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舟离去的消息,如同在早已千疮百孔的人类文明心脏上,插入了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刀。没有隆重的告别,没有悲壮的宣言,只有月球基地内部那短暂而诡异的空间波动,以及随后官方渠道那则冰冷、简短到近乎残酷的公告——“苏云舟先生,因不可抗力因素,暂时离开。”
“暂时离开”。
这四个字,像是一道无声的惊雷,在所有得知消息的人脑海中炸响。起初是难以置信的死寂,人们茫然地互相望着,仿佛在确认自己是否听错了什么。随后,便是如同海啸般席卷全球每一个角落的、彻底的恐慌与绝望。那种感觉,就像是支撑着天空的最后一根柱子轰然倒塌,整个世界都在向下坠落。
在巴黎残存的一个地下避难所里,一个母亲紧紧抱着她年幼的孩子,泪水无声地滑落。孩子仰起头,天真地问:“妈妈,苏神不是说要保护我们吗?他为什么要走?”母亲无法回答,只能将孩子搂得更紧,仿佛这样就能抵挡那无孔不入的绝望。
在纽约曼哈顿一栋废弃的写字楼里,几个幸存者围坐在蜡烛旁,收音机里反复播放着那条简短的消息。没有人说话,只有蜡烛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声。许久,一个年轻人才喃喃自语:“所以,我们被抛弃了吗?”
在非洲大陆的一个部落里,长老们聚集在神圣的猴面包树下,进行着最后的祈祷。他们世代相传的预言中,从未提及这样的结局——神明离去,留下凡人独自面对星空中的恶魔。
网络,这个人类文明尚存的最后神经末梢,在这一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死寂”。并非没有信息,而是所有的声音,都被一种巨大的、令人窒息的虚无感所吞噬。
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被同一个词条牢牢占据,后面跟着的不再是“爆”,而是一个触目惊心的、仿佛滴着血的“黑”字标识:
#苏神离去#(黑)
点开词条,不再是往日激烈的争论或祈愿,而是一片荒芜的数字坟场。
置顶帖子(官方):《关于苏云舟先生暂时离开的公告》(评论已关闭)
点赞:1.2亿 转发:0 评论:0
下面零星刷新的,是无数用户绝望的呓语,很快又如同被黑洞吞噬般消失,或者发布者自己将其删除。
用户@最后的烛火:………………(发布于3分钟前,已删除)
用户@无名的墓碑:完了。全完了。(发布于5分钟前,该账号已注销)
用户@迷失在星空:连苏神都……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发布于10分钟前,无回复)
在一个曾经活跃的科幻爱好者论坛里,版主发布了最后一个帖子:《人类文明,最终章》。里面没有内容,只有一片空白。下方跟帖也大多是“……”、“。”之类的符号,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葬礼。有人上传了一张图片:漆黑的太空中,最后一点星光正在熄灭。
游戏服务器纷纷离线,虚拟世界中的最后一批玩家在主城里聚集,他们不再战斗,不再交易,只是静静地站着,直到屏幕彻底变黑。一个玩家在最后时刻打出了一句:“至少,我们曾经相信过光。”
直播平台的所有频道都变成了灰色。最后一个还在直播的主播,一个曾经乐观坚强的女孩,对着摄像头沉默了整整十分钟,然后轻声说:“再见,各位。愿我们在星辰中有缘再会。”随后关闭了直播,头像永远灰暗。
通讯群里,往日互相鼓励、分享生存信息的热闹场景消失了。只剩下久久无人说话的灰色头像,或者偶尔冒出一句“还有人在吗?”,然后便重归死寂,得不到任何回应。在一个五千人的大群里,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三天前:“苏神一定会救我们的!”如今看来,这句话像个残酷的笑话。
街道上,本就稀少的行人彻底消失了。在伦敦,曾经车水水马龙的牛津街如今只剩下被遗弃的车辆和随风飘荡的垃圾。一个老妇人坐在街边的长椅上,怀里抱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目光呆滞地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她已经在那里坐了两天两夜,仿佛在等待着永远不会归来的家人。
在东京,涩谷着名的十字路口,只有交通信号灯还在机械地变换着颜色,红、黄、绿,周而复始,却再也没有行人需要它的指引。一只野猫轻巧地跃过护栏,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叫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
在里约热内卢,科帕卡巴纳海滩上空无一人,只有海浪依旧不知疲倦地拍打着沙滩。一具被冲上岸的尸体半埋在沙子里,无人收殓。曾经充满活力的海滩如今只剩下死亡的气息。
工厂的机器停止了轰鸣,学校的网络课堂不再有登录信号,连往日里最顽强的街头流浪动物,也似乎感知到了末日的降临,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在柏林动物园,最后的工作人员在离开前打开了所有的笼子,但大多数动物只是困惑地在空荡的笼舍里踱步,它们早已忘记了自由的味道。
一种“后苏云舟时代”的集体性失语和灵魂被抽离感,笼罩了全球。他不仅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支撑着人类在绝境中不放弃的精神图腾。在“朝露”病毒肆虐时,是他带来的“月华参”给了人们希望;在外星威胁面前,是他的存在让人类有勇气说出“死战”二字。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希望。而现在,图腾崩塌了。
在这片席卷全球的绝望浪潮中,位于风暴眼的夏国首都,那间深入地下的核心指挥中心内,气氛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冰火交织的极端状态。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分格显示着全球各地传来的恐慌画面和网络上的死寂数据流,每一帧都在诉说着文明的濒死喘息。纽约时代广场空无一人,巴黎埃菲尔铁塔上的白旗在风中无力飘动,伦敦大本钟停止了走动,指针永远定格在苏云舟离开的那一刻。
“同志们,”一位鬓角早已斑白、经历了无数风浪的长者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历经沧桑淬炼后的沉稳,“我知道大家的心情。苏先生的离开,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损失,是整个人类的至暗时刻。”
他环视着在场每一位核心成员,目光锐利如鹰隇。这些人都曾与苏云舟并肩作战,亲眼见证过神迹,也亲身感受过那份安全感。如今,那份安全感消失了,但他们肩上的责任却更重了。
“但是,哭泣、绝望、放弃,能换来生存吗?能换来未来吗?”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不能!看看我们的历史!看看我们脚下这片土地!”
