嫂也说:“有小亮在,我们干活都觉得更有劲儿了!”
余晚星看着小儿子忙碌的身影,心里既心疼又骄傲。她知道,许亮虽然不能像许明那样独当一面,但他的贴心和懂事,却是小吃铺里最珍贵的温暖。有这样两个懂事的儿子,有牛婶、刘嫂、阿强这样靠谱的帮手,余晚星觉得,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可就在这时,许亮却跑到余晚星面前,小声说:“娘,我刚才看到有个陌生的叔叔,一直在门口盯着咱们的操作窗口看,还偷偷记着什么,好奇怪啊!”余晚星心里咯噔一下,她不知道,这个陌生的叔叔是谁,又在偷偷做什么。一场潜在的危机,似乎正在悄然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