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助见众人陷入沉思,便继续深入阐述这套制度更深层次的意义,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构建宏大格局的穿透力:
“通过科举选拔和吸纳人才,其意义远不止于填补管理岗位的空缺。”他首先点明其超越工具性的价值,“更深一层的作用在于,它能巧妙地将所有通过此途径进入木叶体系的人才,乃至那些关注此制度的外界贤能之士,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个人前途、以及他们未来的效忠对象,自然而然地与我们木叶这个集体紧密绑定在一起。”
他描绘着这种绑定带来的积极效应:“当越来越多的人才将自身的命运与木叶的兴衰荣辱挂钩时,村子的内部稳定性和整体凝聚力,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这不再是单纯依靠武力威慑或家族纽带,而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制度认同基础上的、更为牢固的联结。”
接着,他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发展层面:“而一个运行良好、秩序井然的村子,其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让广大村民能够从每日为基本生存而疲于奔命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他的语气中带着对民生改善的期待,“当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他们便有了余裕,能够静下心来,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一些超越生存本身的事情。”
他列举出那些可能蓬勃发展的领域:“比如,有心人可能会去钻研如何改良农具,提升耕作效率;有些人可能会将精力投入发展新的技术,改善生活条件;或许还会有人去研究修行水利,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这些看似‘不直接产生战斗力’的活动,恰恰是推动社会持续进步的根本动力。”
最后,他用一个高度凝练的句子,概括了这种发展的内在逻辑,声音沉稳而笃定:
“物质文明的基础,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可能与高度。”
他进一步解释道:“只有当村子的物质基础足够雄厚,民众衣食无忧,社会安定和谐,人们才有心思和能力去追求知识、艺术、哲学,去提升道德水准,去塑造更加文明、更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共同体精神。而这一切,最终又会反过来,滋养和促进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向上的循环。”
这番话,将一项人才选拔制度,提升到了关乎村子长远发展、文明进程的战略高度。纲手、卡卡西甚至鼬,都仿佛看到了一条超越忍界当前争斗模式、通向更宏大未来的发展路径。
茶室内的讨论逐渐升温,焦点集中在了最核心也最棘手的环节——考核题目的拟定与制度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弊端。
纲手 敲着桌子强调:“题目必须紧扣实际!重点考察律法条文的运用、算术在物资调配和财政管理中的计算、对农工生产的了解、以及模拟情境下的管理决策能力。我们要的是能撸起袖子干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不是那些只会引经据典、唱高调的空谈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卡卡西 摸着下巴,语气带着一贯的懒散,却切中要害:“防弊确实是个难题。一旦形成固定的晋升阶梯,难免会有人为了利益拉帮结派,甚至出现党同伐异、互相倾轧的情况。这在我们忍者内部派系斗争中并不少见。新的制度,必须从一开始就设计好防火墙。”
佐助 补充道,声音透过面具显得有些沉闷:“可以参考宋朝的‘弥封’(糊名)和‘誊录’(由专人抄写试卷,避免笔迹认人),并在考官选拔和任命上做文章,比如临时委派、异地调任,减少其与考生提前串通的可能。同时,也需要设立独立的监察渠道,鼓励举报,并确保举报者的安全。”
鼬 虽然依旧沉默,但偶尔在关键点上会微微颔首,或是在纲手和卡卡西争论不休时,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指出某个被忽略的细节,显示出他也在全程深度思考。
讨论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意见时有分歧。最终,在夕阳的余晖开始染红窗棂时,大家才勉强达成了一个初步的、粗糙的框架性共识——确定了以分科考试、侧重实务、严格防弊为核心原则。许多具体的细节,仍有待进一步推敲和细化。
纲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看着纸上那略显潦草的讨论纪要,突然有些懊恼地叹了口气:“啧,早知道这事这么复杂,真该把鹿久也叫上。他在这些具体事务的规划和细节把控上,比我们在场这几个都强。”
她这话,道出了在场几人的共同心声。奈良鹿久的谋略和对复杂事务的梳理能力,在这种需要构建严密制度的场合,确实不可或缺。这场开启新制度的讨论,在意识到自身局限后,暂时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