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西岐,招贤纳才的行动正在进行着。在西岐的校场上,每天鲜有来自各地的能人异士展示自己的本领。
有的施展精湛的剑术,剑花飞舞,寒光闪烁;有的演练兵法阵势,指挥若定,尽显大将之风;还有的展示奇特的法术,呼风唤雨,花里胡哨的。
姬昌亲自坐镇校场,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现。他深知,这些人才将是西岐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对于那些表现出色的人,姬昌当场便给予官职,委以重任。想借此来提振西岐上下士气,想让百姓们看到希望,纷纷重拾信心,投入到生产建设之中。
然而,商朝这边,商王帝辛得知西岐小胜且正在招贤纳才的消息后,大发雷霆。
他认为西岐不过是弹丸之地,竟敢如此大胆挑衅商朝的权威。于是,他再次下令,增派大军,由太师闻仲亲自挂帅,务必踏平西岐,将姬昌等人碎尸万段。
而此时,在截教的碧游宫之中,通天教主看着封神劫起后天下大乱的局势,心中忧虑。
他虽主张有教无类,为生灵截取一线生机,但也不愿看到门下弟子过多地卷入这场纷争,白白丢掉性命。于是,他召集截教众弟子,告诫他们不要轻易下山,以免陷入劫数之中。
然而,截教中一些弟子却并未将通天教主的话放在心上。
他们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若不抓住,日后必将后悔。
在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纷纷卷入封神劫数,西岐与商朝纷争也愈发激烈。天下局势如同暴风雨中的海面,波涛汹涌,各方势力在这大时代的浪潮中沉浮,而最终的命运,正等待着他们去书写……
昆仑之颠,云雾缭绕,终年不散的仙气如同实质般流淌在每一寸土地上。
姜子牙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站在玉虚宫前,望着眼前这片他生活了数十载的仙山,心中百感交集。
“子牙,此次下山,非为享乐,乃是应天命而行。”元始天尊的声音在他耳畔回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商朝气数已尽,周室当兴,你下山后,当助周伐纣,成就一番大业。”
师尊临行前的嘱咐,不时在姜子牙耳边响起。
一路上,姜子牙思绪万千,他深知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无数艰难险阻,但为了完成师尊的嘱托,为了顺应天命,他毅然决然地朝着西岐的方向走去。
说罢,他转身下山。脚下的石阶蜿蜒曲折,两旁古松苍劲,偶有仙鹤掠过,留下清脆的鸣叫声。这一路,他走得很慢,数十年来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不断闪现。从初上山时的懵懂,到跟随元始天尊修行的刻苦,再到如今奉命下山的重任在肩,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已是永恒。
下山的路比想象中要长,待他走出昆仑山脉,已是半月之后。山外的世界与昆仑截然不同,少了那份仙气缭绕,多了几分人间烟火。他沿着官道一路向东,朝着朝歌的方向行进。
这日,他来到一处小镇。刚进镇口,就听到一阵热闹的喧哗声。只见镇上的集市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有卖蔬菜水果的,有卖布匹绸缎的,还有卖小吃点心的。孩子们在人群中追逐嬉戏,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老人们则坐在茶馆门口,一边喝茶,一边悠闲地聊着天。
姜子牙不禁停下脚步,心中有些疑惑。师尊说商朝气数已尽,百姓生活困苦,可眼前这景象,却一派祥和安乐。他走上前,买了一块刚出炉的烧饼,口感酥脆,香气扑鼻。卖烧饼的摊主是个中年汉子,脸上堆满了笑容,手脚麻利地招呼着客人,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调。
“这位客官,您是从外地来的吧?”摊主一边给姜子牙找钱,一边笑着问道。
姜子牙点点头:“正是,我要去朝歌,路过此地。”
“哦,朝歌可是个好地方啊。”摊主脸上的笑容更盛,“如今国泰民安,日子过得舒坦得很。像我们这小镇,虽说不大,但衣食无忧,邻里和睦,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姜子牙心中的疑惑更甚,他又问道:“听闻朝中出了些奸臣,欺压百姓,可有此事?”
摊主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客官,您怕是听了些不实的传言吧。虽说朝中或许有那么几个不怎么地道的官,但总体来说,还是好的。大王也还算勤政,这几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才过得这么安稳。”
姜子牙默然,不再多问,拿着烧饼继续前行。接下来的一路上,他所看到的景象都与这小镇大同小异。无论是繁华的城池,还是偏僻的乡村,百姓们脸上大多带着满足的笑容,生活井然有序。田地里,庄稼长势喜人;作坊里,工匠们忙碌不停;港口边,商船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这日,他终于抵达了朝歌。朝歌作为商朝的都城,更是繁华无比。高大的城墙气势恢宏,城门处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城内街道宽阔整洁,两旁店铺林立,绫罗绸缎、珠宝玉器、古玩字画应有尽有。街上的行人衣着光鲜,神态自若,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外国的使者,带着贡品,恭敬地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姜子牙沿着街道缓缓前行,心中的迷茫越来越深。他想起了师尊的话,商亡周兴,可眼前的商朝,明明如此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怎么看也不像是要灭亡的样子。难道是师尊看错了?还是自己有什么地方想错了?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处府邸前。府邸的门楣上写着“宋宅”两个大字,这正是他异姓大哥宋异人的家。他整理了一下衣衫,上前敲响了门环。
开门的是一个老管家,看到姜子牙,愣了一下:“请问您是?”
“在下姜子牙,特来拜见宋异人宋大哥。”姜子牙拱手说道。
老管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连忙恭敬地说道:“原来是姜老爷,我家老爷常念叨您呢。快请进,快请进。”
走进宋府,只见庭院幽深,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园里奇花异草竞相绽放,景色宜人。宋异人听闻姜子牙来了,连忙从内堂迎了出来。他已是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看到姜子牙,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贤弟,你可算回来了!”
“大哥。”姜子牙也有些激动,走上前与宋异人相拥。
两人来到客厅坐下,仆人奉上香茶。宋异人细细打量着姜子牙,感慨道:“贤弟,数十年不见,你倒是没什么变化,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仙气。”
姜子牙笑了笑:“大哥说笑了,我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
“贤弟谦虚了。”宋异人摆摆手,“这些年,你在昆仑山上修行,定然学到了不少本事。如今朝歌正是用人之际,你若有意,我可以帮你引荐一二。”
姜子牙闻言,心中一动,随即又摇了摇头:“大哥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刚下山,还想先四处看看,了解一下如今的世道。”
宋异人也不勉强:“也好。你就在我府中住下,慢慢看。如今的朝歌,可比从前更加繁华了。百姓们丰衣足食,歌舞升平,这都是托了当今皇上的福啊。”
听着宋异人的话,姜子牙心中的迷茫愈发浓重。他看着窗外繁华的景象,听着远处传来的欢声笑语,不禁开始怀疑,师尊所说的商亡周兴,真的会实现吗?如果商朝真的如此稳固,百姓真的如此安乐,那自己下山的意义又何在呢?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香茶,目光望向远方,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不解。或许,这世道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而自己所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但无论如何,他知道,自己必须找出答案,因为这不仅关乎他的使命,更关乎天下苍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