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风暴星云的抗风花田迎来首次盛花期,淡紫色的花瓣在300公里\/小时的气流中舒展,如同无数只振翅的蝴蝶。就在此时,双宇星云协作中心收到沙暴星云的入盟确认函——这个被流沙与沙尘暴笼罩的星域,其文明掌握的“沙凝技术”能将流动的沙丘固化为坚实土地,恰好填补联盟在极端干旱环境改造中的技术空白。林越站在巨型光幕前,看着沙暴星云的星图:36颗行星中,28颗被厚达千米的流沙覆盖,仅核心的“沙核主星”存在小块稳定陆地,表面温度日间达80c,夜间骤降至-20c,环境的极端程度堪比熔火与冰陨的结合体。
“沙暴文明的入盟,将让我们的万域共生网络覆盖最后一块极端环境拼图。”林越对跨星云协作理事会成员说,“十域技术团队已准备就绪,将携带万域共生花的初代种子,在沙核主星启动‘沙海生态改造计划’——用沙凝技术固化流沙,用风暴气旋术疏导沙尘暴,用赤焰与冰陨能量调节昼夜温差,最终让万域共生花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沙暴长老沙暴收到消息时,正带领居民在沙核主星的“固沙堡垒”中筛选沙凝晶。这种蕴含特殊凝结力的晶体是沙暴文明的核心资源,能在流沙中形成固态网络,每克晶体可固化10立方米的沙丘。“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沙暴长老捧着一块泛着土黄色光芒的沙暴法则晶,晶体内部流动着细密的沙粒,“这枚法则晶承载着沙暴星云的凝结法则,将它与十域法则晶结合,定能让流沙变成沃土。”
三日后,跨星云联合舰队抵达沙核主星。当战舰穿过黄褐色的沙尘暴层时,沙暴居民们在固沙堡垒外点燃了“沙火 beacon”——用沙凝晶与赤焰能量混合制成的信号塔,在沙暴中绽放出明亮的光芒。沙暴长老站在堡垒顶端,望着缓缓降落的舰队,身后的居民们齐声高呼:“欢迎盟友!”呼声穿透风沙,在天地间回荡。
入盟仪式在固沙堡垒的中心广场举行。沙暴长老将沙暴法则晶嵌入十域共生碑,第十一枚晶体就位的瞬间,碑身释放出十一色能量洪流,其中代表沙暴的土黄色光带与其他光带交织,在广场上空形成“沙海共生”的奇观——光带所过之处,飞舞的沙粒瞬间凝结成细小的晶体,如同镶嵌在空气中的钻石。“这是沙暴星云从未有过的景象!”沙暴修士们惊叹道,纷纷伸出手掌接住飘落的晶沙,这些晶体落地后竟长出细小的绿色嫩芽。
仪式结束后,改造工程立刻展开。沙暴修士与十域技术团队兵分三路:沙暴长老带领团队在堡垒外围布设沙凝晶阵列,土黄色的能量网迅速扩散,将方圆十公里的流沙固化为棕黄色的土地,硬度堪比岩石却保留着透气孔隙;风暴修士操控气旋术在固化区边缘形成“防风沙墙”,紫色的气流如同无形的屏障,将外围的沙尘暴引向预定通道;赤焰与冰陨修士则在固化区下方埋设“温控导管”,日间释放冰陨能量降低地表温度,夜间释放赤焰能量维持适宜温度,让昼夜温差从100c缩小至20c。
“固化区的土壤检测合格!”绿芒修士绿禾捧着检测报告,兴奋地说,“沙凝晶释放的凝结能量与绿芒藻的改良作用结合,让土壤的保水率提升了60%,完全能满足万域共生花的生长需求。”云絮修士则在固化区中心布设星环共生阵,淡白色的能量波扩散开来,激活土壤中的养分:“共生阵能让沙凝晶与其他能量形成循环,即使没有持续维护,固化效果也能保持十年以上。”
万域共生花的种植是整个计划的核心。这些由十一域植物基因杂交培育的种子,经过星尘能量催化后,具备抗高温、耐严寒、抵风沙、抗辐射等多重特性。云絮修士云泽亲自点播第一颗种子,他将种子埋入混合了荒星改良土、绿芒藻粉末与沙凝晶碎屑的培育坑,浇上用冰陨海水与星尘能量液调配的营养液:“这种培育配方能让种子在三日内发芽,根系会自动寻找沙凝晶网络,借助凝结力深入土壤。”
跨星云联合舰队在沙核主星外围搭建的“沙域枢纽”同步启用。凌霄站在枢纽的观测塔上,看着工程师们调试“沙暴-风暴复合防护系统”——土黄色的沙凝屏障与紫色的气旋屏障叠加,能抵御强沙尘暴与极端温差的双重侵袭。“枢纽的物资仓库已储备足够供应三个月的共生花种子与培育设备。”舰队调度员汇报,“沙暴居民组织的‘驼队运输组’正用沙凝晶打造的运输驼,将物资从枢纽运往各个改造点。”
沙暴居民的生活因改造工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固化区边缘,沙暴孩童沙粒第一次赤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她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刚发芽的万域共生花幼苗,嫩绿的芽尖在指尖轻轻颤动。“长老说这些花长大后,沙尘暴就会变成滋养土地的风。”沙粒捧着用沙凝晶雕刻的小花盆,里面栽着一株幼苗,“我要把它带回堡垒,每天给它讲故事,让它快点长大。”