他的话语,仿佛有魔力般,将众人的思绪拉回了那部充满屈辱、牺牲与不屈奋斗的近代史画卷。指挥中心的主屏幕上,开始轮番播放历史影像资料:圆明园冲天的大火,南京城头飘扬的异国旗帜,长征路上冻僵的战士遗体,抗战时期被轰炸的城市废墟……
“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我们的国门,烧杀抢掠,万园之园付之一炬!那是何等的绝望?几十年前,樱花国的铁蹄践踏我们大半河山,‘三光’政策下,多少城镇化为焦土,多少同胞惨遭屠戮?那又是何等的至暗时刻?!”
老者的声音带着历史的回响,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众人的心坎上。一位年轻的情报官员忍不住红了眼眶,他想起自己曾祖父就是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家族口耳相传的惨痛记忆此刻变得如此鲜活。
“我们屈服了吗?我们灭亡了吗?没有!”他猛地一拍桌子,身体因激动而微微前倾,“我们的先辈,在那样看似毫无希望的绝境中,是怎么做的?他们隐忍,他们转移,他们用空间换时间,他们深入山野,发动民众,保留火种!哪怕付出再大的牺牲,只要民族的根脉不断,文明的魂火不熄,就总有重整河山、浴火重生的那一天!”
指挥中心内一片寂静,只有老者沉重而有力的呼吸声。一位女性将领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水,她的家族三代从军,祖父牺牲在朝鲜战场,父亲葬身在南海,如今轮到她来守护这个文明。她挺直了脊梁,眼中的迷茫被坚定取代。
“现在,我们面临的敌人,比历史上任何敌人都要强大,是来自星海的降维打击!苏先生的离开,就是我们的‘战略转移’!是我们必须承受的、最惨痛的损失!”老者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斩钉截铁,“但道理是一样的!一时的得失算什么?只要火种还在,只要文明不灭,只要我们还活着,地球,就一定有重新崛起的那一天!”
“星盟以为带走了苏先生,就折断我们的脊梁了吗?
“立刻启动‘蛰伏’预案!”
几乎在苏云舟离去消息确认后的数小时内,夏国官方以前所未有的低姿态,通过所有尚存的、能被星盟监测到的公开频道,向星盟发出了“乞和”信号。
声明中用词极其谦卑,甚至可以说是卑微:
“……地球人类文明,深刻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与之前行为的错误、鲁莽……我们无条件接受星盟的一切安排与指导……恳请星盟给予我们一个改过自新、延续文明火种的机会……我们愿意提供太阳系内的一切资源,服从任何形式的监管……”
声明发出,举世哗然。在伦敦残存的地下议会里,一位老议员看着翻译过来的声明,先是震惊,继而若有所思:“这不像他们的作风……等等,这是‘韬光养晦’!”
在莫斯科的地堡中,一位将军猛吸了一口烟,对部下说:“看吧,东方人开始下棋了。他们从来不会真正认输。”
而在更多的普通民众中,则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在巴黎的一个避难所里,一个年轻人愤怒地摔碎了手中的平板电脑:“连夏国都投降了!我们还有什么希望?”
唯有在夏国最高层,以及那些被选中的、执行“暗线”计划的精英心中,都清晰地明白:
这不是投降。
这是生存的智慧,是延续文明必须付出的代价。
这是在至暗的绝望中,为未来保留下的、最珍贵的火种。
当星盟的监测卫星扫过地球时,他们看到的是废弃的城市、跪地求饶的人类、和一片死寂的文明坟场。但他们不知道,在数千米深的地下,新型聚变反应堆正在秘密组装;在月球背面的阴影中,星球引擎的基座正在悄然铺设;在前往火星的“陨石”内部,蕴含着息壤之力的种子正在休眠。
表面的顺从,是为了掩盖地下的汹涌暗流。
“战争之月”的计划在更深的掩体下加速。
“生命疆域”的种子,搭乘着伪装成陨石或废弃探测器的载体,更加隐秘地射向群星。
希望,并未随着苏云舟的离去而湮灭。它只是潜入了更深的地底,化作了沉默的根须,在无人可见的黑暗中,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在西北某处沙漠的地下基地里,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我们失去了太阳。但从今往后,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星星。”
等待着,那个必将到来的、吹响反攻号角的时刻。