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晚星端着点心走向评委席时,指尖微微发颤。瓷盘里的点心色泽金黄,表面撒着细碎的桂花和芝麻,香气随着脚步轻轻飘散,引得周围观众频频侧目。她能感受到身后两道灼热的目光——一道来自紧盯秘密的张大夫,另一道则来自不知何时出现的石家大嫂,那目光里的嫉妒像针一样刺人。
评委席上坐着三位镇上有名的美食行家,其中一位还是县上酒楼的主厨。第一位评委拿起一块点心,轻轻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嗯!口感松软,甜而不腻,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不错!”第二位评委也跟着品尝,频频点头:“馅料调制得很入味,香料搭配得恰到好处,既提升了风味,又不喧宾夺主,是块好点心!”
最关键的第三位评委,也就是县上酒楼的主厨,细细咀嚼着点心,眉头渐渐舒展:“这点心看似普通,却藏着巧思。面揉得劲道,却又不失松软,馅料的甜度和湿度控制得极好,尤其是那股若有似无的清新感,很是特别。我给高分!”
评委们的盛赞像一阵暖风,吹得余晚星心里暖暖的,可随即又被焦虑包裹——“特别的清新感”,正是灵泉水留下的痕迹,虽然微弱,却还是被专业的评委捕捉到了。
果然,这话刚落音,人群里就响起了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哼,说得这么好,谁知道是不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说话的正是石家大嫂,她挤到评委席前,双手叉腰,语气尖酸,“她一个分家的寡妇,哪来的本事做出这么‘特别’的点心?指不定是用了什么歪门邪道的法子!”
这话一出,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余晚星身上。余晚星脸色一白,强压下心头的委屈和愤怒,冷静地说:“石大嫂,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我用的都是普通食材,制作过程大家都看在眼里,怎么能说我用了歪门邪道的法子?”
“大家看在眼里?”石家大嫂嗤笑一声,“谁知道你背地里做了什么手脚!你要是没鬼,怎么不敢说那‘特别的清香’是从哪来的?”
就在这时,张大夫突然站了出来,他走到评委席旁,目光落在余晚星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探究:“晚星啊,评委说的‘清新感’确实很特别,你能不能说说,是用了什么食材或者手法吗?也好让大家学习学习。”
张大夫的话看似公允,却像一把刀,直接戳中了余晚星的软肋。她心里一紧,知道自己必须立刻给出合理的解释,否则不仅大赛名次不保,还会让张大夫的怀疑更深。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各位评委,各位乡亲,我这点心之所以有淡淡的清香,是因为我在熬制糖浆时,加入了一点点自己晾晒的薄荷碎。薄荷的味道很淡,既能中和甜度,又能带来一丝清新感,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
为了让大家相信,她还从随身的布袋里拿出一小包晒干的薄荷碎,递给评委:“大家可以看看,这就是我用的薄荷碎,很普通的东西。”
评委拿起薄荷碎闻了闻,点点头:“确实有淡淡的薄荷香,和点心里的清新感能对上。”周围的乡亲们也纷纷点头,觉得余晚星的解释合情合理。
石家大嫂见没能难倒余晚星,脸色更加难看,却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悻悻地退到一旁。
余晚星松了口气,以为这场风波终于平息了。可她不知道的是,张大夫看着她手里的薄荷碎,眼神里的疑团不仅没有打消,反而更重了——他行医多年,对薄荷的味道了如指掌,点心里的“清新感”虽然和薄荷有几分相似,却又带着一丝不同的清甜,绝不是普通薄荷能带来的。
他更加确定,余晚星在撒谎,而那个“秘密”,很可能就藏在那“特别的清新感”里。他决定,等大赛结束后,一定要找机会再仔细询问余晚星,彻底揭开这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