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这儿,别说 “陈主任” 的称呼,就连一句普通的 “回来了” 都听不到。
陈浩宇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却还是忍不住攥了攥拳 —— 之前他刚被调来时,同事们虽不热情,至少还会客气几句;
后来 “得罪市领导” 的消息传开,大家就彻底变了态度,要么刻意疏远,要么明里暗里地排挤。
他没心思跟这些人计较,径直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收拾东西。
桌上没什么私人物品,只有一个旧水杯、几本常用的政策书籍,还有一摞他之前写的调研报告 —— 这些报告当初提交上去后,就石沉大海,连一句反馈都没有。
“哟,陈副主任这是要去哪儿啊?收拾东西干嘛,难不成要提前下班?”
一个穿格子衬衫的同事终于开口,语气里却满是调侃,还故意把 “副主任” 三个字咬得很重。
另一个戴眼镜的同事也跟着起哄:“说不定是要调走了呢?毕竟陈副主任可是名牌大学毕业,有本事的人,哪能一直待在咱们这儿啊。” 话里的嘲讽,谁都听得出来。
陈浩宇停下手里的动作,抬眼看了看两人,却没接话 —— 现在满心都是即将到来的新工作,懒得跟这些人争论。
要是以前,或许还会觉得委屈、愤怒,可现在,只觉得这些冷嘲热讽都格外可笑。
把东西一一装进一个手提袋里,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待了两年的办公室 —— 墙面泛黄,办公桌椅陈旧,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零食味。这里没有他想要的抱负,只有无尽的压抑和冷遇。
“我走了。” 陈浩宇对着办公室里的几人说了一句,算是告别。
可那几人连头都没抬,依旧聊得热火朝天,仿佛没听到他的话。
陈浩宇也不在意,提着袋子转身就走。走出政策研究室大门的那一刻,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虽然旧岗位的冷遇还在眼前,但一想到即将去叶怀民身边工作,即将接触到全新的事务,心里的那点不快,很快就被对未来的期待取代了。
陈浩宇先是来到县委办副主任张强峰的办公室:“张主任,叶书记让我尽快过来报到,您看我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张强峰正对着电脑整理会议纪要,抬头看到他,笑着点了点头:
“不用急,你先过去熟悉下环境,帮他把桌上的文件分类整理好。
人事调动的程序、办公用品申领这些事,我会让人帮你安排妥当,你专心做好秘书的本职工作就行。”
“谢谢张主任!” 陈浩宇连忙道谢,转身快步走向叶怀民的办公室。
“陈浩宇当县委书记秘书” 的消息,很快就在县委大楼里传开了。没有意料中的羡慕,反而满是背地里的嘲笑和议论。
在茶水间里,两个县直部门的科员端着水杯,压低声音聊天:“你听说了吗?政策研究室那个陈浩宇,居然去给叶书记当秘书了,他是不是疯了?”
“谁知道呢,怕是想走捷径想疯了吧!你看看黑石县这几任书记,哪个干长久了?前几任的秘书,不是被调去闲职,就是被排挤得待不下去,他这是往火坑里跳啊!”
“可不是嘛,以前还觉得他是个大学生,有点本事,现在看来,也没什么脑子。等着看吧,用不了多久,他就得跟之前的秘书一样,灰头土脸的!”
政策研究室里,之前调侃陈浩宇的几个同事,更是毫不掩饰地议论:“我就说他收拾东西是要调走,没想到是去当秘书,这步棋走得也太臭了!”
“咱们等着看笑话就行,说不定过俩月,他就得灰溜溜地回来求领导安排工作,到时候咱们可得‘好好’欢迎他!”
叶怀民正坐在办公桌前,逐页翻看黑石县各乡镇的民生报表,手机突然在桌面上震动起来。
拿起手机一看,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串没有备注却格外熟悉的号码,立刻按下了接听键。
“请问是叶怀民同志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带着几分官方语气。
叶怀民知道这是爷爷身边工作人员的声音,连忙应声:“我是叶怀民,您好。”
“稍等,首长要跟您通话。” 话音刚落,电话那头便传来了爷爷叶老爷子熟悉的声音,语气里带着长辈特有的关切:
“怀民,在黑石县那边还习惯吗?”
“挺好的爷爷,已经开始熟悉工作了。” 叶怀民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您怎么突然打电话过来了?”
“我这儿有个合适的人选,想推荐给你当司机。” 叶老爷子直奔主题,
“是个退役士兵,开车稳当,人也可靠,你在那边情况复杂,身边得有个能信得过的人。”
叶怀民心里一暖 —— 之前确实在愁司机的事,县委办推荐的人选不放心,自己找又没合适的渠道。
连忙说道:“谢谢爷爷,真是太及时了!我正缺个靠谱的司机,那您让他尽快过来吧?”
“他三天后就能到黑石县找你。” 叶老爷子的声音顿了顿,又叮嘱道,
“你在那边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黑石县情况特殊,凡事别逞强。”
“我知道了爷爷,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叶怀民握着手机,心里满是暖意。
“行了,不耽误你工作了,等司机到了,让他跟你好好配合。” 叶老爷子又简单交代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叶怀民心里的喜悦藏都藏不住 —— 在叶家,爷爷向来不轻易干涉晚辈的工作,更别说主动为谁调配人手,
这次能特意为他推荐司机,这份待遇连大伯家和堂兄叶怀国都没有。
甚至能想象到,要是叶怀国知道这事,肯定会嫉妒,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很快便将注意力拉回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叶怀民没有急着安排外出调研,
一边研读黑石县的历史资料;一边让陈浩宇熟悉秘书流程
陈浩宇本就细心,又带着 “破釜沉舟” 的干劲,很快就适应了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