随着改造推进,沙核主星的变化日益显着。固化区扩展至50平方公里,温控系统让地表温度稳定在25c左右,万域共生花幼苗长至半尺高,叶片呈现出独特的十一色纹路,每片叶子都在吸收沙粒中的有害物质;防风沙墙引导的沙尘暴经过能量转化,竟成为共生花的天然肥料,让花田的生长速度比预期快了20%;沙域枢纽的“沙能转换站”正式运行,将沙暴能量转化为电能,为堡垒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这些变化被实时传回双宇宙共生博物馆,“十一域共生展区”新增的沙暴改造影像吸引了无数参观者。来自“磁暴星云”的代表磁暴站在影像前,看着曾经的流沙变为花田,感慨道:“我们的家园被强磁场笼罩,设备与植物都难以存活,但看到沙暴星云的改变,我相信联盟的技术一定能帮我们驯服磁暴。”他当场通过博物馆的终端提交了入盟申请,成为第43个申请入盟的星云文明。
此时,万域技术研究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万域共生花的首批成熟种子培育成功。这些种子经过十一域环境测试,在高温、极寒、强辐射、高风速、极端干旱等环境中的存活率均达90%以上,其绽放的花朵能释放出兼容所有星域法则的能量波,净化环境的效率是普通共生花的五倍。研究院院长、来自云絮文明的云絮长老,在发布会上展示了种子的全息影像:“这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双宇宙共生理念的具象化,它证明不同法则、不同环境的文明,完全能在协作中创造出属于全体的奇迹。”
跨星云协作理事会随即启动“万域花种散播计划”,由跨星云联合舰队搭载10万颗种子,前往已入盟的11个星云与待改造的243颗行星,开展规模化种植。凌霄亲自指挥第一艘“花种散播舰”,舰舱内整齐排列着恒温培育箱,每个箱子里都装有标注着目的地的种子与配套培育设备。“我们要让万域共生花在双宇宙的每个角落绽放。”凌霄站在舰桥内,望着星图上闪烁的目标点,“从云絮星云的第一株共生花,到如今能适应所有环境的万域品种,这是11个文明携手走过的共生之路。”
双宇宙生态地图也在此时完成了70%的绘制工作。星图上,11个星云的光带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覆盖双宇宙的中温、高温、极寒、强气流、极端干旱五大极端环境区域,标注的已改造行星达109颗,万域共生花的种植点突破500个。博物馆的“生态地图互动区”里,孩子们用手指在星图上勾勒光带,将代表万域共生花的虚拟种子拖到未改造的行星上,屏幕会实时显示模拟的改造效果。
“等我长大了,要开一艘散播舰,把种子送到所有星星上。”来自荒星的小石指着星图边缘的未知区域,对身旁的沙粒说。沙粒点头,手中的沙凝晶花盆里,万域共生花幼苗已长出第一片十一色叶子:“我们可以一起去,你教我种花,我教你固沙,让所有星星都变成花园。”
夜幕降临时,11个星云的万域共生花田同时绽放。沙核主星的固化区里,土黄色的花海在温和的气流中起伏,与星空的十一色光带交相辉映;其他星云的花田也各有特色——风暴星云的抗风花在气旋中跳着舞蹈,冰陨主星的耐寒花在冰海旁绽放蓝光,熔火主星的耐热花在岩浆边燃烧着火焰……这些跨越星海的花朵,在同一时刻释放出共生能量波,在双宇宙的中心汇聚成巨大的“万域同心”符文。
林越站在双宇星云协作中心的观景台,望着星图上不断扩展的共生网络,通讯仪里传来各星云的实时画面:老石在荒星的育苗棚里筛选新一批种子,云阿婆在云脉星的花田旁向孩子们讲述协作的故事,旋星在螺旋主星的共生草田记录生长数据……这些平凡而温暖的画面,构成了双宇宙共生的生动注脚。
“盟主,磁暴星云的入盟评估已启动,万域共生花的改造效果超出预期,生态地图绘制进度提前完成!”墨尘的声音带着喜悦。林越点头,目光望向深邃的星空,那里,十一色光带如同编织宇宙的丝线,将无数文明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他知道,万域共生的旅程仍在继续,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与未知等待探索。但只要11个文明坚守“万界同心”的理念,只要万域共生花的种子不断散播,双宇宙终将成为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园。而那些在不同星域绽放的花朵,那些跨越星海的协作故事,那些代代相传的共生精神,终将让“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的誓言,成为镌刻在星辰法则中的永恒真理,照亮双宇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