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号宝船缓缓调转船头,那三座缥缈的仙山亦随之渐渐隐没于翻腾的云海雾气中,再不见分毫踪影。
甲板上,清虚子、马灵、乔道清三人收回略带失落不甘的目光,复又看向船头那道青衫身影。
陈安的话语平淡,却如晨钟暮鼓,敲在他们心头。
“两百年......”
清虚子口中喃喃自语,眼中渐渐燃起了一团前所未有的火焰。
“处玄所言极是,我辈既已踏上新法坦途,前路已开,未来便有无限可能。”
“不错!”
马灵抚掌而笑,一扫颓然。
“古法修行,两百年不过弹指一瞬,我等如今亦未必不能!”
乔道清更是心神激荡,对着陈安深深一礼:
“道友今日之言,令我等茅塞顿开。能追随道友共探前路,实乃贫道毕生之幸。”
两百年的时光,于凡人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可于他们这些已然窥见修行门径的求索者而言,却只是漫漫人生的一个过站,并非终点。
陈安淡然一笑,不置可否。
......
宝船劈波斩浪,一路向北。
远离了三仙山所在,风雨平息,航行愈发平稳。
又行了数日,前方海天交接处,一片繁忙的港口轮廓,遥遥在望。
青州港。
此地作为陈氏商行在北方的核心枢纽,其繁华景象,丝毫不亚于江南明州。
巨船缓缓靠岸,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青州船厂匠首与商行管事连忙上前。
神情恭敬中带着几分狂热,恭迎这位早已在商行内部被神话了的东家。
陈安并未急于入城歇息,在众人簇拥下,径直往那片占地广阔、日夜轰鸣的造船厂行去。
巨大的船坞内里,数艘与镇海号相仿的巨型宝船龙骨已经铺设完毕。
成百上千名匠人如蝼蚁般穿梭其间,井然有序的忙碌一片。
“庄主,此乃依照格物院图纸所建的第二批‘镇海’级宝船,预计明年开春便可下水。”
船厂匠首一脸自豪地介绍着,言语间满是敬畏。
陈安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些精密的龙骨结构,又望向一旁用于吊装巨木的水力起重机括,心中了然。
青州船厂的发展,这些年并未懈怠。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压过了周遭嘈杂:
“诸位辛苦。”
众人闻言,皆是一凛,纷纷侧耳倾听。
“只不过我辈从业,当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眼下这镇海号虽是也称的上一声当世巨舰,却也不过是依仗风帆水力,终究受限于天时。”
陈安的目光落在匠首身上,平静问道:
“明州格物院所研制的蒸汽机括雏形,图纸想必已经送达青州。”
匠首闻言连连点头。
“回庄主,图纸早已送达,小老儿已领着一众匠人钻研了数日。”
“只是其结构精妙,远非寻常机括可比,尤其是那锅炉与活塞,耗煤甚巨,难以掌控,小老儿愚钝,尚未能将其与船只结合......”
“不急。”
陈安摆了摆手,“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
缓缓踱步至一处高台,俯瞰着下方繁忙的船坞,声音悠悠响起。
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诸位当知,未来的百年,将是航海的百年,亦是‘格物’的百年。”
“我辈不可抱着老本,固步自封。”
“明州所传来的蒸汽之力,将是下一个时代的开端。”
“它将取代万千人力,亦将取代风帆水力;以钢铁铸就的巨轮,终将取代今日的巨木龙骨。”
陈安转头,灼灼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尔等当不断推陈出新,接纳新事物,将其完善,方能在这大争之世,长久立足。”
“此言,不止是对船厂,亦是对整个陈氏商行而言。”
“我辈当行于四海,无所不至,而非固守中原,与国争利。”
一番话罢,众人若有所思。
“我等...谨遵庄主教诲!”
匠首与管事们别管心里理不理解,接不接受。
此时却是齐齐躬身一拜,不敢违逆。
......
