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门口的陌生男人盯着余晚星看了片刻,才慢悠悠开口:“我是镇上粮铺的伙计,听说你家偶尔卖些面粉,来问问你有没有多余的,我们掌柜的想收点。”
余晚星心里咯噔一下——她从没跟粮铺打过交道,对方怎么会突然找上门?再联想到之前黑袍人在村里打听,她更不敢放松警惕,故意露出为难的神色:“家里就剩点自己吃的面粉,哪有多余的卖啊?您还是去别家问问吧。”
男人还想再问,许明突然从屋里跑出来,扯了扯余晚星的衣角:“娘,张叔铺还等着送馒头呢,再晚就赶不上早市了。”这话像是提醒,又像是故意说给男人听——余晚星立刻顺着话茬说:“你看,孩子还得去送东西,我就不跟你多聊了。”说完,不等男人回应,就赶紧关上院门,落了门闩。
靠在门后,余晚星的心跳得飞快——那个粮铺伙计的眼神太不对劲,不像是来收面粉的,倒像是来打探消息的,说不定是黑袍人派来的。她定了定神,把藏在门后的竹篮拎出来,递给许明:“明儿,你赶紧把这10个馒头送到张叔铺,就说让他给顾客免费试吃,问问大家觉得怎么样,路上要是看到刚才那个穿灰衣服的男人,或者黑袍人,赶紧绕路走。”
许明接过竹篮,用力点头:“娘,你放心,我记住了!”他把竹篮往怀里紧了紧,快步走出院门,还特意绕到院墙外的老槐树下,确认四周没人,才往镇上的方向跑。
余晚星站在院门口,看着许明的身影消失在村口,心里依旧七上八下。她转身回屋,把刚才藏起来的空间精粉和普通面粉都锁进木箱——要是再有人来打探,绝不能让他们看到这些“特殊”的面粉。
另一边,许明一路小跑,终于在辰时赶到了张叔铺。张叔刚把铺子门打开,看到许明怀里的竹篮,赶紧迎上来:“明儿,这是你娘做的馒头?”
“嗯!我娘说让张叔给顾客免费试吃,听听大家的意见。”许明把竹篮递过去,掀开盖在上面的旧布——10个雪白饱满的馒头露了出来,浓郁的麦香瞬间飘满了铺子。张叔拿起一个馒头,掰开看了看,惊讶地说:“这馒头看着就好吃,比镇上馒头铺的还精致。”
他赶紧把馒头摆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还特意写了张纸条:“农户自做馒头,免费试吃,欢迎提意见。”没过多久,早市的人流渐渐多了起来,第一个来买蔬菜的大婶看到纸条,好奇地问:“张叔,这馒头是新到的货?能试吃吗?”
“当然能!您尝尝,刚做出来的,还热乎着呢。”张叔递过一小块馒头。大婶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哎哟,这馒头怎么这么软乎?还有股麦香味,比我在家做的好吃多了!”她又咬了一口,忍不住说:“要是你这有卖,我肯定天天来买,给我家小孙子当早饭正好。”
陆续有顾客来试吃,反馈都出奇地好。有个经常给饭馆送菜的大叔,尝过馒头后,直接问张叔:“这馒头是谁家做的?我给福来居送菜的时候,听刘师傅说想找好点的馒头配粥,我帮你问问?”
张叔心里一喜,赶紧说:“是村里余丫头做的,要是刘师傅想要,我帮你联系。”他一边跟顾客搭话,一边在心里盘算:这馒头口感好、香味浓,肯定能卖得好,以后要是能稳定供货,说不定能成为铺子里的新招牌。
不到一个时辰,10个试吃馒头就全被吃完了,还有不少顾客没尝上,围着张叔问:“什么时候能买到啊?我多花点钱也行。”张叔笑着说:“大家别急,我跟余丫头商量下,尽快给大家供货。”
许明在旁边听着,心里满是自豪——娘做的馒头这么受欢迎,以后就能赚更多钱,给弟弟妹妹买新棉衣了。他等张叔闲下来,赶紧说:“张叔,我娘还让我问您,大家反馈怎么样,要是好,以后就天天送过来卖。”
“好!太好了!”张叔拍了拍许明的肩膀,“你回去跟你娘说,就按2文钱一个卖,我明天一早就等着收货,要是能多做些,就更好了。”
许明高兴地答应着,转身往家走。可就在他走到镇子口时,突然看到之前在自家门口出现的那个穿灰衣服的男人,正跟一个穿黑袍的人说着什么,还时不时往他这边指。许明心里一慌,赶紧低下头,假装看路边的野草,快步绕到另一条小路上——他们是不是在说娘做馒头的事?会不会对娘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