在青州盘桓数日,将一应事务尽数交代妥当。
陈安一行人便舍弃了宝船,换乘了数辆早已备好的宽大舒适的青篷马车,自陆路再度北上。
一路游山玩水,并不急于赶路。
金灵与林朝英对这陆地上的风土人情依旧兴致高昂,每日里不是趴在车窗边看那田野阡陌、城镇繁华,便是缠着悟空去林间寻觅野果。
清虚子、马灵、乔道清三人也不急于修行。
时而骑马而行,时而下车漫步。
身融自然,自觉轻松一片。
车队不疾不徐,穿州过府。
历经月余跋涉,终于是跨越了那道分隔中原与北地的古长城,再度踏入了那片苍茫的白山黑水之地。
时值深秋,北风渐寒。
中原的锦绣繁华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望不到尽头的原始林海与广袤雪原。
只是此番景象,却也与陈安初来时有了几分不同。
沿途竟也多了几处零星的村落,似是自中原迁徙而来,于此垦荒而居。
又行了十数日,一座在山民口中被奉为神山,在长生门弟子心中视作圣地的巍峨雪峰,已然遥遥在望。
“处玄,那便是天池所在么?”
清虚子策马行至陈安车窗旁,遥望那片山峰,眼中异彩连连。
陈安掀开车帘,淡然颔首:
“不错,我长生门的新山门,便建在那里。”
马车行至山脚,便无法再前行。
众人弃车步行,沿着一条新近开辟出来的宽阔山路,拾级而上。
山路两侧,积雪已被清扫干净,露出其下坚实的青石板。
显然,这一年多来,留守于此的弟子们并未懈怠。
行至半山腰,眼前景象却是让清虚子、马灵、乔道清三人微微一怔。
只见山坳处,一片背风向阳的平坦谷地,竟已汇聚成了一处颇具规模的聚落。
屋舍俨然,炊烟袅袅,足有上百户人家。
不少身着厚重兽皮的山民与穿着长生门统一制式道袍的弟子混居其间,往来交易,竟是颇为热闹。
一座简易的集市已然成型,有山民背负着珍奇药材、人参、兽皮,前来换取长生门弟子手中那足以救命的丹药、符箓,亦或是中原运来的精盐、铁器。
“这......”
马灵奇道,“此地苦寒,缘何会汇聚这般多的人气?”
“门中弟子并非不食烟火,时常下山采买、换取生活所需。””
陈安笑笑。
“此地虽寒,然山中多奇珍异兽、灵药老参,非中原可比。”
“山民逐利而来,亦受我等修行者庇佑,免受风雪野兽侵扰。”
“久而久之,便自发汇聚于此了,成一方集市了。”
清虚子三人闻言,各自点头。
这便是辟道者的威势。
无需刻意经营,只因有高人居于此山,讲法传道。
便能福泽一方,自成一派气象。
穿过聚落,再往上行,山势渐陡,云雾缭绕。
那股蕴含在天地间的蛮荒灵韵愈发浓郁精纯,直叫清虚子三人神清气爽。
只觉周身毛孔都舒张开来,先前旅途的疲惫一扫而空。
“好一处洞天福地!”
乔道清深吸一口气,脸上满是陶醉。
“比起那龙虎山、茅山,亦不遑多让!”
“不,于我等新法修行者而言,此地犹有胜之。”
马灵与清虚子亦是满脸红光,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能在这般灵韵汇聚之地潜修,何愁大道不成?
不多时,一片依山而建、青石垒砌的宏伟道场,便出现在云雾深处。
飞檐斗拱,殿宇连绵,气象庄严,已然初具规模。
山门前,一块巨石矗立,上书“长生”二字,笔走龙蛇,道韵天成。
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清风,领着近百名内外门弟子,快步迎上前来,见到陈安,皆是神情激动,躬身下拜。
“恭迎门主(师兄)回山!”
“恭迎诸位道长!”
“起来吧。”
陈安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
见清风气机愈发沉凝,赫然已是稳稳踏入了二境。
而其余弟子,亦是个个修为精进,神完气足。
显然自家离去的这段时间,他们不曾荒废。
“金灵师姐!”
金灵再次回到这片熟悉的天池灵域,看着熟悉的同门。
简直如鱼得水,周身气息与那冥冥中的龙脉遥相呼应,不分彼此。
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片土地的脉动,那双澄澈的眸子里满是安然与平静。
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好,这里都是她的根。
而林朝英则早已拉着她,指向那远处被冰雪覆盖、云雾缭绕的山巅天池,兴奋地欢呼起来:
“金灵师叔,快看,那里好漂亮!”
这片在修行者眼中神圣的道场,于她而言,不过是一个崭新而又广阔的游乐之所罢了。
陈安望着眼前这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亦是淡然一笑。
红尘俗务已了,自今日起,便当在此潜心修行。
看云卷云舒,观花开花落。
人间不知年,寒岁几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